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2B企业做2C,需要做对哪些事?

撰文 / 娄振宇

排版 / 莉楠

素材来源 / 北京二组私董例会

此次私董会源于一家会员企业的困扰:作为一家2B领域的公司,现在有一个做2C领域的新产品机会摆在面前,看上去很有前景;同时企业面临现有2B产品销量压力,也很想抓住这一新市场。

作为企业家,面对这种抉择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手中的好产品加上多年来团队的销售经验,理论上可以打开销路;另一方面又担心企业面对陌生的2C领域可能会遇到各种不适应。面对未知的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要不要做?从2B到2C又需要做对哪些事?

用户:产品听上去不错,可我不太想买

一个能够让企业想要冒险去探索新领域的产品,其本身一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从理性角度认为这一产品“值得买”且有较大的市场。在2B领域,或许好产品的本身就足够让客户买单——因为客户也足够理性。但在纷繁复杂的2C市场,企业家踌躇不前的最大顾虑在于,消费者觉得产品听上去不错,但出于种种原因,我现在不想买。

对于2B企业来说,用户是相对明确的,生产化工材料的企业不太可能去拜访地方政府,生产大型机械的企业会去找建筑公司……但面对2C领域时,企业往往需要面对未知的市场与定位模糊的消费者。如何确认对产品有需求并会为此买单的消费者,这需要企业建立专业的团队,或者通过第三方公司为产品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

打造产品,学会“讲故事”与“创造需求”

2B企业重视销售,要针对具体的每一个客户进行服务。但放在2C市场就变成了“大炮打蚊子”,而且是将炮弹打向一群蚊子,很难起到效果。面对个人消费群体,企业应学会如何围绕产品“讲故事”,至于是“制造焦虑”、通过“网红”营销还是其他策略,都需要根据故事进行安排。

同时,从需求层面看,2B领域一般是“刚需”,生产上有原材料、器械等方面的真实需求,然后找到企业提供这一需求。但2C的需求则可以是被创造出来的,无论是“上帝”一般告诉消费者“你需要触屏的苹果手机”的乔布斯,还是近期火热的“电子烟”。需求都可以通过企业创造,并被包装成故事吸引消费者,形成市场。

经营选择:找代理?还是自己做渠道?

虽然都是“卖东西”,但在营销层面,2B与 2C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并且越“高卷入度”的产品与 2B行业差别越大。

因而对于想要开拓2C新市场的企业来说,营销层面的策略选择要复杂得多。如果自身有之前积累的企业或“对公”资源,那着力开发类似方向产品品类,并利用已有渠道进行“试错”将是不错的尝试。

如果要做面相普通消费者的产品,也可以考虑互联网已有的低成本渠道——例如小米的“米家”、网易严选、京东有品或者京东众筹等平台,借助成熟平台,降低自身风险。

工业设计,学会“做减法”

虽然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已不再是“傻大粗笨”的外形,也开始在乎“工业设计”,但这与民用消费市场的产品,对“产品设计”的需求显然还是不同的。纵使是精准定义的目标消费群体,每个消费者之间依旧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而2C企业也更懂得如何在满足消费者“最大公约数”的同时,控制成本并设计出刺激购买欲的产品。

但这也不是说 2B 企业就全无优势,如果可以找到能够准确表达产品理念的“工业设计”团队,学会为产品“做减法”,企业也可以展现产品的独特美感,并最大化的体现产品核心卖点。

面对机遇,企业家应当“有勇有谋”

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了这么多年,每一年似乎都是企业“最困难的一年”。面对新的商机,一方面不想放弃,另一方面又怕转型失败。但在当前的大形势下,企业家的谨慎绝对不是“患得患失”,而对于机遇也不应头脑发热的直接“all in”。前期调研、市场分析等等工作做足的同时,找到较低的“试错成本”,而非简单直接的粗放经营。如果一条路不通则及时止损,换下一个目标用户或应用场景,逐渐打开陌生领域市场,或许才是当下把握新机遇的正确方式。

End

转发分享

邀更多企业一起成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3A03PU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