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谷歌人工智能AI发现第二个太阳系,或将加快星系移民进程?

北京时间 15 日凌晨 2 点NASA 举行电话会议,又㕛叒叕发布重磅新闻,其宣布确认距离地球 2545 光年远的开普勒 90 星系中的两颗新发现的行星——开普勒 80g 和开普勒 90i,这是人类发现的首个和我们太阳系一样的具有 8 颗行星的星系。

开普勒 90i 是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与我们的太阳系相同,其也拥有 8 颗行星。不过,其 8 颗行星间离远小于太阳系。如下图所示,最外围的第 8 颗行星开普勒 90i 距离恒星开普勒 90 的距离还小于我们的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日地距离约 1.5 亿公里)。这便意味着,行星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也很短。以开普勒 90i为例,它公转一周只需要 14.4 天,相比之下,即便是太阳系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水星之上的“一年”也需要 88个地球天。

AI助力空间探索

从人类有历史以来,从来没有停止对星辰大海的向往,国内外天文学家祖冲之、伽利略、哥白尼等先贤借助各种工具不断带领人类更深的认识宇宙。人们不断的仰望星空,日以继夜试图找出群星的规律。

图片基于cco协议引用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望远镜、探测器、大型计算机等技术的帮助下,我们的视野逐渐拓展到太阳系之外。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寻找类地行星的努力,然而寻找系外行星的难度非常之大。与它们的环绕的恒星相比,系外行星体型较小且不发光——发现它们的难度甚至比发现几千英里外的足球场探照灯附近活动的蚂蚁还要难。

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机器学习,谷歌和NASA在AI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凌日法”,是地外行星侦测法之一,若一颗行星从母恒星盘面的前方横越时,将可以观察到恒星的视觉亮度会略微下降一些,这颗恒星变暗的程度取决于行星相对于恒星的大小。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使用的就是凌日法,过去四年,开普勒望远镜观察了约 20 万颗恒星,每 30 分钟拍摄一张照片,创造了约 140 亿个数据点。这 140 亿个数据点可以转化为大约 2 万亿个可能的行星轨道!对于计算能力最强大的计算机来说,这样的分析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人们转向神经网络人工智能领域,试图通过机器学习来代替之前的穷举式检索排查。通过学习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光线信号,也可以用来识别地外行星。

最重要的是其可以“机器学习”,而非程序员事先内置编程。

除此之外,值得我们的关注的还有科技界大热的AI。

2017 年 Google 开发者大会上,Google 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宣布:Google AI 中国中心正式成立。

我和 Google 的 AI 的理念是——「AI 没有国界,AI 的福祉亦无边界」,李飞飞如是说。

我们正处在历史性的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很多人把这次变革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AI 的发展最初是单纯的学术追求,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人脸识别、目标跟踪、自然语言作为交互方式被广泛使用,征途的的下一站星辰大海,也需要AI 大展身手,或许火星移民进程也会随之加快,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7A0IEQ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