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鸿蒙原生应用UI架构探索

鸿蒙原生应用UI架构探索

作者头像
徐建国
发布2024-02-22 13:23:08
1610
发布2024-02-22 13:23:0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个人路线个人路线

作者:乔汝嘉 团队:坚果派 十年iOS,All in转鸿蒙

前言

现在的鸿蒙入门教程,可以说是满天飞,一个简单的demo实践分分钟就能做出来,有手就行。但是项目如果要做大,就不得不开始考虑架构的问题。比如,如何合理地管理代码结构,合理地解耦。

本文将探索,如何把现有常用的架构理论和Arkts,ArkUI结合起来,使代码更有条理。当然,最重要的是发挥Previewer的优势,用Previewer快速调整布局,并同时能在不改变代码的情况下,直接运行可以显示真实数据。

开发环境:

Windows 11 DevEco Studio 4.0 Release Build Version: 4.0.0.600, built on October 17, 2023

运行环境:

华为畅享50Pro HarmonyOS 4.0 API9

初步布局Index

当我们新建一个工程之后,首先会进入Index页。我们先简单的做一个文章列表的显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lass Article {
  title?: string
  desc?: string
  link?: string
}

@Entry
@Component
struct Index {
  @State articles: Article[] = []
  
  build() {
    Row() {
      Scroll() {
        Column() {
          ForEach(this.articles, (item: Article) => {
            Column() {
              Text(item.title)
                .fontWeight(FontWeight.Bold)
              Text(item.desc)
              Text("----------")
            }
          }, (item: Article) => {
            return item.link
          })
        }
        .width('100%')
      }
    }
    .height('100%')
  }
}

这样,我们只要把articles里面填充数据,就能正常显示一个列表了。

数据从哪来

可以看到上面的代码里是没有数据的,只有一个空数组。我们想要从网络获取数据。那么,数据怎么来呢?最简单粗暴的写法就是在aboutToAppear()中异步发送get请求,然后更新articles数组。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aboutToAppear() {
  // 请求网络数据
  axios.get(url).then(response => {  
    // 更新this.articles
  }
}

好,现在Index界面依赖了网络库,甚至会依赖三方的axios库。在我之前一个项目中,还依赖过端云的agconnect库。于是Previewer直接报错,说因为有agconnect的依赖,Previewer编译失败。

我们可以看到Index和数据获取的逻辑强耦合在了一起。没有专注于他自身的UI布局的功能。

数据请求扔给另一个类IndexViewModel

那一堆网络请求和处理response的代码,看了就头疼。于是我们初步的设想就是把他完全丢给另一个类去处理,IndexViewModel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Observed // 这个不能漏,当类成员变化时可以被UI监听到
export default class IndexViewModel {
  articles?: Array<Article>

  refreshData() {
    // 请求网络数据
    // 更新this.articles
  }
}

那么Index里变成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State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 = new IndexViewModel() 
  aboutToAppear() {
    this.viewModel.refreshData()
  }

现在Index只依赖一个IndexViewModel了。将来无论扩展到多少数据,统一从IndexViewModel里面读取。refreshData()里面也可以填任意多个其他的请求数据源。

可以预览了吗

我们知道,如果只布局一个固定界面,连数据都不需要,那是最简单的,预览也是没问题的。当涉及到数据的依赖,那问题就开始复杂了。Previewer的数据从哪里获得?我们知道即使现在我们把所有网络请求和数据成员都放到了IndexViewModel里面,但这也只是让Index界面没那么多代码,仅此而已。Index界面和IndexViewModel的依赖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就是说,Index界面还是依赖着真实的数据源,这将使未来Previewer的工作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可以写一个IndexViewModelMock类,和IndexViewModel结构一模一样,只是refreshData()里给articles赋值一个假数据。所以我们此时为了代码有条理,提取一个接口,叫IndexViewModelInterface。 这样,Index里面的成员就变成了这样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真机运行时
@State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Interface = new IndexViewModel()
// 使用Previewer时
@State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Interface = new IndexViewModelMock()

现在我们又进了一步,可以用假数据预览了。但是还有手动切换数据源的操作。 哦对了,这个解决方案看似很理想,但似乎Arkts对这种结构并不支持。当@State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Interface这样声明的成员,调用接口里的方法,会在运行时报错,说无法调用方法。

Previewer和Run的数据源隔离

现在我们做了很多重构,比最初的意大利面有条理很多。但手动切换终究还是不优雅,主要还是麻烦。我们能不能,只让UI布局做UI布局的事情,彻底把数据请求解耦。 声明一个struct IndexContentIndex的布局变成这样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uild() {
    Column() {
      IndexContent({ viewModel: this.viewModel })
    }
  }

显然Index的成员这样声明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 = new IndexViewModel()

把之前所有的Index下的布局,放到IndexContent中,然后IndexContent的成员这样声明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Prop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

这样,Index里面包了一个IndexContent,数据的请求由Index控制,IndexContent完全被动接受数据,并进行UI布局。 运行一下,确认App可以正常运行。

那么,我们现在能预览Index了吗?不,我们只需要预览IndexPreviewer就行了。布局的本体现在在IndexPreviewer里的IndexContent里面。 新建一个struct IndexPreviewer,同样,布局里面只包含一个IndexContent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Preview
@Component
struct IndexPreviewer {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 = new IndexViewModel()

  async aboutToAppear() {
    // 刷新数据
  }

  build() {
    IndexContent({ viewModel: this.viewModel })
  }
}

稍后将重构,给IndexPreviewer里面提供假数据。 这样,由于main_pages.json中定义的页面路径是"pages/Index",所以运行时会显示Index页面中的内容。预览时,不要去预览Index,只需要预览IndexPreviewer,就能快速调整布局。

分离请求和view model

还记得上文提到的ViewModelInterface不管用吗?refreshData()在接口里,运行时调用会报错。于是,我们再把articlesrefreshData()分开,refreshData()放到一个新建的类IndexModel中。 这样,IndexPreviewerIndex里面依赖的成员都是viewModel: IndexViewModel = new IndexViewModel(),而IndexModel可以继承自一个抽象类(之后会解释为什么不是接口)IndexModelBase,再创建一个IndexModelMock继承自IndexModelBase。 View model中只保留状态成员的做法,参考了官方文档的MVVM模式至此,架构越来越明了了。 Index的完整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ntry
@Component
struct Index {
  model: IndexModelInterface = new IndexModel()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 = new IndexViewModel()

  async aboutToAppear() {
    this.viewModel.articles = await this.model.refreshArticles()
  }

  build() {
    Column() {
      IndexContent({ viewModel: this.viewModel })
    }
  }
}

IndexPreviewer的完整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Preview
@Component
struct IndexPreviewer {
  model: IndexModelInterface = new IndexModelMock()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 = new IndexViewModel()

  async aboutToAppear() {
    this.viewModel.articles = await this.model.refreshArticles()
  }

  build() {
    IndexContent({ viewModel: this.viewModel })
  }
}

聪明的你一定会想到,这两个struct代码大部分重复,为什么不提取一个基类。别问了,Arkts不支持。@Component struct不支持继承。

Model的实现

最终,真数据和假数据,是在Model里面区分的。 上文中,view model和model都是在界面容器(Index和IndexPreviewer)中持有的。实际上我们``能更进一步,把view model放到model里面。这样,界面容器只和model有耦合,把model里面的view model传到IndexContent里面 IndexModelBase的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xport default abstract class IndexModelBase {
  abstract refreshArticles(): Promise<Article[]>

  viewModel: IndexViewModel = new IndexViewModel()

  async refreshData() {
    this.viewModel.articles = await this.refreshArticles()
  }
}

所以IndexModelBase不声明为接口,因为要持有view model,并对里面的articles进行更新。 接下来,让IndexModelBase的子类去实现具体的refreshArticles()方法。IndexModel中,通过网络请求获取数据,更新articlesIndexModelMock中,硬编码假数据给articles。 在上文的两个界面容器中,更新数据变得更简单。 以下是Index的最终完整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ntry
@Component
struct Index {
  model: IndexModelBase

  async aboutToAppear() {
    this.model = new IndexModel()
    this.model.refreshData()
  }

  build() {
    Column() {
      IndexContent({ viewModel: this.model.viewModel })
    }
  }
}

以下是IndexPreviewer的最终完整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ntry
@Component
struct IndexPreviewer {
  model: IndexModelBase

  async aboutToAppear() {
    this.model = new IndexModelMock()
    this.model.refreshData()
  }

  build() {
    Column() {
      IndexContent({ viewModel: this.model.viewModel })
    }
  }
}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2-0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前端之旅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前言
  • 初步布局Index
  • 数据从哪来
  • 数据请求扔给另一个类IndexViewModel
  • 可以预览了吗
  • Previewer和Run的数据源隔离
  • 分离请求和view model
  • Model的实现
相关产品与服务
容器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覆盖 Serverless、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多种业务部署场景,业内首创单个集群兼容多种计算节点的容器资源管理模式。同时产品作为云原生 Finops 领先布道者,主导开源项目Crane,全面助力客户实现资源优化、成本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