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程序员转型发展:拆除这些墙,才会发现更蓝的天空

程序员转型发展:拆除这些墙,才会发现更蓝的天空

作者头像
小莹莹
发布2018-04-24 14:48:09
6810
发布2018-04-24 14:48:09
举报

摘要: 这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时代,总之,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只要你敢于打破禁锢你思维的那堵墙,未来无限可能。本文中就为大家分享了对于程序员转型的思考并列举了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的适合程序员转行发展的方向,希望能够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你有所帮助。

“三十而立”,源自《论语·为政》,说的是人到了30岁就应该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而对于软件开发领域的从业者来说,30岁,却是一道槛。30岁以后,适合程序员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恐怕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答案,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的手中拥有无限的可能,也可能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正如光明永远与黑暗同在,机遇也始终与挑战并存,这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时代,总之,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只要你敢于打破禁锢你思维的那堵墙,未来无限可能。本文中就为大家分享了对于程序员转型的思考并列举了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的适合程序员转行发展的方向,希望能够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你有所帮助。

尽管程序员保持竞争力也有很多个方向,但现实依然是残酷的:很多人将不得不离开软件开发工作,转型去从事其他职业。当你要这么做时,就会感慨:想不到一切竟如此艰难!你不禁会想起李白老先生的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为什么会这么难呢?真有这么难吗?

其实,跳槽难,转行难,转型难,难在路径依赖、成本忍受、技能缺乏、他人期望这四点。

1. 路径依赖

对于从事软件开发的我们来讲,也有这么个路径依赖:习惯性地会走在开发这条路上。哪怕正在慢慢丧失竞争力,哪怕公司摇摇欲坠朝不保夕,也还是会这么走着。即便哪一天不得不重新找工作,还是会第一个想到:换家公司继续做开发。这是我们人的天性:长时间做某件事情,就会对它产生依赖、认同。一旦我们习惯了某件事,就会被它植入相应的隐藏假设——你必须做这个,进而在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时影响我们的选择。以开发为例,很多人心中都有了这样的隐藏假设:如果你做了开发,就只能一直做开发。正是因为这种隐藏假设遮蔽了我们的心眼,我们在转型时只能看见有限的几种可能性。

2.成本

程序员的薪水远高于其它行业,很多朋友都是因为软件开发的高薪水而转行过来的。我很认同一句话:当我们没有别的追求时,追求金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话反过来就成了软件开发者的魔咒:当我们发现了自己的追求,想要离开时,我们已经获得的薪酬水平就会成为我们的羁绊。干过几年开发的朋友,想转行,薪水都会经历一个断崖式下坠,这是多数人不能承受的,也是人的天性——得到了就不想再失去。我们习惯性的认为职场只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我们习惯性的认为薪水只能一年比一年高,我们不能接受成长过程中的凹陷。其实,这只是一种取舍。我们要不断攀升的薪水福利职位,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有有幸福感、意义感。那当我们发现了一件直接就能带给我们意义感的事情时,去做它不是更好吗?你不仅不用拿钱去买、去寻找了,而且你在做它时还能赚到钱,这不是更“划算”更有价值的选择吗?

3. 缺乏技能

我们人有一种天性,一旦找到一个答案、一旦感到安全、一旦觉得稳定,就会松懈下来,不再考虑或较少考虑将来的去向。在“你在职场可能犯下的最大错误”那篇文章中,我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状态。正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把自己托管给公司,倾向于按部就班地工作,不愿去面对更为艰难的自我更新和迭代,才会使得我们在不得不考虑转型时,发现自己除了技术一无是处,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

4.他人期望

别人会对你有期待,他们希望看得懂你,不希望你带给他们看不懂的意外。我们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给我们可能看到的每一个人都编制了一个“人设”,认为他们就该按照我们设定的角色去发展,如果他超出了我们预想的“人设”,我们就会诧异、不解、愤怒,进而否定、打压。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中贴标签盛行不衰的原因。就这一点而言,父母、伴侣、朋友对我们的期望,尤其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父母会不希望你放弃稳定又高薪的工作,伴侣会担忧你的选择不能保障优裕的家庭生活,朋友会觉得你不应该瞎折腾让自己越来越不值钱……除了亲戚朋友,但凡稍稍熟悉你的人,都会对你有期待、有评价,都习惯用他们感到舒服的视角来框你。别人会因为你做了软件开发工作,就把你等同于程序员这一身份,会一直强化你的优势——技术,而不看你别的方面。

其实前面提到的四大难,可以一个一个的破掉——只要思维转变过来即可。我们身上发生的大多数事情,它们的结果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某些行为所导致的,行为则取决于我们的某种思维。所以,只要改变思维,最终就可以改变结果。这就是我们的逆向分析模型:“结果–>行为–>思维”。

1.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往往是因为我们低估了自己的潜能,高看了现在取得的成绩。其实想想,你现在走出的路,也是从零开始过来的。那为什么不可以从零开始走新的路呢?况且,你在这条路上积累的经验、阅历、做事流程与方法、逻辑思维与分析等等等等,都是通用的,可以迁移到新的路径上去,你并不是从零开始呢。所以,关键是要有一种学习型心态,要能够归零、空杯,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2. 成本

对于无法接受转型后收入可能有一段时间比现在低的朋友,可以想想,你要那么高的薪水,是为了什么?工作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我,更好的生活,更有意义感。那你现在的模式就是:“赚钱–>为幸福和意义花钱–>赚钱……”。如果你切换到了更喜欢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职业上,那你的模式就变成了:“一边赚钱一边收获幸福感、成就感、意义感–>为幸福和意义花钱–>一边赚钱一边收获幸福感、成就感、意义感……”。这就是更积极的思维转变! 3. 缺乏技能

在“你在职场可能犯下的最大错误”一文中,我提出了以下三个方向:精进既有专业能力 培养第二职业 提升通用能力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保持精进,让我们的能力与价值跟得上我们的年龄。 4. 他人的期望

当你因为别人给你贴的标签而举步不前时,要想想: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技术,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你是一个立体的、多元化的人,你具有多重角色和身份,你在开发软件时是程序员,你在写作时是作家,你在讲课时是老师,你在照顾孩子时是爸爸妈妈,你在陪伴父母时是孩子,所有的角色都是你,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角色代表全部的你。

这里的思维转变点在于:你不是你的工作 你不是你的标签 你不是别人对你的评价 别人的评价不会改变已然发生的事实 意识到这些,再进一步,你就能看到:你的价值来源于你能做什么事情、能解决什么问题,你是因为做了什么事情而成为了你,而不是别人的评价——那是后发的、后发的、后发的,是你做了事情之后他们才走的马后炮。 但丁先生在700年前就看穿了这一点,他说:Go your own way;let others talk!我们呢,还在乎什么?

那么适合程序员转型的方向又有哪些呢?以下就为大家列举了适合程序员转型或者深耕发展的10大职业。

No.1 程序员 适合程序员30岁以后的工作,排名第一的,当然还是程序员。随着经验的增长,也许你每天产出代码的行数会不如以前,但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无人能及的。同时,如果你可以一直保持着对特定领域技术的专注度,那成为神一样的技术专家也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正真的技术大牛,收入上也远不是问题。

No.2 创业

最近几年,IT行业中因为创业实现逆袭、直接当上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例子频频出现。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hatsApp,而WhatsApp创立也就不到五年时间。同时,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同时也是一位创业者。开发者在IT领域创业有自身的优势,自己拥有技术,能够保证产品品质。

No.3 研发管理

这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软件开发者职业生涯轨迹发展道路,先在研发一线岗位实战锤炼,获得更多经验之后,逐渐走向管理岗位:工程师、项目经理、研发总监、技术副总、CTO……转向研发管理岗位的开发者,需要具有一定的领导管理能力,当然,能够有领袖气质自然能够更好的做好这些工作。

No.4 产品经理

国内目前最牛的产品经理非微信之父张小龙莫属,如果你拥有绝佳的洞察力,能够了解人性需求,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出人人都愿意购买的产品,你也可以像张小龙一样,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No.5 培训讲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希望成为那个“师”吗?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你的学生仰望着你,你看着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也未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No.6 销售

如果你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与甲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当然你也可以转行去做销售。而且开发出身的销售,起码比较务实,也比较容易和客户建立起信任。

No.7 咨询服务

如果你一直聚焦在一定的行业或领域项目,已然成为了业务专家,那你可以顺理成章的转行做咨询了。

No.8 运维

即使你的代码写的很烂,但只要你对产品熟悉,转行做运维还是可行的。

No.9 运营推广

当你受够了写代码,也可以试试运营和推广你做的产品,相信当你直接面对用户时,会打开另一个视角看待产品。

No.10 市场营销

如果你已经从开发产品升华到对用户市场有了清楚的认识,那试试去做市场营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记住,不管产品烂不烂,卖的出去才是你的本事。

来源:CSDN 原文链接:http://ms.csdn.net/geek/193889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8-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PPV课数据科学社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