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F-Stack KNI 配置注意事项

F-Stack KNI 配置注意事项

原创
作者头像
F-Stack
修改于 2017-08-31 10:06:24
修改于 2017-08-31 10:06:24
4.3K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F-Stack的专栏F-Stack的专栏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KNI介绍

KNI(Kernel NIC Interface)内核网卡接口,是DPDK中用于与内核通信的模块,在主要的业务流程中可能并不需要,但在部分场景下,如服务器所有网卡都被F-Stack接管用于业务(或服务器本身只有单网卡),其他如SSH登录管理等数据等就必须开启KNI来与内核进行数据交互。

KNI配置

因为开启KNI将对收到所有的数据包按转发策略进行检查,会对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F-Stack中默认配置关闭了KNI选项,如有需要可以在控制文件config.ini中修改配置开启KNI并设置转发规则。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kni]
enable=1
method=reject
tcp_port=80
udp_port=53

参数说明:

  • enable 参数配置是否开启KNI,设置为1表示开启,设置为0表示关闭,默认值为0
  • method 参数和tcp_port/udp_port参数配合使用,method参数可选accept或reject 当method参数设置为accept时,默认所有数据包都交由F-Stack处理,只将tcp_port/udp_port参数指定的端口的数据包通过KNI转发至系统内核。 当method参数设置为reject时,默认素有的数据包都通过KNI转发至系统内核,只将tcp_port/udp_port参数指定的端口号的数据包交由F-Stack处理。
  • tcp_port/udp_port

指定KNI处理的端口号,如有多个端口号用逗号","分隔,多个相连端口号也可以同时设置,如80-90

系统配置

当开启了KNI配置的F-Stack应用程序启动后,需在系统中设置虚拟网络接口并设置IP地址、掩码、MAC地址、路由表等信息才能正常完成F-Stack和内核间的数据交互。

【注意】 如果系统中没有额外的管理网卡,配置虚拟网卡地址的操作需通过执行脚本等方式与F-Stack应用程序一同启动,示例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start.sh -b /usr/local/nginx_fstack/sbin/nginx -c config.ini
sleep 10
ifconfig veth0 <ipaddr>  netmask <netmask>  broadcast <broadcast> hw ether <mac addr>
route add -net 0.0.0.0 gw <gateway> dev veth0
# route add -net <ip addr> [gw <gateway>] netmask <netmask> dev veth0 # other route rules

注意事项:

KNI创建的虚拟网卡和F-Stack中的用户态协议栈公用同一个网卡收发数据,所以KNI虚拟网卡的网络配置要跟FreeBSD协议的配置相同。

由于F-Stack不支持设置MAC地址,是直接获取物理网卡的MAC地址,并无法设置创建的虚拟网卡的MAC地址,所以在使用 ifconfig 设置虚拟网卡的地址时需要显示指定 hw ether 为物理网卡的实际MAC地址,防止在部分内核中默认是随机值导致无法正常使用KNI。

题图

题图为DPDK官方文档中的KNI示意图 Fig. 21.1 Components of a DPDK KNI Application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F-Stack常用配置参数介绍
目前F-Stack的配置文件中包含有以下8个部分,下面将分别进行简单的介绍: [dpdk]、[pcap]、[portN]、[vdevN]、[bondN]、[kni]、[freebsd.boot]、[freebsd.sysctl] [DPDK] 设置运行DPDK的相关参数,如果是DPDK也有的参数,则含义和使用方法同DPDK参数。 lcore_mask 16进制位掩码,用于设置进程运行在哪些CPU核心上。如fc表示使用CPU第2-7个核,不使用第0和1核。 建议优先使用物理核,数据尽量不要跨NUMA节点交互,
F-Stack
2022/04/11
5K2
如何在腾讯云主机上快速部署 F-Stack HTTP 服务
本文介绍如何在腾讯云主机上快速部署 F-Stack HTTP 服务。首先,介绍了 F-Stack 的基本概念和架构。然后,详细说明了如何在腾讯云主机上安装和配置 F-Stack,包括编译和安装 DPDK、配置网络、编译和安装 Nginx、配置和启动 F-Stack 等步骤。最后,介绍了如何配置和启动 Nginx,以及如何进行性能优化和调试。
F-Stack
2017/06/02
4.4K0
F-Stack Q&A 第二期
Q1:请问再视频领域,媒体服务器,使用F-Stack是否合适? A1:F-Stack在纯推流的模式上是支持且合适的,如果有转码服务等计算密集型服务,需要等我们支持中断+轮询模式之后更合适。 Q2:请问,安装F-Stack对网卡有没有要求? A2:F-Stack使用了DPDK作为网络模块,网卡要求与DPDK相同,具体支持网卡列表请参考《list of supported NICs》(http://dpdk.org/doc/nics)。 Q3:基于 F-Stack 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是怎么样的,效率提高的明显
F-Stack
2018/01/31
3.1K0
F-Stack 全用户态 (Kernel Bypass) 服务开发套件
本文介绍了 F-Stack 框架,它是一个基于 FreeBSD 内核的用户态协议栈实现,解决了传统内核协议栈在高性能、可扩展、兼容性、功能完备等方面的问题。F-Stack 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包括零拷贝、无锁队列、内存池、红黑树等,支持多种调度算法,并提供了易用的接口。在性能测试中,F-Stack 的表现优异,最高达到了 2000 万 QPS,并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包括 HTTP、TCP、UDP、IPX 等。同时,F-Stack 也提供了丰富的开发文档和示例代码,方便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扩展。
F-Stack
2017/06/02
22.9K6
F-Stack 全用户态 (Kernel Bypass) 服务开发套件
F-Stack vlan 的支持与使用
       限于 Vlan 测试环境的缺失, F-Stack 项目初期未对 Vlan 进行完全的支持,仅支持配置是否进行 Vlan 的硬件卸载,当交换机配置了服务器返回的包无需打 Vlan tag 时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交换机要求回报需要打 Vlan tag 则无法正常工作。       近期收到了网易 dragonorloong 同学关于 Vlan 的 Pull request,并且找到了 Vlan 测试环境对 Vlan 进行了完整的支持和测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修复。本文将简单介绍 F-Stack
F-Stack
2019/09/06
2.2K1
F-Stack 1.20 Roadmap
    F-Stack 1.20 将于 2019Q3 发布, 同步 Roadmap。 已支持: 支持在 docker 中运行 支持客户端 bind/connect 移除发送数据包时协议栈到 DPDK mbuf 的 mcopy 该功能需在 Makefile 开启 FF_USE_PAGE_ARRAY 选项。 支持 IPv6 F-Stack 框架支持 IPv6。 ifconfig、route、netstat 工具支持 IPv6 相关配置。 支持ICMPv6(NUD和MLD), 不支持DHCPv6。 在 AW
F-Stack
2019/08/07
1.5K0
Linux虚拟网络设备bridge你真搞懂了吗?
首先,bridge是一个虚拟网络设备,所以具有网络设备的特征,可以配置IP、MAC地址等;其次,bridge是一个虚拟交换机,和物理交换机有类似的功能。
公众号: 云原生生态圈
2021/09/02
10.9K2
F-Stack Q&A 第三期
Q1:如果在一个阻塞型的socket上执行recv,会不会把相应的线程卡死,调用recv时该socket中没有数据包,导致sleep,sleep导致该线程没办法进行收包的过程,感觉会死锁了? A1:F-Stack中的socket接口在不设置nonblock确实会卡死。如有需要可以使用异步编程接口kqueue/epoll或微线程接口。 Q2:在Windows上解压F-Stack后传到linux上进行编译,编译失败? A2:Windows将 lib/include/machine 软链接转换成了文件,需要重
F-Stack
2018/01/31
4.1K1
F-Stack IPv6 的支持与使用
      限于某些原因 F-Stack 项目之前是未对 IPv6 进行支持的,随着 IPv6 需求的增多,近期对 IPv6 进行了支持。本文将简单介绍 F-Stack 支持 IPv6 所做的修改,如何使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F-Stack 如何支持 IPv6 以下所列为 F-Stack 支持 IPv6 所进行的修改,具体改动细节可查看 github 相关 commits。 F-Stack 框架支持 在 Makefile 中定义 IPv6 相关的宏INET6及需要包含编译的文件NETINET6_SRC
F-Stack
2019/08/16
5.3K1
F-Stack 1.22 & 1.21.2(LTS) 发布
F-Stack 1.22 & 1.21.2(LTS) 版本已发布,其中1.22的最重要变化有以下两个:1. FreeBSD 升级至 FreeBSD-releng-13.0, 已经可以支持 BBR, 在特定场景下性能比 cubic 可以提高 10 倍以上。 2. DPDK 升级至 20.11, 编译方式相比 19.11 去除了常规 make 编译方式,使用上会有较大变化。 具体变更内容如下所示。 2022.09 F-Stack v1.22 1. FreeBSD Upgrade to FreeBSD-rel
F-Stack
2022/09/06
1K3
如何对比 F-Stack 与 Seastar 这两个网络编程框架?
F-Stack
2017/06/06
8.8K0
F-Stack Q&A 第一期
Q1:F-Stack有中断模式吗,有计划支持吗?在计算密集型的应用中,轮询模式会占用更多的CPU资源? A1:F-Stack暂时只支持轮询模式,后续会支持中断+轮询模式,避免与计算密集型业务抢占CPU及节省能源。 Q2:F-Stack如何实现zerco copy? A2:目前F-Stack尚未做到完全零拷贝。在收包时使用FreeBSD的mbuf ext add可以避免拷贝。在发包时尚存在拷贝,后续会优化为无拷贝,主要的方案是自己实现内存管理,完全使用hugepage。 Q3:F-Stack的运行环境有何
F-Stack
2018/01/31
3.1K0
F-Stack LD_PRELOAD 测试版介绍
跳票许久许久的LD_PRELOAD功能模块(后续以 libff_syscall.so 代替)在 F-Stack dev 分支的 adapter/sysctall 目录下已经提交,支持 hook 系统内核 socket 相关接口的代码,降低已有应用迁移到 F-Stack 的门槛。下面将分进行具体介绍, 主要包括libff_syscall.so 相关的架构涉及其中的一些思考,支持的几种模式以及如何使用等内容。 总体结论: 原有应用程序的接入门槛比原本的 F-Stack 有所降低,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不修改原有的用户
F-Stack
2023/05/04
1.1K0
F-Stack LD_PRELOAD 测试版介绍
容器 Flannel vxlan 基本原理和验证
作者简介:yangjunsss,曾就职于IBM、青云QingCloud,现就职于华为,研究方向:容器微服务、IaaS、P2P分布式。邮箱 cj.yangjun@gmail.com
SDNLAB
2018/07/30
1.8K0
容器 Flannel vxlan 基本原理和验证
图解LVS的工作原理「建议收藏」
I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称,也就是Linux虚拟服务器, 是一个由章文嵩博士发起的自由软件项目。LVS由用户空间的ipvsadm和内核空间的IPVS组成,ipvsadm用来定义规则,IPVS利用ipvsadm定义的规则工作。现在LVS已经是 Linux标准内核的一部分,在Linux2.4内核以前,使用LVS时必须要重新编译内核以支持LVS功能模块,但是从Linux2.4内核以后,已经完全内置了LVS的各个功能模块,无需给内核打任何补丁,可以直接使用LVS提供的各种功能。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15
1.2K0
图解LVS的工作原理「建议收藏」
Docker跨主机Overlay网络动手实验
上一篇文章我演示了docker bridge网络模型的实验,这次我将展示如何利用Overlay 网络实现跨主机容器的通信。
mazhen
2023/11/24
7390
Docker跨主机Overlay网络动手实验
K8s网络模型
k8s网络模型设计基础原则:每个Pod都拥有一个独立的 IP地址,而且 假定所有 Pod 都在一个可以直接连通的、扁平的网络空间中 。 所以不管它们是否运行在同 一 个 Node (宿主机)中,都要求它们可以直接通过对方的 IP 进行访问。设计这个原则的原因 是,用户不需要额外考虑如何建立 Pod 之间的连接,也不需要考虑将容器端口映射到主机端口等问题。
加多
2019/04/18
3.6K2
K8s网络模型
全用户态网络开发套件 F-Stack 架构分析
F-Stack
2017/06/12
11.9K3
全用户态网络开发套件 F-Stack 架构分析
F-Stack发送零拷贝介绍
数据包在服务器的处理分接收和发送两个方向,收包方向因为我们自己本身的业务场景涉及收包数据很少,后续另行介绍。 本文主要介绍F-Stack发包方向上当前的零拷贝处理方案、效果和应用场景的选择,发包方向上的数据拷贝目前主要为两个阶段,一是协议栈数据拷贝到DPDK的rte_mbuf中,二是应用层调用socket发送接口时会将数据从应用层拷贝到FreeBSD协议栈,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协议栈到DPDK 该过程的零拷贝实现由 @jinhao2 提交的Pull Request #364 合并到F-Stack主线中,相
F-Stack
2022/04/18
1.3K0
LVS+keepalived配置高可用架构和负载均衡机制(1)
所谓四层负载均衡,也就是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和端口,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分发策略,轮询),决定最终选择的内部服务器。
雪人
2023/03/18
1.2K0
相关推荐
F-Stack常用配置参数介绍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