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读懂它,你才能选到真正的百倍公链

在开始今天的推送之前,先给各位读者出一道题:大家知道下面的这个币种是什么吗?

没错,尽管有些冷门,但有些朋友估计已经看出来了,这就是加密货币市值排名第8的恒星币(XLM),夹在排名第7的ADA和第9的IOTA之间,这两者都已经名满天下,而恒星币却始终默默无闻。

为什么XLM的知名度这么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在很多人看来,恒星币属于那种1.0版本的区块链项目——除了当做数字货币用来转账支付之外,别无它用,然而现在区块链3.0都已经呼之欲出,区块链1.0?呵呵,简直是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感觉了。

然而,在今天早上,笔者突然发现,有一个名叫MOBI的项目,是建立在恒星币网络之上的!换句话说吧,恒星币在这里,起到的是一个“公链”的作用!

凌乱了有木有?一个被看作是“万年区块链1.0项目”的数字货币,怎么还转正成2.0,当上“公链”了?

这就是笔者今天准备向大家介绍的内容。

从中心化数据库到区块链1.0:

被忽略的基础概念

在笔者在每次向别人介绍什么是区块链时,都会跟听众们打比方:“和我们熟悉的物联网一样,区块链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组技术的结合。如果说物联网包括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三层结构,那么区块链就包括了六层……”每当说到“六层结构”的时候,我都会注意到:台下观众的眼光开始逐渐游离,眼皮抬得越来越费劲,这说明:他们对这个话题完全不感兴趣。然而,理解公链、甚至是整个区块链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于这六层结构上。

我们先从区块链的概念来说起。

各位朋友,当你的家人朋友问你“什么是区块链”时,你怎么回答?答案八成是“一个分布式的账本/数据库”吧?但当人们问你“这东西跟中心化的数据库在技术上有什么差别”时,你怎么答?

答案是:中心化的数据库,它的架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简单到什么程度?前面我们介绍到,一个完整的区块链有六层结构,而中心化数据库呢?只有三层:应用层、网络层和数据层:应用层产生数据、网络层传输数据、数据层存储数据。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比如说那种纯粹的数据库),连应用层都不用,只要底下两层就够。

与传统的中心化数据库相比,区块链这种分布式的数据库为了确保数据无法被篡改,引入了来自不同利益主体的、分布式的记账者,为了确保这些记账者能够自发记账,区块链的设计者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决定由谁来记账,二是如何给记账者分配奖励,在这其中,“决定由谁来记账”属于共识层,而“如何分配奖励”就是激励层。也就是说,此时的“区块链数据库“,已经有了四层结构——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

如你所见,与中心化的数据库相比,区块链多了“共识层”和“激励层”,但“应用层”却消失不见了!这是为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区块链记账的效率偏慢,就凭它的TPS,几乎无法支撑现实生活中的任何应用,只要流量稍高一点,分分钟就会把区块链这个数据库挤得堵塞不堪,一大堆数据都没法及时地存储进去。因此,早期的区块链,只能用来记录数字货币的流转记录。也就是说:数字货币不仅既是记账者的奖励,也是区块链的唯一用途,这就是人们所经常提到的“区块链1.0”时代

从区块链1.0到区块链2.0:

遭到误解的公链概念

那么,以太坊为什么会被人视作是“区块链2.0”时代的标志呢?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给原有的区块链四层结构上面,加了一个“合约层”。所谓的“合约层”,实际上就是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合约模块”,跟积木的零件有点类似,你想要什么样的区块链应用,直接用系统提供给你的合约模块组装一下,然后自己再增添一些细节就OK了。就像用积木搭出特别个性化的模型一样。

也就是说,区块链这种分布式的数据库虽然奇慢无比,但它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智能合约有了一个可信的执行环境,最终让人们“经济运转自动化”的幻想成为现实。虽然以以太坊目前的性能、以及它所提供的合约模块,几乎无法支撑任何实际的应用,但它至少给了人们浮想联翩的空间。由此,凭借多出来的这个“合约层”,以太坊在几年间狂涨数千倍,让包括量子链、小蚁股在内的无数后来者趋之若鹜,纷纷想要复制其传奇涨势,于是就有了“底层公链”这个词,同时造就了目前“公链遍地走”的情形。

那么问题来了:传统的数字货币、被视作落后生产力代表的“区块链1.0”,它们可以进化为“区块链2.0”,成为一条底层公链吗?答案是可以的。只要你不嫌麻烦,愿意在这些数字货币原有的区块链架构上再搭建一个“合约层”,这都不是事。从这点上来看,所谓的“底层公链”,更像是指代区块链的一种用途,而不是区块链的一种技术流派。因为要是较真来说,任何区块链,都有成为“底层公链”的可能性——只要你不嫌它们的性能差就好了。就像盖房子一样,它的“地基”一般来说应该是建立在平原地带,但你若是非要往山坡上建那也OK,虽然这种路线不走寻常路,但对于某些建筑(比如度假别墅)来说,没准还会有更好的效果。这就是恒星币也能转正成公链的最主要原因。

公链&公有链傻傻分不清

在今天的推送的最后,笔者再跟大家多一句嘴:区块链这个圈子现在进入的人越来越多,而自古菜鸟多大惊小怪,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当权威的人,他们三天两头就会在币圈新造一些奇奇怪怪的概念,比如前两天说的玄玄乎乎的“无币区块链”,仔细一看,那不就是老币圈人熟悉的联盟链和私有链么。而“公链”这个词,目前也已经快被新人玩坏了,就比如前段时间工信部搞的那个什么“公链评级”,居然把“以太坊”和“以太经典”拿来并列,看得笔者一愣一愣,定睛一看,原来是“公有链评级”,一字之缩,谬以千里,唬住了不少迷信组织的老同志。当然,他们是不是被唬住,个人并不是很关心,只要在座的各位读者别弄混这两个概念,并且能够从今天这篇推送里明白所谓的“底层公链”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05A1PO6R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