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又一顶尖科学家离开美国!美科技界炸锅:他居然回了中国

"创新和创业的道路上,眼含热泪,步步血印。"——潘锦功

追寻梦想者,拥有最火热的心。远有为国航天航空事业贡献一生的钱学森,近有追寻中国智造,为中国科技事业添砖加瓦的潘锦功,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他国提供的高薪厚禄,凭借着一颗追梦赤子心,毅然选择回到中国,为祖国发挥他们的光与热。

归国赤子潘锦功

1996年,潘锦功独自前往美国深造,在美新泽西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也在该校手把手创建了世界上首个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并长期担任常务副主任一职,一时之间,名利双收。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环境资源的开拓已经严重威胁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缓解当下存在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新能源的开发以及相应材料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重要科研命题。

因此,美国国会十分重视潘锦功带领的团队负责研究的这一先进能源技术,将其视作国家未来能源安全的关键。

对于这一技术的发明者,美方对潘锦功多次提出了优越的聘用条件,许诺给予他高昂的报酬,但在经过思量之后,潘锦功不顾美国科技界众说纷纭,最终毅然选择以顶尖科学家的身份离开美国,以普通创业者的身份回到中国。

由于潘锦功的研究事关未来能源领域的发展,在他回国创业的最初几年中,四川当地相关部门为其事业提供了接近五千万元的资金支持,随着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国家又在2015年将其项目列入重点高科技项目之中,提供了中央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其金额超过一个半亿。

在得到国家的认可之后,潘锦功更是在发电玻璃这一事业之中下足了功夫,并在归国短短六年之后便创造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在2017年,潘锦功带领的团队制造生产出了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发电玻璃。

这一成果不仅使得国内新能源学界为之一振,整个世界都为之瞩目。但是,这离潘锦功想要达成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创业之路

蜀道之难,更甚上青天,而今人创业之难,不亚于古人登上蜀道。

回国之后,潘锦功在成都踏出了自己创业道路的第一步,创业创新道路上满布荆棘,困难重重。对于光伏产业,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管理制度法规,许多无法面对市场变化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在大浪袭来之时无法幸免,以倒闭为企业发展画上了句号。

在经历了中国建材市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之后,潘锦功好不容易才在光伏产业之中站稳了脚跟,谁知重重困难不断袭来,他一路披荆斩棘,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辗转前行。就连潘锦功自己也感叹创业这条路之不易,行于其上者无不眼含热泪,步步血印。

2011年,潘锦功从美国辞去学校职务归来,扎根成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对于这一地点的选择,潘锦功有自己的考量。

四川位于中原腹地,有聚宝盆之称,拥有广阔的能源市场,并且可以对周边多个城市形成大范围的辐射,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人文环境,都是一个适合产业发展,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风水宝地。

随后,在短短数年间,潘锦功曾经遭遇团队分崩离析,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直面市场竞争与打击,但他屡败屡战,绝不言弃。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2017年,潘锦功的生产团队制作出了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发电玻璃。

这块玻璃的长度达到1.6米,宽度达到1.2米,其生产时间更是被缩短至一分钟以内。在经过多次重复测试验证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这块发电玻璃对于太阳光能的转化效率接近18%,几乎可以与硅制太阳能面板相媲美。

如果持续工作一整年,则单是这一块玻璃便可以产生超过250度电,几乎可以满足一个人一整年的用电量,这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式的突破。

"发电玻璃"

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潘锦功的研究成果甚至在2013年被写入了该校专业教材之中,校方非常重视,对于潘锦功也提出了丰厚条件希望他能留在新泽西理工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

但是,潘锦功却带着自己第一手研究材料毅然辞去学校职务,放弃高薪厚禄选择回国创业。此举一出,美国科技界议论纷纷,仿佛炸了锅一般,一时之间众人口中说的都是潘锦功居然选择回了中国,令人费解。

回国之后,潘锦功组建了一支全新的研究队伍,此后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潘锦功带领其研究团队申请获得了超过30项国家专利,其中包括19项发明专利。在他与团队的发明之中,名气最大,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便是碲化镉玻璃,又被称为发电玻璃。

实际上,这种玻璃的应用原理便是在普通玻璃表面镀上或是涂抹上一层特殊的碲化镉材料,在这种材料的作用下,外界太阳能可以被吸收并进行转化,其特点在于使用方便,同时具备较高的转化率,并且玻璃本身的各项性能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可谓是一举多得。

对于发电玻璃的研制和推广,国家也十分重视,并且对这一科研项目给予了过亿财政支持。更难得的是,在这类高新科技上,中国拥有完完全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不仅仅直接反映了国家科研实力的进步,更有助于吸引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投身其中。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种发电玻璃必定可以实现量产,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在促进清洁能源使用和经济发展层面做出巨大贡献。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潘锦功凭借自己的坚持,一路乘风破浪,剑指通达天下,跨越沧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013A05UN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