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进击的AI+Robot】新浪C+峰会嘉宾对话实录(附视频)

【进击的AI+Robot】新浪C+峰会嘉宾对话实录(附视频)

作者头像
新智元
发布2018-03-13 17:22:03
7010
发布2018-03-13 17:22:0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新智元

吴甘沙希望未来用计算行业能辅助机械,使之能够随着摩尔定律把成本降下来,从而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新浪科技讯】由新浪网举办的主题为“这就是我们的未来”的首届“C+峰会”12月2日上午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正式开幕,在下午主题为“进击的AI+Robot”的对话中,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其中,萝卜太辣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张尧为主持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兼CEO余凯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作为嘉宾参与了讨论。

吴甘沙指出,几十年来,半导体行业遵循着摩尔定律的发展逐渐降低成本,而机械行业并不符合这一规律。他希望未来能用计算行业辅助机械,使得它也能够遵循摩尔定律降低成本,从而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余凯认为,这个时代之后的发展,就是人和机器共同进化的时代。人与机器人将分工协作,机器做机器该做的事情,而人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机器人的发展会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新浪视频,进击的AI+Robot从6:26:50开始。

对话实录

张尧:大家下午好,我叫张尧。首先我先做两个说明,大家可能看到我的名字会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一个萝卜太辣、卖咸菜的主持人会和AI有关?咸菜也可能是智能咸菜——开玩笑。我们之所以叫萝卜太辣是因为我们是来自一家美国硅谷的公司,它的意思就是机器人时代、机器人疆域。我们的名字也非常契合这场论坛的主题。我们接下来聊一聊今天的主题。我们可以先从两位嘉宾自我介绍一下你们的公司名字开始。

俞志晨:图灵,如果大家学过计算机的话都知道阿兰.图灵这个人,他是计算机之父也是人工智能之父,当然他也有很多传奇故事,他是同性恋,这个不是传说。据说苹果的logo,也是因为图灵咬的。我们自己对人工智能机器人一直很感兴趣,也是图灵的粉丝,所以我们就借用了图灵的名字。所以很多人一直说你们用图灵,可不要把图灵玷污了。图灵这么大一个科学家,你们要好好做。在整个AI机器人领域有两家公司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一个图灵,一个是特斯拉。

张尧:为什么这么取?

俞志晨:我们做科幻,还有虫洞,包括我们公司的文化也是以很多天体物理学命名的,比如说银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星球的名字,我叫天狼星,另外还有文曲星、武曲星。

张尧:很不错,所以是科幻迷做了AI方面的工作。接下来是前百度深度学习院的首席工程师和负责人余凯。余博士,您可以介绍一下您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余凯:谢谢,首先说一下,我以前没有这个头衔——首席工程师——但是如果我有这个头衔的话我觉得很骄傲,因为我觉得工程师是当前世界最响亮的称号,而且这个世界是工程师创造的,不是商人。我现在公司的名字叫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志晨刚才讲到天文学,地平线从天文学方面讲是距我们这个地方140亿光年宇宙的边界。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地平线——我们希望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个领域,成为像英特尔,像高通等等很多这样的公司,能够降低很多做智能硬件这方面的企业创业者门槛,让他们更容易的去做他们的产品。这是我们叫这个名字的原因,也是我们公司的愿景。

张尧:因为咱们今天的C+大会有三个主题,碰撞、冲突、合作,还有恰当的连接。我想问一下,地平线的工作和英特尔有什么区别?余凯希望成为英特尔所从事的芯片制造行业的黑马,我想让刚刚到来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先生讲几句。因为你不需要介绍英特尔的名字,大家都知道。

吴甘沙:我也可以介绍(英特尔的名字)。余博士说他们做人工智能的芯片,英特尔做芯片也一直期望能够达到类似于人工智能、或者是更强的智能,这么一个目的。这是简单的介绍。很抱歉我刚才迟到了,这也让我真的深思我们的人工智能或者说我们的大数据能不能真的帮助我们改变我们的城市。

前两天是雾霾,今天整个三环全部堵住了,我觉得我们不能只是考虑建造一个机器人取代人的工作,也是要考虑用更多的智能来改变我们城市系统的运行。我们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第五代通讯,第二个、第三个方向都跟人工智能有一定的关系。第二个方向,我们叫做计算机视觉。尤其是现在我们的视觉系统从2D到3D,可以更好地感知环境,感知人。我们在机器如何获得智商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情商这一方向,做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工作。前两天在国际上有一个机器情商竞赛,我们团队拿了第三名。第三个方向跟机器人相关,我想一会儿应该有很多的讨论,就不多讲了。

张尧:谢谢吴先生,你刚才提到了英特尔现在的研究,刚好囊括了地平线和研发新品操作系统,想做的事情就是人机交互,包括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事情。我觉得现在先抛一个问题给你们,从你们三位现在各自的公司跟机器人、AI、Robot,这三个相关的技术发展来讲,因为2016年马上就要到了,你的公司集中全力在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俞志晨:还是我先开始。我们图灵机器人最近在上一个月,十月份刚发了一款新产品就是图灵OS,是一款机器人操作系统,而且是带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应该讲四十年前比尔盖茨做微软的时候,希望将来每一个人的桌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我们的梦想是希望能够让智能机器人走进每一个家庭。

过去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的科技产业,我们做了很多好的服务和应用,但是真正在底层的技术,操作系统,余凯博士的芯片这一块,中国并没有出现好的原创公司。我觉得将来这里一定会有机会。所以我们图灵机器人的远景就是希望真正作出一款具有原创性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做手机和PC已经没戏了。机器人有七大部分,有做本体制造的,有做关键性零部件、智能传感器、AI引擎、感知引擎,还有机器人的服务。我们其实这里边每一块要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现在出来很多机器人公司,估计有三千家。但是那些产品都是很简单的拷贝或者叠加,真正表现也谈不上特别好,离我们真正的预期差得非常远。这有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些原因在于一些基础的技术系统、软件,包括芯片这一块并没有好的支撑,所以我们觉得这一块需要有很多的困难去突破。所以我们做图灵机器人早期的时候,当时计划希望把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的这件事情投入去做,确保这部分有很大的提升。

张尧:我也知道图灵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现在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家庭服务型机器人的领域。在这个领域现在你个人最喜欢的、搭载在你们操作系统上的产品都有哪些?

俞志晨:我们只有两代,一个是去年发布的图灵机器人一代,另外一个场景比较多,包括家庭、游戏、VR都有。目前主要是面向家用机器人这一块。它本身范围很广,有面向老人、小孩和一般的家庭用户。从目前反馈来看就是十岁以下的儿童,家用机器人的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联合国内最大的一家机器人推出的产品,还有哆啦A梦的产品,以小朋友陪伴和教育为主的。

张尧:我们中国因为在不久之前刚刚开了世界机器人大会,总理也在现场支持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因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在消耗全世界7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的份额,以及像你提到的有各种服务机器人的场景。所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七大模块中的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算法,等等,甚至是机械结构这些方面,其实在技术难度上朝着两个方向走,一方面是更好的家用服务型场景。一方面去解决一些更大的挑战,比如说大规模的工厂作业,包括高精度的制造,等等。那么在这块我想再听听吴先生介绍一下,英特尔现在的工作在推动机器人技术朝高精尖技术发展,你认为在你提到的无论是第五第通讯还是大数据顶层架构,哪一块是有重要突破的领域?

吴甘沙:我们机器人主要看五部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可以一个一个说。第一部分叫做混血计算。第二部分是让机器插上摩尔定律的翅膀。第三部分做有史以来最安全的机器。第四个让机器和人能够协作。第五部分是让全世界的机器人能够通过语言来进行碰撞、协作、连接,也是今天的主题。

我可以稍微简单说一下。

第一个就是混血计算,什么叫混血计算?就是人跟机器的混血。在机器人里面有一个所谓的莫拉雷克定律,像推理、规划、下棋,传统的架构可以处理的非常好。一两岁的小孩就能够处理很好的感知、运动、手眼的配合,这些传统的架构没办法处理的很好,所以我们需要新的架构,我们把它叫做大脑启发的计算或者是神经的架构。我们要把传统的架构和新的架构混血,使得它能够很好的处理我们期待机器人做的事情。

第二,让机械插上摩尔定律的翅膀。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智能机器人,有手有腿。现在国外最好的机器人,40万美金的售价,成本20万美金。为什么贵?打开一看里面有两个英特尔四核的CPU。贵的是三万美金,一条胳膊四万美金,一只手一万五千美金,机械的成本下降是不符合摩尔定律的。摩尔定律是每过两年成本会下降一半,所以我们看怎么能够用计算辅助机械,使得它能够随着摩尔定律的这样一条曲线把成本降下来。

第三,我们要做有史以来最安全的机器。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有史以来最可靠的机器,像航空航天的,但是它不一定安全,但是机器人我们要求非常非常安全。它在家里不能随便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我们叫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它可以把天然气开关打开,所以我们要做非常安全的架构和设计的方法。

第四个,机器跟人的互动。我们现在一直说机器人要取代人,但是我们觉得更好的一种相处的方式是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东西,人做人擅长的东西,机器和人相互配合、相互学习,而不是放在笼子里面,不能跟人直接交互。

第五,让所有的机器人之间能够碰撞、连接、协作,我们通过云。我们看到知识的话很难把知识直接转交给你,而机器人直接变成了比特。一个机器人学到的东西能够在一瞬间把这个知识交给全世界其他的数百万的机器人,能够使得它智能,产生爆发式的增长。

关于2016年能够达到什么?我是觉得2016年,我们在安全这一块以及机器人跟人的交互这一块,应该能够获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安全这块,我们把机器人,不能说是机器人就是像人的机器,还有很多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我们在这些方面,在安全方面事实上已经作出了非常好的探索。现在很多做自动驾驶汽车的人都在参考英特尔的白皮书。

余凯:我们的工作与大白非常紧密

张尧:英特尔真的太忙了,他们想做的五件事情可能包含了所有机器人研发和制造公司都正在做的事情。Robot正在开发12到18岁的孩子们可以搭建自己机器人的模块化的组建、硬件,以及帮助学生们能够去学习机械电子代码等等知识的机器人,这个云可以把学生和内容,和他做出来的机器人,以及机器人未来搭载的传感器和数据连接起来。我相信英特尔的工作,是注入萝卜太辣这样的公司的基础,大家通力合作,大白可能很快就被制造出来了。尤其2016年更好解决人机交互的问题。我顺着大白这个问题,我问一下余博士,2016年您的工作跟大白会发生什么关系?

余凯:这个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第一个维度什么是大白,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期待出现的机器人?这就回到一个问题,机器人的定义是什么?第二个,要实现这样的机器,这样的大白,我个人认为怎么接入?

第一,什么是大白?是不是长成这个样子就是?从我的观点我们应该更加宽泛的视野来看待。机器人实际上不一定是长成人的样子,实际上在一个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它能够自主的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做出自主行为就是机器人,这也是机器人的本质性的定义。如果你说Android这个词的话,它的定义是讲的人形机器人。所以我们周遭就有很多机器人,像扫地机器人,长得不像人,但是干扫地的活。无人机,现在需要控制,将来可能自主的跟踪、跟随。面向未来,我们很多的玩具有很多机器人,比如说你们做的事情。

张尧:我们不是玩具。

余凯:你们是教育。比如说汽车的驾驶,你造一个长得像驾驶员的机器人坐车里面,另外装上机器人的处理器、控制,使它有机器人的能力,第二个方法显然更有现实意义,这个车本身变成机器人。机器人应该以更加宽泛的视野看待我们面临的未来是怎样的。

第二个,讲到去构建这样一个在你生活当中扮演重要地位的伙伴或者新的物种,目前来讲它是什么?其实刚才老吴也提到了,现在我们面临的比如说感知类的、交互类的、运动控制类的这些需求,实际上它目前的处理器非常不合适。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机器人的模型,它的核心处理都是在背后的云端做的,它的反应速度非常慢。需要带宽,可能跟用户的隐私还有关系。能不能在本地有这种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专门为这类情况去设计的这样一个处理器。这个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这样一件事情小公司在做,大公司,像英特尔也在这个方向布局。但是从未来来讲,这是一个蓝海,比如说我们对标一个企业,是以色列的一家公司,它的核心创始人员的背景是做算法的,不是做芯片设计的。但是他们首先知道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算法,什么样的算法需要什么样的芯片。如果反向的流程,我先设计芯片,然后看这个需要什么样的算法,然后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应用,这是比较长的路径。这件事情如果做好的话,一定要是对芯片本身的设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的两波人通力合作,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这是我们团队的特质。

跳出自己的领域看,大家认为在机器人领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板块?

张尧:听起来2016年会特别有趣,都在做各自的研发进展。在明年的技术进展之上,对于整个无论是AI的发展,还是Robot,比如说五个方向的发展,大家认为除了我们在座的几家公司所做的事情,芯片+语音识别、人机交互、安全,等等之外。在机器人领域还有哪些重要的要素是需要被社会、被国家一起来支持的?从而能够促进整个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快更好的发展?比如说刚才吴先生提到了硬件上可能和芯片所对应的摩尔定律不太一样,萝卜太辣因为自己生产套件,OEM的生产商在深圳这边,早期的是在美国做。所以在成本上面临的决策方式、过程和芯片的开发以及软件的开发是非常不同的。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我们需要找到同样具有非常强的研发实力的纯机械类的硬件公司。我相信比如说像图灵这边,你们如果要有好的可以搭载你们操作系统的机器人的话,首先也需要有不同形态的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公司在进行一些创新的工作。所以我想问一问,如果跳出你们自己的研发领域来看,大家认为在机器人领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板块?

吴甘沙:一个还是机械这部分。机器人这部分发改委有一个发展路线图,一个机器人本体的设计以及在生产当中的应用,第三个关于机器人的检验、测试标准化,其中第二块就是跟机械相关的,高精密、高性能的减负器、控制器等等,这部分可能是咱们中国未来几年内发展机器人的重要投入。

跳出我自己的领域的话,我倒是有可能研究一些软科学的东西,而不是纯的IT或者机械。我说的软科学并不是现在说的机器要统治这个世界应该怎么办?这个有点远。而是机器人发展起来以后一定会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在经济、社会层面会产生一些影响。比如说有大量的工人会失业,机器人取代人的话最早肯定是在低技术含量、高重复的这样一些岗位开始。慢慢地到高技术含量、高重复,慢慢地它会进入到我们知识劳动者领域中。在这个过程当中人应该怎么应对?这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

第二个无人驾驶,无人驾驶起来的话一定会对很多行业带来冲击,除了刚才说的工作这块,对于出租车的司机会带来冲击之外,对于保险也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未来如果说没有车祸了,保险业该怎么存在?这些东西是我们需要考量的。

第三个在法律法规方面,我们无人车现在的问题就是它肯定是没办法做到百分之百安全。它虽然比人类司机能够更安全、更可靠,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了,假如说我是无人车的制造公司,我能够把现在每年的车祸四万起降到两万起,我有很多的功劳。但是问题是剩下的两万起原来都是找肇事者司机的,现在都要来找我无人车,无人车的公司。这时候该怎么处理?还有比如说无人车在行使的时候会碰到很多道德方面的问题,在紧急情况下我可以往左和往右转,两边各有一个人,我选择哪个作为受害者,这是道德方面的。所以我觉得在硬科学发展的同时,倒不如大家考虑一下软科学方面的东西。

余凯:我认为在传感器这个领域未来有很大的机会

张尧:余博士,你刚好在百度研究院的时候也带过无人车的研究,你同意刚才吴先生的号召吗?

余凯:当然了,任何一个技术发生的时候,它对社会不光是在生产力这样可以数量化的影响。还有它对于社会的组织方式、它的道德、伦理、法律法规这些方面都会带来影响。自动驾驶,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是谁的责任?你说是我的责任,那车不是我开的,到底怎么界定?如果有人开车面临危险的时候,做选择A或者选择B都会造成伤害,选择哪一个?这里面有很多非技术的问题需要去思考。

说到百度的无人车,这个项目实际上推进的还是非常地快,我听说他们最近会有一个大的项目,我们可以拭目以待。除了我自己的核心领域以外,在机器人大的方向上面还需要考虑什么?除了刚刚讲的几个,我觉得产业界关注的就是传感器。传感器这块会有很大的机会。比如手机时代从2000年开始,那时候做很多深水器件。瑞生科技从杭州的小厂,到今天变成100亿美金的世界级的公司是非常了不起的。

对于未来,对于机器人来讲这个传感器跟手机时代的传感器又不一样。语音交互,机器人你总不能贴着它的脸说话。所以要处理器,怎么样对环境的反射进行处理。为什么人是双眼?是不是这种立体视觉,甚至其他的深度传感器会有更好的表现?比如说我们在谷歌的无人车,还有百度目前在进行的自动驾驶项目,实际上它上面用的64嵌的雷达,非常贵,这个雷达本身就可以买一辆车的。

吴甘沙:八万美金。每分钟几百转,在国外的售价是八万美金。

余凯:国内是70万人民币。所以我认为在传感器这个领域未来有很大的机会。

张尧:所以说在你们进行机器人操作系统开发的时候,你们会花多大程度去关注硬件以及传感器这些其他模块的发展,来决定你的操作系统怎么安排。

俞志晨:我们其实机器人这件事情应该说有好多,我们原来做移动互联网,相当于人工智能的产品。我来之前确实跑了很多地方,去年年底,今年上半年我去的城市,珠三角、长三角那片都跑过。但是大部分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后来家用的服务类机器人才慢慢多起来。我们做图灵机器人操作系统主要以产业链的方式考虑的。我认为一个机器人产品真要做好的话,它这套体系确实很复杂,工程量、复杂度,非常非常复杂。规模远远超过任何一款,包括手机。手机的工程量远远不如一个机器人的工程量。所以我们为了考虑做这么一个产品,包括刚才说的七大部分,从本体这一块到传感器,包括一些芯片的沟通,还有机器结构,还有一些互联网服务,整个一套东西我们接触了很多。

如果说抛开我们自己来讲,它最大的挑战就是兼容性和标准的协议性。因为公司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家公司都想做一个伟大的机器人产品,自己定标准,自己做所有事情,每家都不一样。包括你想做芯片还是做操作系统,你想敲开它们的门,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核心部分还是非常难的。

张尧:对于企业来讲,尤其一个新创公司来讲,挑战可能大于任何其他的公司。萝卜太辣来说,在供应商选择供应链方面,它的复杂度,包括模块远远超出手机的元器件,这些全部要新创公司积极去解决的问题。

吴甘沙:另外给你一个数据,我看到无人驾驶车里面的软件代码行数是波音飞机的十倍以上。

张尧:因为天上没那么挤,地上车太多了。

俞志晨:稍微复杂一点的传感器就是十倍以上的。

张尧:谷歌在那里前后可以做三维空间扫描和建模的这样一个机器人识别系统的心理研发组。在硅谷那边人才来自各个不同的公司,其实除了创始人之外工程师也经常聚在一起,周末喝点小酒,可能违背自己的职业就聊一聊大家在做什么。可能聊到大家彼此采用的场景。当时的一些英特尔的工程师也有介绍。

咱们刚才聊到了各自公司在今年和明年的进展,以及我们面对的挑战和关注的其他相关领域。下面开一个脑洞,因为跟机器人有关,现在很多的科幻电影、科幻小说里面提到了未来很多的场景。我们对未来是开放的心态还是应该有所保留?有所介意,去防范一些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想让大家用一个你看过的电影里的判断来描述你最可能发生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吴甘沙:看过电影不多,我不用电影了。我是觉得未来人工智能会在瞬间发生一个飞跃,现在人工智能在寻找一种算法,这种算法希望提升机器智能。不断提升,提升到猴子的智能可能花了漫长的时间,但是从猴子的智能到人的智能,或者到人当中最优秀大专家的智能可能一瞬间就完成了。我现在不知道这个爆发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所以现在我看到很多人说担心人工智能怎么样,虽然我直觉上觉得短期内二三十年内不一定能发生的话,但是我觉得提前做一个预案还是必要的。就像以前欧洲有一个特别著名的科学家叫帕斯卡,他提出一个说法我们可以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或者是不存在的,如果说我认为上帝不存在,那我面临两种情况,一种确实不存在,那我没什么损失。但是他确实存在的话,我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我反过来说,我就是认为上帝是存在的,那即使他不存在,我也没什么损失。所以宁愿认为他是存在的,提早做一些预案,未雨绸缪是必要的。

张尧:所以未来都是像《人猿星球》的场景吗?

吴甘沙:那个不一样,《人猿星球》更多是猿猴的突破。

余凯:《星际穿越》中的人机协作

张尧:另外两位呢?

余凯:因为你讲到电影,从去年开始跟人工智能相关的电影就是爆发式的,相反的谈情说爱的少了。当然跟个人的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你要咆哮着走入,我觉得推动社会的发展的话一定要通过这种科技的提升带来效率的提升,让你做人适合干的事情,机器做机器适合干的事情。如果上富士康流水线的工人,他们干的事情本来就是应该机器做的事情,一点创造性没有,一点人性的彰显都没有,就应该让机器人替代。让人做有情感和创作,使人性得到发挥的事情。

说到这一点,我回想到《星际穿越》里面的场景,里面有一个人叫查尔斯。那个场景是飞船在高速的旋转坠毁过程中,宇航员操作这个飞船,想抢救这个坠毁中的飞船,当时非常震撼人心。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他要去调整旋转的速度,宏观的指令是人下达的,精确的控制和判断是机器人做的,所以这是人机协作的过程。因为人擅长做的是宏观趋势的判断,目的性的把控,而机器它擅长干精确的控制,精确的感知。在这样的控制下面,所以其实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未来,如果过去几十万年的时间里面,人是从一个猿猴进化到现在的人,这样人自身的演化。从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往后发展的话,它进入第二个演化的时代,就是人和机器共同进化的时代。在这里面有分工有协作,机器做机器该做的事情,人性更加得以彰显。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会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俞志晨:其实刚才讲AI和Robot,其实在产业里面,我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在传统产业,他们更认为是具体的东西,认为机器人是更加具体的,哪怕那个东西没有很多智能也认为是智能机器,直观的感觉是这样的。但是在互联网圈,我们认为是虚拟的人工智能的产品。

说电影的话,最早2001年的时候,您刚才讲的那部电影,人工智能也是因为那部电影开启了一波热潮。我也是因为这个电影开始热爱人工智能的方向,2013、2014年开始从事研究。我特别认可余凯博士说的一句话,最近一年电影圈出现了很多科幻电影都是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我都看,因为我是一个科幻迷。所以我对《超验骇客》还是挺爱看的。一个结论,人工智能是上帝。我们今天谈互联网也好,万物也好,肯定有很多的传感器、很多硬件、载体,但是它背后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工智能,所以一个人工智能可以控制全球任何的每一个物体,包括所有人。将来如果有一天我们人加入芯片的话,人也会被这个物种所控制。就是这个意思。整个的思想还是很有意思的,可以去看一下。

张尧:我今天很感谢大家的分享,刚才想像出来的场景切了我们的题,它是未来,它有很多可能性。技术的发展和变迁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变化,我们在各自无论是硬件、模块、芯片、人工智能或者是人机交互这些领域工作的传统企业,还有我们新创公司,我觉得这都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我想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表达我想到AI+Robot代表的未来,“我希望可以在火星上退休。”从现在的十年到未来的十年,我希望大家有机会一起参与这个进程。谢谢嘉宾的参与。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5-12-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新智元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小微
腾讯云小微,是一套腾讯云的智能服务系统,也是一个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接入小微的硬件可以快速具备听觉和视觉感知能力,帮助智能硬件厂商实现语音人机互动和音视频服务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