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生成对抗网络GAN

生成对抗网络GAN

作者头像
用户1147754
发布2018-01-02 17:28:48
9830
发布2018-01-02 17:28:4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YoungGyYoungGy
  • 背景
  • 结构
  • 训练
    • 最大似然估计
    • VGD取代最大似然估计
    • D的训练
    • G的训练
    • 算法
  • 问题
    • G的更新优化不一定朝着最小的方向
    • 通过抽样估计分布
    • G中的目标函数
    • 利用D去评估分布差异
    • mode collapse
  • 其他GAN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GAN属于生成模型,使用生成数据分布PGP_{G}去无限逼近数据的真实分布PdataP_{data}。衡量两个数据分布的差异有多种度量,例如KL散度等,但是前提是得知道PGP_{G}。GAN利用discriminator巧妙地衡量了PG,PdataP_{G},P_{data}的差异性,利用discriminator和generator的不断竞争(minmax)得到了好的generator去生成数据分布PGP_{G}。

背景

很多时候,我们想输入一类数据,然后让机器学习这一类数据的模式,进而产生该类型新的数据。例如:

  • 输入唐诗三百首,输出机器写的唐诗
  • 输入一堆动漫人物的照片,输出机器生成的动漫人物照片

该问题的核心是原数据有其分布PdataP_{data},机器想要学习新的分布PGP_{G}去无限逼近PdataP_{data}。

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异常检测的模型,通过输入大量的正常数据,让机器学习正常数据的内在规律。例如:自编码器模型如下。通过训练数据学习到数据的内在模式code。学习到code后,随机输入新的code便可以产生数据。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mnist数据,设code为2维,训练之后输入code得到的图片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但是这种情况下,机器学习到的只是这个数据大概长什么样,而不是数据的真实分布。例如下图的两个7,在人看来都是真的图片7,但是机器却不这么认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结构

GAN由generator和discriminator两部分组成: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z -> G -> x' ->  D -> 01
          x  ->
  • generator:输入随机的zz,输出生成的x′x'
  • discriminator:二分类器,输入生成的x′x'和真实的xx,输出01(是否是真的数据)

GAN的训练,也包括generator和discriminator两部分:

  • discriminator的训练,设generator不变,通过调整discriminator的参数让discriminator尽可能区分开x,x′x,x'。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 generator的训练,设discriminator不变,通过调整generator的参数让discriminator尽可能区分不开x,x′x,x'。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整体来看,generator和discriminator构成了一个网络结构,通过设置loss,保持某一个generator和discriminator参数不变,通过梯度下降更新另外一个的参数即可。

训练

最大似然估计

已知两个分布Pdata(x)P_{data}(x)和PG(x;θ)P_{G}(x;\theta),目标是找到GG的θ\theta使两个分布尽量接近。

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有:

θ∗=argmaxθ∏i=1mPG(xi;θ)=argmaxθ∑i=1mlogPG(xi;θ)≈argmaxθEx∼Pdata(x)[logPG(x;θ)]=argmaxθ∫Pdata(x)logPG(x;θ)dx−∫Pdata(x)logPdata(x)dx=argminθKL(Pdata(x)||PG(x;θ))

\begin{split} \theta^* &= \arg \max_{\theta} \prod_{i=1}^m P_{G}(x^i;\theta) \\ &= \arg \max_{\theta} \sum_{i=1}^m \log P_{G}(x^i;\theta) \\ &\approx \arg \max_{\theta} E_{x \sim P_{data}(x)} [\log P_{G}(x;\theta) ] \\ &= \arg \max_{\theta} \int P_{data}(x) \log P_{G}(x;\theta) dx - \int P_{data}(x) \log P_{data}(x)dx \\ &= \arg \min_{\theta} KL(P_{data}(x) || P_{G}(x;\theta)) \end{split}

也就是说,最大似然PG(x;θ)P_{G}(x;\theta)的概率等价于:最小化基于PG(x;θ)P_{G}(x;\theta)的编码来编码Pdata(x)P_{data}(x)所需的额外位元数。也就是最小化KL散度。

下面只需要计算出PG(x;θ)P_{G}(x;\theta),一切问题似乎都解决了。事实确实这样,不过对于不同的GG,PG(x;θ)P_{G}(x;\theta)计算的难易程度不同。如果GG是高斯混合模型(GMM)那么很好计算,但是通常数据的分布不是GMM那么简单,需要更复杂的GG。通常,GG是神经网络。这样的话,PG(x;θ)P_{G}(x;\theta)的计算便很困难,如下:

PG(x;θ)=∫Pprior(z)I[G(z)=x]dz

P_{G}(x;\theta) = \int P_{prior} (z) I_{[G(z)=x]} dz

这样来看,传统的最大似然是走不通呢,有没有别的出路呢?

考虑最大似然法真正解决的问题。最大似然就是提供了某种手段,去衡量两个分布Pdata(x)P_{data}(x)和PG(x;θ)P_{G}(x;\theta)的相近程度。此路不通另寻他路即可。因此便引出了下文的V(G,D)V(G,D)。

V(G,D)取代最大似然估计

V(G,D)V(G,D)是衡量两个分布Pdata(x)P_{data}(x)和PG(x;θ)P_{G}(x;\theta)相近程度的一种手段,其不同于最大似然,是通过一个额外的discriminator识别的好坏做评估的。其核心是:discriminator判别数据是真的数据(1)还是采样的数据(0)。如果两个分布很接近,那么discriminator分辨不清,效果比较差;如果两个分布很远,那么discriminator分辨清,效果比较好。

V(G,D)=Ex∼Pdata[logD(x)]+Ex∼PG[log(1−D(x))]

V(G,D) = E_{x \sim P_{data}} [\log D(x)] + E_{x \sim P_{G}} [\log (1-D(x))]

整个训练策略,是先固定GG选择D∗D^*去最大化V(G,D)V(G,D) ;然后固定D∗D^*选择GG去最大化V(G,D∗)V(G,D^*)。

G∗=argminGmaxDV(G,D)

G^* = \arg \min_{G} \max_{D} V(G,D)

D的训练

这部分解决的是:对于特定的G,如何训练得到更好的D。

D∗=maxDV(G,D)

D^* = \max_{D} V(G,D)

首先,对V(G,D)V(G,D)做进一步分解:

V(G,D)=Ex∼Pdata[logD(x)]+Ex∼PG[log(1−D(x))]=∫PdatalogD(x)dx+∫PGlog(1−D(x))dx=∫[Pdata(x)logD(x)+PG(x)log(1−D(x))]dx

\begin{split} V(G,D) &= E_{x \sim P_{data}} [\log D(x)] + E_{x \sim P_{G}} [\log (1-D(x))] \\ &= \int P_{data} \log D(x) dx + \int P_{G} \log (1-D(x)) dx \\ &= \int [P_{data}(x) \log D(x) + P_{G}(x) \log (1-D(x)) ]dx \end{split}

所以有:

D∗=argmaxDPdata(x)logD(x)+PG(x)log(1−D(x))

D^* = \arg \max_{D} P_{data}(x) \log D(x) + P_{G}(x) \log (1-D(x))

对上述式子求导得到:

D∗(x)=Pdata(x)Pdata(x)+PG(x)

D^*(x) = \frac{P_{data}(x) }{P_{data}(x) + P_{G}(x)}

每个D∗(x)D^*(x)对应的V(G,D∗)V(G,D^*)实际上衡量了特定GG下面两个分布Pdata(x)P_{data}(x)和$P_{G}差距。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将D∗(x)D^*(x)代入V(G,D∗)V(G,D^*),有: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所以:固定G优化D的过程,相当于计算两个分布的距离:

maxDV(G,D)=−2log2+2JSD(Pdata(x)||PG(x))

\max_{D} V(G,D) = -2\log 2 + 2JSD(P_{data}(x) || P_{G}(x) )

得到两个分布的距离之后,便转化成最小化两个分布的距离的问题, 也就是:

G∗=argminGmaxDV(G,D)

G^* = \arg \min_{G} \max_{D} V(G,D)

G的训练

固定G优化D得到D∗D^*便得到了两个分布的距离V(G,D∗)V(G,D^*),固定D∗D^*优化G,采用梯度下降即可。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算法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问题

G的更新优化不一定朝着最小的方向

优化G之后,原来的D对应的就不一定是maxV(G,D)\max V(G,D)最大的GG了,这样与我们的假设不同。 解决办法是:就像梯度更新的时候迈的步子不能太大;更新G的时候迈的步子也不要太大。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通过抽样估计分布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G中的目标函数

实际训练G的时候,目标函数需要做一些修改,修改的原因是: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DD能够很好的区分真实数据与模拟数据,这样P(G)P(G)中D(x)D(x)的值比较小。如果采用原来的目标函数,比较小的D(x)D(x)对应目标函数的斜率比较低,不容易学习。通过改变目标函数,使比较小的D(x)D(x)对应目标函数的斜率比较高,加快了学习速率,使模型更容易学习。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利用D去评估分布差异

理论上,可以用D去评估分布差异(G的好坏),D越好表明G越差,D越差表明G越好。但是实际中,这样评价的效果不好,不论G的好坏,D都比较好。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可能的原因之一:D太强大了。直观的解决办法是让D变弱一些,但是这样得到的D可否真正的计算JS divergence是个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可能的原因之二:数据的本质是高维空间的manifold,很少有重叠。没有重叠的话,js距离永远都是最大值,不容易学习更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通常的解决办法是:给D的输入增加人为的噪声,这样真实数据与人造数据就会有重叠,D不能很好地区分真实数据与人造数据。同时要注意噪声要随时间减少。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mode collapse

mode collapse值的是GAN只学到了数据多个形态中的某一种。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可能的原因是优化式使GAN趋向如此: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其他GAN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背景
  • 结构
  • 训练
    • 最大似然估计
      • V(G,D)取代最大似然估计
        • D的训练
          • G的训练
            • 算法
            • 问题
              • G的更新优化不一定朝着最小的方向
                • 通过抽样估计分布
                  • G中的目标函数
                    • 利用D去评估分布差异
                      • mode collapse
                      • 其他GAN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