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从奇瑞一小科室走出来的年产万台机器人公司,它怎么做到的?

从奇瑞一小科室走出来的年产万台机器人公司,它怎么做到的?

作者头像
机器人网
发布2018-04-20 15:37:32
7020
发布2018-04-20 15:37:3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机器人网机器人网

10月初的一天,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辉,高兴地在朋友圈“晒”出了公司乔迁新厂址的照片——9万平方米的机器人研发中心、年产能1万台的机器人生产制造基地……产值已连续4年实现80%以上递增的埃夫特,去年销售六关节型机器人835台,销量位居国产机器人企业首位。此次搬迁后,埃夫特的年设计产能翻了10倍,迎来历史性“蜕变”。 从“零”起步勇攀工业机器人高峰,打破进口机器人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诞生8年来,埃夫特的发展经历恰如其英文名称“EFORT”,取自英文“effort”的“努力”之意,故意减掉一个“f ”,寓意永不满足,进无止境。对埃夫特来说,选择了自主化工业机器人,就是选择了一条永无止境的创新发展之路。

前世:“逼”出来的“中国智造” 外人很少知道,如今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扛起“自主创新”大旗的埃夫特,前身是奇瑞汽车设备部下面不到10人的装备制造科。一个通常在传统企业中负责设备选型、维护保养的功能科室,为何要承担起勇摘“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使命?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过去奇瑞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依赖进口,不仅技术受制于人,还常常受气。”时任奇瑞汽车设备部部长、如今的埃夫特公司总经理许礼进,坦言自己过去经常因为机器人“罢|工”而挨批。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哪怕机器人出现一个小故障,整条生产线都必须停下来,等着国外工程师打着“飞的”来维修,周期长、成本高,没少耽误生产。 与其仰人鼻息,不如自己造工业机器人!许礼进的这个大胆想法,很快得到奇瑞高层支持。对于一直拥有自主创新DNA的奇瑞来说,“从无到有”的创业故事从来不是天方夜谭。2007年8月,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在安徽芜湖正式成立。 创业之初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研发经验,许礼进带着团队在全国各地寻找合作伙伴。他们曾前往沈阳、广州等机器人产业集聚地,却发现没有一家国内企业的现成技术符合汽车制造业对6轴机器人的专业化要求。一路寻觅的过程中,埃夫特最终与有着“机器人黄埔军校”之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合作,共同埋下了机器人“中国造”的梦想种子。整整一年时间,双方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从早到晚闷在试验室,吃着学校大食堂,租住着宿舍的高低铺,终于成功打造出第一台机器人样机。 埃夫特综合管理部部长刘绍敏,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台样机试运行的场景。当时奇瑞在建的一焊车间厂房内,专门开辟了一块18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机器人的研发车间。2008年9月20日,埃夫特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重载165公斤机器人宣告试制成功。看着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工作,大家就像看到自家的孩子“蹒跚学步”一样激动。总工程师游玮不由迸出了一句豪言壮语:“总有一天,我们要让中国的大中小企业都能用得起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 今生:打破垄断 同台竞技 一只只黄色的机械手臂灵巧翻转,精准地完成抓取、焊接等一连贯动作……这是奇瑞五焊车间的艾瑞泽7生产线上、60多台埃夫特机器人联动协作的生产画面。目前,奇瑞汽车生产线9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都来自埃夫特制造。由自主品牌“撑起”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一举打破了国外机器人品牌在中国汽车制造领域长达30年的垄断。 “渐展身手”的埃夫特通过实施改制,从奇瑞一家全资子公司转变为混合所有制公司,更加大胆地“放开手脚”走出去。他们不满足于汽车制造等通用机器人领域的“红海”竞争,而是坚持“正向开发”,与关键零部件厂商开展产业链深度合作,抢占家具、卫浴、酿酒等细分市场,推出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定制化机型,开拓出一片新“蓝海”。特别是在系统集成方面,埃夫特是目前国内唯一开放系统集成工艺包的制造商。 “广东一家知名卫浴公司,去年在我们这里订购了42台喷釉机器人,试用一年后,今年再度追加200台机器人的订单。”刘绍敏告诉记者,埃夫特帮这家公司算了一笔账,以使用10套机器人喷釉工作站为例,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三班制工人,可由420人减少到45人,每年节约工资福利、废品损失、培训招聘等成本约2000多万元。埃夫特还设计出适用于卫浴行业的第一台柔性打磨机器人,填补了国内同类工业机器人空白。 独辟蹊径闯市场的底气,源自自主创新的实力支撑。埃夫特以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为突破口,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新兴技术研发、开展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埃夫特先后组建了蔡鹤皋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开展合作。企业每年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8%—15%,先后引进核心团队高端人才100余人。近两年,埃夫特申请专利40余项,承担工信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技部863计划项目4项,参与制定机器人行业国家标准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目前,埃夫特产品已进入韩国、意大利、德国、巴西等海外市场,甚至替代进口机器人应用于部分汽车合资品牌生产线,形成了“学生”与“老师”同台竞技的局面。“随着我们这样一批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进入市场,日本、德国等国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在华同类产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价,有的降幅高达20%到30%。”埃夫特公司副总工程师肖永强如是说。 未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 2013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支持重点打造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自此,芜湖机器人产业园上升为国家战略,埃夫特也成为这块“国字号”试点集聚区里当仁不让的领军者。 埃夫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集聚区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以埃夫特为龙头,吸引了固高科技、翡叶动力、大洋电机、清能德创等一批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入驻,“从无到有”渐成规模。目前,全市在手工业机器人项目51个,总投资86.85亿元。工业机器人也成为芜湖日趋活跃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今年1—8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51.22亿元,同比增长12.5%,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0.9%。“明珠”的熠熠生辉,让整个制造业“皇冠”都散发出转型升级的新魅力。 谈及未来3至5年的发展,许礼进提出了“机器人生态园”的概念,即依托机器人产业园,打通上游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中游机器人整机厂和下游机器人集成应用、终端用户的全产业链。“埃夫特的梦想,是实现‘厂厂有机器人、家家有机器人’的中国机器人梦!” 这个“生态园”的各个支撑平台已在悄然建设中。注资8000万元成立的芜湖滨江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着产业谋划、投融资平台等多重功能,为这个“生态园”提供资本支撑。滨江智能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王家云告诉记者,除了企业自身的实力,这个“生态园”内还将形成包括政策、科技研发、投融资、应用推广、人才支撑等在内的一整套支撑体系,增强整体竞争力。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5-10-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机器人网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