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Spring Cloud:使用Ribbon实现负载均衡详解(上)

前面几篇文章主要介绍了 Spring Cloud 中的 Eureka 服务注册与发现,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 Spring Cloud Ribbon,什么是 Ribbon 呢?首先看一下 Ribbon 的相关介绍。

1. 什么是 Ribbon?

Spring Cloud Ribbon 是一套实现客户端负载均衡的工具。注意是客户端,当然也有服务端的负载均衡工具,我们后面再介绍。可以认为 Ribbon 就是一个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简称LB,即:low比~~)。负载均衡就是将用户的请求平摊的分配到多个服务上,从而达到系统的高可用。

简单来说,Ribbon 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客户端的软件负载均衡算法,将 Netflix 的中间层服务连接在一起。Ribbon 客户端组件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很完善的配置项,比如可以配置连接超时、重试等等。

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可以在配置文件中列出 LB 后面所有的机器(即服务),Ribbon 会自动根据某种规则(如轮询、随机等等)去连接这些机器(即服务),我们也可以自定义一些负载均衡算法。

再简单点,Ribbon 就是一个类库,集成在服务消费方,消费方从服务注册中心获知有哪些地址(即服务)可用,然后消费方通过 Ribbon 从这些地址当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服务器来消费服务。

更多资料可以观看官方GitHub:https://github.com/Netflix/ribbon

2. Ribbon 的使用

我们在前面文章中,将订单服务注册到 Eureka,然后消费方可以通过 http 请求去获取订单的信息,但是这是最原始的 http 调用,没有任何 Ribbon 的东西在里面,接下来我们要在消费方植入 Ribbon。

2.1 导入 Ribbon 依赖

我们使用的Spring Cloud 版本是 Finchley,该版本需要导入的依赖如下:

可以看到,Eureka Client 的依赖也需要导入,因为服务注册到了 Eureka,Ribbon 也需要和 Eureka 整合,所以在消费方也导入了 Eureka 依赖。

2.2 配置 application.yml

由前面的内容(

Spring Cloud:使用Eureka集群搭建高可用服务注册中心

)可知,我们搭建了一个 Eureka 集群,那么就用这个集群,这个消费方我们设置不注册到该集群中。

2.3 向 http 中植入 Ribbon

这是什么意思呢?之前的 消费方是使用 RestTemplate 来发送 http 请求,调用订单服务的,但是没有负载均衡,所以现在我们要让这个 http 调用自带负载均衡。

即修改下 RestTemplate 配置:

在方法上添加一个 @LoadBalanced 注解即可开启 Ribbon 负载均衡。这样就可以通过微服务的名字从 Eureka 中找到对应的服务并访问了。

友情提示:别忘了在主启动类上添加 @EnableEurekaClient,因为这个消费方也是一个 Eureka Client,刚刚我们已经导入了 Eureka Client 的依赖了。

2.4 将ip改成服务名称

刚刚提到了,开启 Ribbon 负载均衡后,就可以通过微服务的名字从 Eureka 中找到对应的服务。我们先来看下原来是怎么实现的。

可以看出,注释掉的那部分,是原来的访问方式,订单提供服务是8001端口,现在我们将ip+端口号这种访问方式,改成微服务名称,这个名称就是 Eureka 管理界面显示的注册进去的名称,也即服务提供方的application.yml配置文件中配置的服务名称:

在前面文章中已经说了,不再赘述。

2.5 启动服务,测试

还是和前面集群文章中提到的一样,分别启动 eureka7001、eureka7002、eureka7003以及订单服务8001,可以看到订单服务已经注册到 Eureka 集群。

然后启动消费方服务,然后在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9001/consumer/order/get/1 即可查询到对应的订单服务:

说明,我们通过订单的服务名称即可获取订单信息了。可能到这里,读者还不明白我整了一大波,到最后就为了通过服务名称去获取服务提供的信息吗?

是的,这只是第一步,因为在很多微服务中,你不可能去通过每个 ip 和端口号来找对应的服务,更何况,还有 Ribbon 负载均衡还没上场呢?同一个微服务名称,可以有多个服务,而 Ribbon 只需要通过服务名去获取服务信息,至于获取到的是哪一个?就看具体的负载均衡策略了,目前测试的 MICROSERVICE-ORDER 服务就一个提供者,所以不能体现出负载均衡。由于篇幅原因,下篇文章继续。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112G06JO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