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实名制之路:大数据管理及平台使用是趋势

随着中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不断强大,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中迅猛发展,推动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以求登上建筑业新时代的列车,向数字施工的未来迈进,而众多企业的敲门砖大都是以实名制管理开始的。

2018年5月,住建部市场监管司起草《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就两份文件向各地区住建部门征求意见:到2020年,建筑工实名制将在我国全覆盖!实名制正处于政策风口期,纵观实名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何能成为首选呢?

过去:文本资料管理

长期以来实名制业务仍是手工作业方式,各地行管部门的要求大同小异,通常为每个劳务队伍做一个档案盒,用于存放纸制资料:工人花名册、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特殊工种证书、考勤表、工资表等,由队伍的管理人员提交资料,项目部存档备案。传统方式缺点在于,企业的管理制度落地难,如:企业的年龄要求、黑名单人员,登记工人时无法快速比对识别,实名制变成了资料管理,流于形势。

现在:考勤工具盛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实名制产品,均以实名制业务为核心,结合闸机进行考勤,减轻了现场岗位的工作量,如:刷身份证登记、人证比对、快速统计工人信息等,给企业实名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目前实名制产品有单项目应用的,数据分散在各个项目部,企业无法整合这些信息;也有多项目应用的,企业间信息无法共享交互,如:黑名单和工人评价信息。建筑行业急需建立实名制信息管理强制标准,来指导企业的实名制系统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自此,信息化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国家“新四化”战略要素和强国战略主线。

未来:平台大数据整合

当信息化技术应用更加普遍,建筑实名制平台的普及将不会是一个梦想。云技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是形成建筑实名制云平台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实现对工地的高效数字化管理,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

通过研发,已经实现了一个成熟的移动端和PC端结合的管理平台,云平台”+“云闸”形成动态管理系统,云平台、微信小程序三种方式完成身份信息录入;“云闸”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日常动态考勤;实现辖区内所有在建项目的数据采集、分析,构建动态数据库并提供精准共享;一键发放工资,并能实时监管,对异常的情况预警提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012A0JV0M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