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评论1+1:弹窗广告不该出现在车载导航上

原本驾车正常行驶,中控屏却突然跳出了一条覆盖导航的弹窗广告——近日,“要命的”车载屏幕广告弹窗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据报道,重庆的刘女士上周驾驶新买不久的一款纯电车,在使用车载导航行驶正途径一座立交桥时,中控触摸屏突然出现弹窗广告,内容为“推荐购车有好礼!单车成交至高可获12000积分,即日起至9月30日!”遮挡了导航信息。对此,车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车机消息推送是一汽大众面向车主的关怀行为,并非弹窗广告。主要内容是提醒用户保养、品牌活动邀约等与用户息息相关的信息。

中国青年报:中控屏上任性弹窗事关生命安全

如果说,日常手机弹窗让人不堪其扰,那么在汽车中控屏上任性弹窗,则更是事关生命安全。行驶过程中,不管是司机阅读弹窗内容,还是寻找关闭按钮,都会分散精力,影响驾驶安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行驶或处于狭窄山路等特殊路况时,一旦分心,就很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涉事企业称车机消息推送是面向车主的“关怀行为”,可真正的关怀服务,应当是把车主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至少,在上线弹窗功能之前,要严谨地论证这样做的可行性,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也要先问问车主同不同意,愿不愿意。若是假装看不到这些常识性问题,无视用户感受,而是“想弹就弹”,强行推送,则未免有“以关怀之名行牟利之实”的嫌疑。

北京日报:“智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广告不能“想弾就弹”。在这方面,我国《广告法》有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而为了铲除弹窗霸屏乱象,不久前,国家三部门联合发布《管理规定》,对弹窗信息弹什么、怎么弹、何时弹等明规立矩。尽管上述法律法规没有单独考虑车载弹窗的特殊性,但也给车机系统信息推送提供了治理思路。随着智能车联网发展如火如荼,汽车渐成增值服务的聚集地,未来汽车接收信息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相关交通法规有必要同步推进、及时补位,牢牢守住驾驶安全的底线。任何时候,“智能”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今天的汽车,大脑越来越“聪明”、功能越来越多元,也愈发成为一种连接信息的手段。但说到底,功能再花哨,都比不上安全这一条实在。

光明网:车辆行进途中理当禁止弹窗

针对弹窗信息,国家相关部门其实已经有了立法应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将于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是指通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站等,以弹出消息窗口形式向互联网用户提供的信息推送服务。虽然按照这个规定,汽车导航的弹窗应该也可纳入管理,不过细看《规定》条文,主要是规范互联网的内容秩序,对于广告只要求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和关闭标志,确保弹窗广告一键关闭。但对于汽车导航来说,弹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出于安全考量,理当有更明确、更严格的限制,比如车辆在行进途中禁止弹窗等。

北京青年报:对“霸屏广告”就要“霸气执法”

无论是《广告法》还是《规定》,“徒法不足以自行”,唯有严格实施才能产生效力。不管是“霸屏广告”还是“霸屏信息”,只要涉嫌违法违规,有关部门都应该“霸气执法”——既要在事发后第一时间依法介入调查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也要根据调查结果严肃依法处理,绝不能让相关法律法规罚则成为摆设。这既是维护法律权威性,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市场秩序的必要之举。市场经济环境中,某些企业推送“霸屏广告”等行为,目的都是为了商业利益。当这类企业只顾自己私利不顾社会公利,进而践踏相关法律法规,那么作为执法部门就不能犹豫、迟钝、软弱,该霸气的时候就要霸气,因为其表现代表着执法形象。但这种“霸气”不是过度执法、嚣张执法,而是严格依法处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0929A07XM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