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互联网公益:不只是震后救灾

互联网公益:不只是震后救灾

作者头像
罗超频道
发布2018-04-25 15:41:24
5020
发布2018-04-25 15:41:2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罗超频道罗超频道

每一次突发事件,互联网企业都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什么,尽管它们或多或少都有从自身出发的一些考虑,但哪怕是运动式的公益行为都值得尊敬。相比无动于衷、冷眼旁观和说三道四者,只要公益行动有助于问题解决,就是好事。但公益的价值以及方式却是一个永恒话题,值得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深思。

技术救灾,不再攀比捐款额

自从512地震之后,中国进入地震高发时期。玉树、雅安地震接踵而至。同一时期,中国互联网业进入发达阶段。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崛起,脱颖而出的企业逐步成长为巨头公司。互联网企业在每一次地震之中都能表现得比过往更加成熟。云南地震后互联网企业的反映更是驾轻就熟,有条不紊、联动协同和发挥特长是本次救灾的特色。

第一时间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伸出援手,从公益预算里面拔出款项救灾赈灾,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和短平快的决策流程使得互联网企业的平均响应时间远超其他行业,百度和腾讯在捐赠500万之后还各自快速追加了200万。同时它们不再攀比捐款金额,而是注重结合自身能力采取多维度、综合化的公益行动。具体来讲互联网企业从以下几个维度做起了公益通道:

1、信息通道。互联网最大的特长便是信息的流动。互联网企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帮助灾情、求救、监督和赈灾信息的流动,一方面帮助救灾工作更有效率开展,另一方面则让全社会透明了解和关注灾情,避免恐慌、发挥社会公益力量和监督能力。新浪微博利用强大的社会化媒体能力成为核心信息渠道,各大门户纷纷上线地震专题,百度工程师连夜开发鲁甸地震救灾地图,利用百度LBS优势支持高效救灾。

2、赈灾通道。互联网企业不在攀比捐款金额的同时,还结合网络支付工具进行社会赈灾,让更多人便捷地进行捐款。支付宝、百度钱包等产品便纷纷上线救灾捐款专用通道(专区、功能)。基于海量的用户基础和精准及时的传播能力将赈灾信息传递到用户,用户则可通过手持终端快速完成捐款。未来还可基于物联网追踪、远程监控技术构建一套物品使用体系,让捐赠者全程透明了解善款善物使用情况,进而更加信任公益机构没有后顾之忧进行捐助。

3、寻人通道。寻人是地震等重大灾害之后的刚需。互联网企业具备信息发布和分享能力,同时拥有海量数据库,在寻人上大有发挥之地。Google在海地地震率先推出寻人服务之后,去年被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效仿,百度、360、搜狐、新浪、腾讯和一淘等公司纷纷上线寻人平台,此后这些企业甚至在媒体呼吁之下打通了寻人数据。这一套“寻人大系统”究竟帮助多少人成功寻人不得而知。但它体现了互联网企业利用特长,摒弃门户之见紧密协作应对人类灾难的态度。

4、服务通道。地震之后,不少企业充分发挥特长参与到救灾之中,尽管其中一些都“作秀之嫌”但依然值得尊敬。京东为灾区捐赠物资和提供物流服务,去年高德导航则推出灾区专版并免费开放下载。此外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的科技公司还有运营商,除了抢修通信之外还提供免费电话、免费热水等服务。

企业社会责任,不只是震后救灾

这几年互联网企业的救灾行为模式已经十分成熟。每一次突发事件之后互联网企业都十分踊跃。在事件热度过后,企业则需要考虑常态化、可持续的公益行动,这一点上互联网企业做得并不够。

1、重视聚光灯救灾

一个变化是互联网企业已经基本接受聚光灯救灾模式。在最紧急的时候,哪怕有被人质疑作秀和营销的可能性,也大力参与,解决实际问题。BAT等大公司均已设立专门团队、应急预案和预算来应对不幸的突发事件,如果能够帮助到需要被帮助的人,一些名声上的落差又算得了什么?在汶川地震之后,马云“只捐一元”、王石“限捐10元”反映了彼时公益思想的落后。现在这样的相对狭义的公益思维基本不再出现,陈光标裹挟私心、刻意吸引聚光灯的暴力慈善亦得到社会认可。

2、轻视常态化救灾

与十分重视聚光灯救灾相反的是,互联网企业在常态化救灾方面却并没有多少作为。

一个颇具讽刺意义的例子是,雅安地震之后兴师动众的寻人平台,现在几乎都已无法访问,只有Google和百度寻人还在服役。人脸识别技术被应用到百度寻人平台,解决的场景则从地震寻人扩大到孩子走失、亲人失联等通用场景。腾讯寻人平台转向基于404(出错)网页的公益寻人页面的“公益404”项目,十分接地气。其他公司大都因“隐私问题”、“无人使用”等借口将寻人平台下线,这无疑会有损这些企业在寻人这件事情上的形象。

在地震知识普及、全面演练推送、地震灾区重建和地震预测技术上,互联网企业都可以做得更多。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却鲜有企业愿意投入过多。互联网企业利用传播能力、从社会获取的财富资源以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以更有作为。

3、企业回归公益初心

企业为什么要做公益?相信大多数答案都会关系是良好的企业公民、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势利的答案则是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改善政府和股东关系,甚至是开拓市场获取营销回报,人们更加期望看到企业为了不那么势利的原因去做公益。

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应型的,一类是战略型的。反应型企业社会更重视解决问题,例如震后捐赠救灾、损害环境后的修复。战略型社会责任则寻找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后者的公益更有价值,更加持续长久,它们不是为了某个事件而做公益,不是从自身、从合作伙伴等利益攸关角度出发去做公益,而是从社会整体价值、企业与社会核心共处共同繁荣的思维去做公益。

具体来讲,“反应型”是解决自然灾害、残疾人问题、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等弱势群体这些“社会的紧急问题”。“战略型社会责任型企业”则会想方设法解决与切身利益并没有多大直接关联的社会问题,或者说根本不是问题,只是需要有人去做去尝试的事情。譬如信息鸿沟问题、社会就业问题、最后一公里问题、非洲儿童上网、人类书写功能退化问题,或者鼓励人们爱运动、鼓励网民们放下手机面对面的“慢公益”。在“慢公益”上百度致力于解决信息鸿沟,推出老人搜索、盲道搜索和盲人导航,腾讯则推出了“筑梦新乡村”进行互联网企业帮扶西部乡村模式的探索,其他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还需要加把劲才行。

不管是哪种思路,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但初心却又不一样,从自己出发,还是为了关爱他人。最后,向所有做过公益,哪怕只捐过一元钱的企业致敬。

SuperSofter是阿超运营的公众账号,WeMedia早期成员。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08-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罗超频道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人脸识别
腾讯云神图·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基于腾讯优图强大的面部分析技术,提供包括人脸检测与分析、比对、搜索、验证、五官定位、活体检测等多种功能,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人脸识别服务。 可应用于在线娱乐、在线身份认证等多种应用场景,充分满足各行业客户的人脸属性识别及用户身份确认等需求。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