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比特币:凭什么一串数字,就能被当成钱?

在“区块链、比特币、ICO的机遇与陷阱”这个小专题的第1课,我们学习了到底什么是“区块链”。一句话总结,区块链就是一套“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可是,一套技术为什么就能有造富效应呢?它和钱是怎么挂上关系的?

这就要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真正的应用说起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比特币”。

2008年10月3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的人,向几百位密码学家发送了一封邮件,宣称他研究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现金系统:比特币。简单来说,就是一套去央行、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

咦,没有央行,那这个“货币”是谁发行的呢?

要讲到货币和央行的关系,就要稍微讲一点点历史了。

二战之前,很多国家的货币发行总量,是严格匹配本国黄金储量的,这就叫“金本位”。但后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拉动经济,决定放弃金本位制,改用国家信用为担保来发行货币。

这种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来发行的货币,给了央行调控经济的权力和工具,可一旦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发行货币,就有可能导致货币超发。这样,在国家信用破产的时候,货币兑换不回等值的黄金,货币价值会大减,甚至一夜之间趋向于零。

那到底是金本位制好,还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货币好呢?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中本聪的比特币体系,选择了效仿金本位制。

这种效仿,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储量有限。

中本聪把比特币发行总量设定为2100万枚,只有这么多了,算法决定了比特币绝不超发。这就像黄金在地球上的总储量有限一样。

第二,越来越难挖。

比特币的储量,在第一个四年,可以被挖出大约一半。然后差不多每四年减半,难度越来越大。这就像黄金一开始可以在地表捡到,后来要掘地三尺,再后来要到深海才能找到。

就连这个名字“挖”比特币,和挖比特币的计算机,被叫做“矿机”,都是模拟黄金的。

这个“挖”比特币的逻辑,简单来说,就是每10分钟就会有一道数学题被扔到网络中,大家比赛,看看谁算得快。算得最快的计算机,就会“挖”到一定数量的比特币。

真实的挖矿,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逻辑。如果没有数学背景,你简单地这么理解就可以了:计算机的算力,就相当于挖黄金的体力。体力越多的人得到越多黄金;算力越多的计算机,得到越多的比特币。

所以,你现在理解比特币了。比特币,就是互联网世界的虚拟黄金。既然毫无实际价值的黄金,可以作为货币,大自然就是黄金货币的发行者,那么比特币,理论上也可以作为货币,算法就是数字货币的发行者。

可是,黄金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人们选择用它交易。铜铁锡,没有成为货币,是因为人们没有选择它们,所以它们只能是商品。那么,人们一定会选择“比特币”作为货币吗?

比如,我发行一个“张三币”,你发行一个“李四币”,凭什么比特币成为今天价值十万元一枚的“货币”,我的就一文不值呢?

其实,最初比特币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比特币第一次真正进入流通,是2010年5月22日,一名程序员用1万枚比特币,买了两份披萨,这两份披萨今天价值10亿元。这一天,被“币圈”称为“披萨日”。

然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以及天然的匿名、无监管、跨国等特点,加上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使它开始在跨国交易和黑市中流行起来,比如毒品交易和跨国洗钱都喜欢使用比特币。

再然后,由于比特币的虚拟资产特性,越来越多人开始用它作为规避监管和避税的工具,甚至一些国家的富人,用比特币来实现财富的转移和传承,以规避遗产税。

为什么能避税?因为很多国家都不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资产地位,只愿意把它当QQ币看待,所以用比特币做遗产,不用交遗产税。越来越多的国家,只好开始至少承认它的“数字资产”的身份。

于是,比特币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越来越成功,价格(或者说“汇率”)也越来越贵。

有人说,比特币的价格能涨到100万,有人说比特币就是一串数字,一文不值。你认为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29B052P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