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牛皮癣”一样的广告令人不胜其烦,APP广告乱象怎么治?

最近,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上海消保委测试的600款App中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仅有14.5%提供个性化广告关闭入口。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舆论热议,登上热搜,网友们也纷纷发表观点,大多表示受广告乱象困扰已久。

“用App时,会时不时弹出一个广告界面,明明用着这个软件,就到了购物平台,要不就是到了一个陌生的链接直接开始下载应用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智能手机用户的普及率也大大增高,而互联网也作为一种崭新的广告媒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互联网社交平台还是网页、短视频等平台,广告都成为了其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但是,广告的愈发增多也为用户带来了并不愉悦的体验。目前,广告已经成为了各APP的主要营利模式之一,平台为了提高广告所带来的收益,也会尽量让广告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用户的面前。

“商家为谋利而设置App广告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受利益驱使,经营者盲目逐利和市场监管不到位,忽视消费者权益保障,导致App广告乱象层出不穷。”有关专家表示。

就在不久前,有新闻报道称,一名记者在点击网易新闻APP广告后却跳到了境外一家售表网站,网站界面所售的皆为世界顶级名牌手表,但是价格却比官网要便宜几十倍,真假难辨。同时,今年的3.15晚会也曝光了某新闻APP中存在着大量虚假宣传广告,普通的糖果被夸大宣传成“壮阳”药,宣传中的减肥药实则是普通代用茶。

并且,除了广告商品本身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以外,广告的推送方式也令人无法接受。

“我在刷朋友圈时总是能碰见伪装成朋友圈消息的广告,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目前,有不少的APP一打开就是一个无法关闭的开屏广告,更有甚者还会再使用APP的过程中不断弹出令人不胜其烦的弹窗广告,就连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也会在使用过程中刷到伪装成普通信息的广告,这些“牛皮癣”一样的广告令广大网友叫苦不迭。

同时,一些公司还会采用“标题党”、增加广告时长等方式诱导用户,吸引流量,以增加广告营收,还有的公司会利用大数据采集消费者信息以精准推送个性化广告,但是这样的行为却让不少消费者感觉自己的生活被“偷窥”,引发消费者不适。

而最终引发网友舆论争议的,则是广告的“关闭”键。广告质量参差不齐,商品真假难辨,广告时长也耽误用户时间,但是这些“牛皮癣”一样的广告,却往往都没有“关闭”键。《报告》显示,对600款App广告行为进行分析后发现,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如汽车之家、快看视频、36氪等。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另外,还有的广告会刻意设置两个“跳过键”,但是最为明显的“跳过键”实质上却是另一个广告的链接键,点击“跳过”不仅不会立刻关闭广告,反而会触发更多烦人的广告。

对这类现象,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消费者如果认为App广告内容不适,应该有权利自主点击关闭广告。同时,消费者有权利拒绝个性化广告推荐,对于无法关闭的APP广告,我国不少法律条文都作出了明文规定:广告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了消费者有选择权。

治理广告乱象,除去这些令人厌烦的“牛皮癣”,还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各个平台要对广告内容加强审核把关,避免虚假宣传。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予以惩戒。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120A0EIX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