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循环与随机 2018,篇20

如果你问一个程序员,编程世界里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知道“循环”和“迭代”肯定榜上有名,因为我会提名它们倆。

编写程序就是为了循环,否则就没有编程的必要了。费劲劳神地用非人类语言表达思想,不就是为了自动化和偷懒省力吗?没有循环的程序就如同没有支点的杠杆,只是个摆设而已。

迭代是指一段逻辑可以调用自身。看上去比循环还有趣。小时候学数学时我就觉得迭代法好神奇,明明什么方法还不知道但居然能用迭代符号计算出自身。编程时迭代的力量就更显著了。电脑怎么就知道一步步展开一个尚不存在的逻辑的呢?当然啦,它只是看上去像魔术。实质上迭代就是通过数次重复执行相对简单的循环来最终达成目标的,只不过想略过循环直接给出简洁的描述比较困难罢了。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循环。

再往下深入,为什么循环会居于核心地位?也许答案在于人类、自然和生活本身的循环性。细胞一分二,二分四。这种简单的自我复制是一种循环。没了它,单细胞生物不能代代存续下去,直到发展成复杂的动植物,并最终产生人类。

人类的生活时时处处都有循环。生物层面上,心脏一次又一次地按节律跳动,醒来时体温和血压慢慢升高,入睡前又再次降低。行为层面上,正是重复出现的习惯性行为定义了一个人的身份与自我。外界刺激、应对、记忆和重复把一个几乎空白如纸的婴儿塑造成一个有独特偏好的个体。抽离掉一个人习以为常的行为,他/她还能在多大程度上确认自己是谁,或自己的目标为何?

自我认同与循环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一个失去身份认同感的人也许是由于曾经稳固的循环被打破之后还没能建立起新的来。可是当一个人一再陷于循环之中重复过去的行为时,他/她的自我意识会不会只是一种错觉?他/她所做的一切会不会和一个并无意识的人工智能毫无二致?假如把你身边的某个熟人偷换成外貌一模一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每天与你的互动也没有改变,那你能区分得出谁是谁非吗?

循环在构造我们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循环让生命得以延续,但却是循环的打破让生命得以改变与进化。仅靠初始循环,单细胞生物不会发展成多细胞动植物。比如有核细胞就是一场意外造就的。某一时刻一个只有DNA的病毒浸入一个无核单细胞体内,试图抢夺营养复制病毒自身。在有核细胞诞生之前,所有发生过的情形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然而在历史转折点的某一时刻情况发生了变化,入侵的病毒和被侵入的无核细胞随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它们敌对的身份合二为一,从一个病毒和一个无核单细胞变成了一个有核单细胞。复杂生命的出现竟是源于病毒和细胞的某次偶然合作。

规律的循环和无规律的随机现象必须结合,才有了稳定基础上的发展。随机现象又必须重复循环下去,直到它的存在稳固出现而非昙花一现。循环是主旋律,天天时时刻刻;随机现象则必须偶然出现一次重大到足以构成转折点。两相结合,物种进化,个人成长,社会演变。

可以设想强大的人工智能里必然添加的是“随机”这一元素。它们会如病毒一样不断变异,并终将作为人类的竞争者登上适者生存的进化战场。

自感陷入困境无法自拔的个人也许可以从“循环与随机”的辩证关系中得到启发。从打破旧有循环这个角度出发,通过不断有意识地引入随机因素来寻求改变。正因为这个新增因素是随机的,转变的过程无法周密计划,也不能一蹴而就。而周密计划的作用很可能被大大高估了。在渴望改变一个旧有系统的情况下,旧有系统自身做出的计划又能有多少能量来打破僵局呢?

有一本奇书叫做《掷骰子的男人》。说它是奇书是因为该书被亚文化人群,尤其是被部分反社会人群奉为圣经。《掷骰子的男人》讲述了一个靠掷骰子做生命里的一切决定的男人。此人本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心理学博士和教授,研究的议题之一是个人如何摆脱一切固有束缚从而获得彻底的自由。教授认为既然每个人深受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影响,那人们通过听从内心的声音求取而来的人生必然是被过去所限而丧失自由的。为摆脱过去并获取无束缚的自由,教授相信唯一的途径就是靠掷骰子做决定。

教授从午餐吃什么开始掷骰子。骰子决定了他的肠胃。再后来他给骰子越来越大的权限,通过骰子决定自己要不要出轨、辞职、离婚、流浪并做出一系列疯狂的举动。骰子要求他去做原本的他想都不会去想的事情,他就一一执行了。由此他完全改变了自己一眼到头的无聊中产阶级宿命,从一个保守、内向、居家的教授变成了地下人群的英雄和神,以及循规蹈矩的正派人眼中的魔鬼。教授由此获得了野性力量,类似《绝命毒师》里的老白通过癌症、制毒和贩毒重获新生。从这一点而言,掷骰子的教授比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浮士德还酷。

《掷骰子的男人》的作者乔治·考克饶夫和小说主人公有大量相似之处,尽管作者并没有离婚或流离失所。乔治从小家教甚严,父母控制成性,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无从自行决定。长此以往,乔治根本听不见内心的声音,也无自主产生的欲望。缺失内在动机的乔治为了考察自由的可能性,从16岁起就靠掷骰子做各种小决定。青年时代内向的乔治甚至靠骰子的帮助开口邀请一个漂亮的女孩搭乘自己的车。最终那个长得像好莱坞电影女明星一样的女孩成为了乔治的妻子。靠一只小小的骰子的随机决定,乔治居然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一生过得很不错。

尽管乔治的方法看上去极端,但他行为的本质就是为自己饱受限制的循环模式引入随机变量。如此他竟然轻而易举地打破了僵死的循环,并挣脱了过去。很多追随者以为《掷骰子的男人》是乔治本人的自传,然而聪明的乔治却只是在小说里把自己不时使用的方法推到极端去探索可能的境遇。他显然很清楚纯属随机的命运反而失去了自由。乔治正是在随机与循环之间的平衡之地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只写原创@赫尔米娜的小宇宙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531G17YS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