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TensorFlow从0到1 - 15 - 重新思考神经网络初始化

TensorFlow从0到1 - 15 - 重新思考神经网络初始化

作者头像
袁承兴
发布2018-04-11 15:37:48
1.1K0
发布2018-04-11 15:37:48
举报

上一篇14 交叉熵损失函数——克服学习缓慢从最优化算法层面入手,将二次的均方误差(MSE)更换为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避免了当出现“严重错误”时导致的学习缓慢。

本篇引入1/sqrt(nin)权重初始化方法,从另一个层面——参数初始化(神经网络调教的5个层面归纳在13 AI驯兽师:神经网络调教综述)入手改善网络的学习速度。

相比之前采用的标准正态分布初始化,1/sqrt(nin)权重初始化不仅明显的加快了学习速度,而且单纯性(其他任何参数不变)的提升了测试集识别精度1~2个百分点。

理解了1/sqrt(nin)权重初始化的思想,就能很容易的理解Xavier、He权重初始化方法。

参数初始化之“重”

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就是自动调整网络中参数的过程。在训练的起初,网络的参数总要从某一状态开始,而这个初始状态的设定,就是神经网络的初始化。

之所以要重新思考神经网络权重和偏置的初始化,是因为它对于后续的训练非常重要。

在12 TensorFlow构建3层NN玩转MNIST中就踩了“参数初始化的坑”:简单将权重和偏置初始化为0,导致了网络训练陷入了一个局部最优沼泽而无法自拔,最终识别率仅为60%。

不仅有“局部最优”的坑,在14 交叉熵损失函数——防止学习缓慢还见识了初始化导致“神经元饱和”的坑。

合适网络初始值,不仅有助于梯度下降法在一个好的“起点”上去寻找最优值,还能避免神经元发生学习饱和

重新审视标准正态分布

?

Initialization

在之前实现的MNIST数字识别案例中,权重和偏置的初始化采用的是符合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Standard Noraml Distribution)随机化方法。基于它的训练过程还算平稳。但它是最佳的初始化策略吗?

它如此“特别”更像是一个警告:我们并不总能轻易的得到最佳答案,一定还有“压榨”的空间。

一个寻找切入点的常用方法,就是人为诱导其产生问题。让一个具有1000个神经元输入层的网络,以标准正态分布做随机初始化,然后人造干预:令输入层神经元一半(500个)值为1,另一半(另500个)值为0。现在聚焦到接下来隐藏层中的一个神经元:

?

隐藏层神经元

如上图所示,1000个输入层神经元全部连接到了隐藏层的第一个神经元。此时考察神经元的加权和z = ∑jwjxj + b:

  • 将z的表达式展开,初始共有1001项(不要漏掉偏置b);
  • 人为令输入xj中的500个为0,所以z的表达式最终有501项;
  • 人为令输入xj的其余500个为1,所以z由500项wj和1项b组成,它们符合标准正态分布N(0,1);
  • 推导得到z符合均值为0,标准差为√501(501的平方根)的正态分布,推导过程稍后解释;

通过人为设置特殊的输入,由权重w和偏置b的统计分布,得到了z的统计分布:

?

z的分布

从图中可见,由于标准差√501非常大,导致z的分布从-30到30出现的比例都很高,也就是说,∣z∣ >> 1出现的概率非常大。还记得Sigmoid曲线吗?当∣z∣ >> 1时,σ'(z)就会变得非常小,神经元学习饱和。

?

Sigmoid

类似的,网络中后续层中的神经元也有同样的性质。

虽然是人为制造特殊的输入数据暴露了网络的问题,但是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网络的权重和偏置采用N(0,1)初始化,那么网络中各层的神经元数量n越多,造成后续层神经元加权和z的标准差越大,∣z∣ >> 1出现的概率也越大,最终造成神经元饱和——学习缓慢

1/sqrt(nin)权重初始化

顺着上面的分析,一个比较自然的思路是:既然神经元加权和z的标准差与网络上一层神经元的数量nin有相关性,那么为了抵消掉神经元数量的影响,初始化分布的标准差就不应该是一个常数。

本篇引入的1/sqrt(nin)权重初始化就是答案所在:使用均值为0,标准差为1/sqrt(nin)的正态分布来初始化权重。sqrt表示开根号,同√。

继续使用之前的人为输入数据和网络架构:

  • 将z的表达式展开,初始共有1001项;
  • 人为令输入xj中的500个为0,所以z的表达式最终有501项;
  • 人为令输入xj的其余500个为1,所以z由500项wj和1项b组成,它们符合正态分布N(0,1/sqrt(nin));
  • 推导得到z符合均值为0,标准差为√(3/2)(3/2的平方根)正态分布,推导过程稍后解释;

得到了新的z的统计分布:

?

z的分布

此时的正态曲线变的非常尖锐,z的可能取值都在0附近,再看Sigmoid曲线就会发现,z在0附近时,σ(z)曲线最“陡”,σ'(z)值越大,学习速度越快。

注意一点,由于神经元的偏置b对于加权和z的贡献不受上一层神经元数量nin的影响,所以偏置b的初始化可以沿用之前的N(0,1)。

z的概率分布推导

回来解释下已知w和b的分布,如何计算z = ∑jwj + b的分布(xj为1,故省略)。

先准备两个特性:

  • 独立随机变量和的方差,是每个独立随机变量方差的和
  •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

权重和偏置分布为N(0,1)情况下的推导:

  • 已知wj和b的标准差是1,那么wj和b的方差也是1;
  • 由于人为输入,z的展开式有501=1000/2+1项,每项标准差为1;
  • z的方差 = 12 x 501;
  • z的标准差 = √501;

权重分布为N(0,1/sqrt(nin)),偏置分布为N(0,1)情况下的推导:

  • 已知wj的标准差是1/sqrt(nin),那么wj的方差是1/nin,已知b的标准差是1,那么b的方差也是1;
  • 由于人为输入,z的展开式有nin/2+1项,前nin/2项为权重wj,每项方差为1/nin,最后1项为偏置b,方差为1;
  • z的方差 = 1/n x n/2 + 1 = 3/2;
  • z的标准差 = √(3/2);

结果对比

本篇基于12 TensorFlow构建3层NN玩转MNIST中的实现,单纯性的使用N(0,1/sqrt(nin))权重初始化与前者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

?

N(0,1)参数初始化

?

N(0,1/sqrt(n))

从输出明显看出,采用N(0,1/sqrt(nin))权重初始化的学习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第一次迭代Epoch 0就获得了94%的识别率,而前面的N(0,1)实现到Epoch 7才达到了94%。

不仅学习速率变快,30次迭代结束后,采用N(0,1/sqrt(nin))权重初始化的识别精度比前者高了1个百分点,达到了96%以上。

小结

本篇引入1/sqrt(nin)权重初始化方法,改变了神经元加权和z的随机概率分布,有效的避免了神经元饱和,最终不仅加快了学习速率,而且网络的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

有很多其他的权重初始化方法,比如Xavier、He等,其基本思想都是相似的。

附完整代码

N(0,1/sqrt(nin))权重初始化的有效性分析,花了我们不少功夫,但是代码实现却异常简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W_2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784, 30]) / tf.sqrt(784.0))
...
W_3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30, 10]) / tf.sqrt(30.0))

完整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argparse
import sys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LAGS = None


def main(_):
    # Import data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FLAGS.data_dir, one_hot=True)

    # Create the model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784])
    W_2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784, 30]) / tf.sqrt(784.0))
    b_2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30]))
    z_2 = tf.matmul(x, W_2) + b_2
    a_2 = tf.sigmoid(z_2)

    W_3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30, 10]) / tf.sqrt(30.0))
    b_3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10]))
    z_3 = tf.matmul(a_2, W_3) + b_3
    a_3 = tf.sigmoid(z_3)

    # Define loss and optimizer
    y_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10])

    loss = tf.reduce_mean(tf.norm(y_ - a_3, axis=1)**2) / 2
    # loss = tf.reduce_mean(tf.nn.sigmoid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abels=y_, logits=z_3))
    train_step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3.0).minimize(loss)

    sess = tf.InteractiveSession()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run()

    # Train
    best = 0
    for epoch in range(30):
        for _ in range(5000):
            batch_xs, batch_ys = mnist.train.next_batch(10)
            sess.run(train_step, feed_dict={x: batch_xs, y_: batch_ys})
        # Test trained model
        correct_prediction = tf.equal(tf.argmax(a_3, 1), tf.argmax(y_, 1))
        accuracy = tf.reduce_sum(tf.cast(correct_prediction, tf.int32))
        accuracy_currut = sess.run(accuracy, feed_dict={x: mnist.test.images,
                                                        y_: mnist.test.labels})
        print("Epoch %s: %s / 10000" % (epoch, accuracy_currut))
        best = (best, accuracy_currut)[best <= accuracy_currut]

    # Test trained model
    print("best: %s / 10000" % be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data_dir', type=str, default='/MNIST/',
                        help='Directory for storing input data')
    FLAGS, unparsed = parser.parse_known_args()
    tf.app.run(main=main, argv=[sys.argv[0]] + unparsed)

下载 tf_15_mnist_nn_weight_init.py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7.08.17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参数初始化之“重”
  • 重新审视标准正态分布
  • 1/sqrt(nin)权重初始化
  • z的概率分布推导
  • 结果对比
  • 小结
  • 附完整代码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