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别忘了你的知识产权

别忘了你的知识产权

作者头像
猫哥学前班
发布2018-03-14 10:21:53
1.6K0
发布2018-03-14 10:21:5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猫哥学前班猫哥学前班

昨晚微信终于给我开通了原创和评论的内测功能,所以今天写篇文章来测试下看看,如果你有幸看到了这篇文章,那么恭喜你!你将有希望抢到「猫哥学前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官方认证沙发、板凳和地板:)

恰好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那就给大家分享下我申请专利、商标、域名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些经验吧。

一、专利,流氓与创新

关于专利大家都不陌生,个人或企业一旦拥有某项专利后,其他人想使用这项技术则必须获得专利所有人的授权,否则会造成侵权。

中国的专利类型分发明、外观、新型和授权四种,产品的外形、包装、工艺都可以申请专利,程序员写的算法、软件、系统也同样可以申请专利,即使这个系统还只是脑海中的一个想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如,软件操作界面)如果只用于在电子设备上展示,而没有被制作成印刷制品,则无法在中国申请专利(但拥有著作权,这个待会再说),但在欧美国家却可以。

1、为什么腾讯的专利比阿里的多

09 年我做个人版支付宝项目的时候参与过两个功能的开发,一个是基于 Spring MVC 框架的模板层 UISVR 组件;另外一个是基于页面 URL 的精准帮助投放系统,支付宝网站「交易记录」页面底部的「使用遇到问题?」模块,就是这个功能的具体实现。

等到我和开发同学找法务同事准备申请技术专利时,结果被要求提供一份「规范的」专利申请文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腾讯工作期间大不一样,公司大力鼓励员工进行微创新和专利申请。

只要提交一份 500 字的专利申请稿(「不规范的」文字概述)就能拿到 500 块钱,真是「小手一抖,五百到手」。

专利申请稿内部初审通过后,公司法务会联系专利代理事务所安排专人(通常是懂技术的妹纸)对接,撰写完成国家专利局需要的那份「规范的专利申请文档」,申请人只需与代理人电话沟通、校对文档即可。

并且在专利流程流转至每个新阶段(受理、初步审查、公布、实质审查、授权)时,公司还会按照专利的内部评级奖励几千到上万不等的奖金。

算下来,如果我的「微博监控系统」(专利号:CN104063390A)和「自动化排班算法」(专利号:CN104112175A)能走完全部流程的话,妥妥地能拿到一万块的奖金。虽然后来我被卖给京东没机会拿到钱,但那两项专利或多或少帮我通过了那年的通道晋级评审。

可见,腾讯的专利数量之所以超过阿里和百度的总和,和公司的创新激励制度还是大有关系。

2、苹果公司的奇葩专利

在一次法律培训课上,我有幸见看到了「苹果滑动解锁」操作流程的专利(专利号:US 8,046,721)。

为了绕过这个简(ě)单(xīn)的专利,安卓手机系统不得改用了九宫图解锁、扇形滑动解锁、向上滑动解锁、向左滑动解锁、向下滑动解锁(就是不能向右滑动解锁……)等方案。

后来我才知道,苹果除了这个专利之外,还有一系列奇葩专利:

  • 「Home 键凹型按钮专利」(专利号:US 7,902,474)
  • 「屏幕界面图形专利」,即圆角图标专利(专利号:US D604,305)
  • 「手持设备圆角矩形外观专利」(专利号:US D670,286)

这些富有争议的专利,成功的遏制了其它手机厂商的发展,三星甚至因为这些专利侵权,被判赔偿苹果 10 个多亿的美金。

iPhone 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手机,苹果行使专利权保护其外观免被山寨,的确无可厚非。但某些小厂确通过一些专利诉讼案进行炒作,却颇有「专利流氓」的嫌疑。对于大公司来说,专利通常是作为一种防御性手段,而非垄断性武器。

专利数量通常会作为一个企业和城市的创新力指标,深圳在 2015 年的专利总量就已超 10 万件(其中华为、中兴、腾讯三家占 90% 以上),位列「2015 中国十大创新城市排行榜」榜首。

但其实靠专利数量来评价创新力意义不大,就像前几年用 GDP 考核官员的绩效一样的道理。

我简单搜索了下和「前端 CSS 技术」相关的专利(使用 css 关键词搜索),居然连代码合并(专利号:CN102622376A)、雪碧图技术(专利号:CN104516971A)、CSS 样式复写(专利号:CN104866570A)都能申请成专利,可见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我感觉,就像吃了一坨翔一样。

有两个经济学研究生甲和乙,二人在路上走,发现一坨狗屎。 甲对乙说:你把它吃了,我给你5000万。 乙一听,这么容易就赚5000万,臭就臭点吧,大不了拿了钱去洗胃,于是就把屎吃了。 二人继续走,心里都有点不平衡,甲白白损失了5000万,什么也没捞着。 乙虽说赚了5000万,但是吃了坨屎心里也堵得慌。 这时又发现一坨屎,乙终于找到了平衡,对甲说:你把它吃了,我也给你5000万。 甲一想损失的5000万能赚回来,吃坨屎算什么,乙不是也吃了吗?于是也把屎吃了。 按理说这下二人该平衡了,但是他们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两个人的资本一点也没有增加,反而一人吃了一坨屎。 于是就去找教授,教授听了他们的诉说,安慰他们:同学们,你们应该高兴啊,你们仅仅吃了两坨屎就为咱们国家贡献了1个亿的GDP!

二、商标,侵权可能会坐牢

因为我之前想做一款陌生人交友类的社交产品,所以还找过代理公司注册商标。

通常互联网社交类的产品商标注册在第 9 大类(电子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和第 45 大类(提供人员服务)。若大类中存在「近似商标」,则商标注册申请有可能被驳回,且被驳回后商标局不会退还注册费用

当然找一家靠谱的商标注册代理公司会省事很多,一个大类的费用(可包含 10 个小类)大概是 800 - 1500 之间。

商标具有极强的辨识性和排他性,一旦造成侵权,企业可能会赔得个破产清算,这点创业公司的小伙伴们需要注意。尤其是「驰名商标」具有全行业(甚至全球)的广泛排他性,如果申请的域名和驰名商标一致也会被判定成无效。

三、域名,不错的投资渠道

域名注册一般直接使用国内的阿里云注册即可,价格实惠、备案方便。

但今年 3 月份工信部出了个《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部分网友反映第 37 条大有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局域网白名单的嫌疑,这里我也只能表示墙裂关注了。

第三十七条 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的域名应当由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并由境内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 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但不属于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管理的域名,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另外我手头几个不错的域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留言,价格好商量,绝对不超过一千万 :P

四、著作权,人人享有

著作权也就是版权,我国法律规定著作权采用「自动保护原则」。

作品一经产生,不论整体还是局部,只要具备了作品的属性即产生著作权,既不要求登记,也不要求发表,也无须在复制物上加注著作权标记。

例如我这篇文章,一经发表我就自动享有著作权。不论我的文章有没有打「原创」标签,也不论我有没有去国家机关登记。只要是未经作者许可,擅自转载的,就构成侵权。

著作权保护的范围非常广,它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舞蹈、美术、建筑、摄影、电影、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和代码以及前面提到过的设计师的 PSD 设计图,甚至是一条段子、微博也受著作权的保护。

作品被侵权后,如何证明你才是作者,而非剽窃者,法律上主要采取时间先后顺序的判定原则。

这里给设计师朋友们提个醒:如果担心 PSD 被人盗用,可以在作品完成之后,立刻通过自己的邮箱给自己发一封邮件,并将作品作为附件。这样相当于通过第三方(邮件提供商)证明了这个作品最先由你创作完成。

不过比较苦逼的是,剽窃者只需要稍微改动下图形的角度、大小、颜色,就可以规避侵权。

对于文字类的作品,很多剽窃者会通过修改部分用词和短语的手段,来规避抄袭。高手如郭小四者,则可能直接抄袭故事情节。但实际上,计算机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例如,分词和海明距离算法)来识别两篇文章的相似度,从而判定是否为抄袭,也许微信公众平台已经使用了这项技术也说不定。

对于音乐类的作品,这两年国内的各大互联网公司和唱片公司合作的非常不错,现在很少会有盗版音乐,用户基本上也养成了购买正版音乐的使用习惯。

对于电影类的作品,现在国内整体质量偏低(尤其是电视剧),没有侵权的价值。

对于代码类的作品,MIT (开源软件许可协议)是主流趋势。

最后,对于收费软件,我呼吁大家(尤其是 IT 同行)尽量不要使用破解版了,这不安全,也很不体面。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4-2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猫哥学前班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专利,流氓与创新
    • 1、为什么腾讯的专利比阿里的多
      • 2、苹果公司的奇葩专利
      • 二、商标,侵权可能会坐牢
      • 三、域名,不错的投资渠道
      • 四、著作权,人人享有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