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我一直在假装努力,你却在真正成长

我一直在假装努力,你却在真正成长

作者头像
用户1737318
发布2018-07-20 17:12:10
4310
发布2018-07-20 17:12:10
举报

GitChat 终于有 100 万粉丝了

有人说 100 万是个门槛,

也有人说 100 万只是一个数字,意义不大。

GitChat 作为一个传播知识与技术的平台,在这 100 万人中,

有多少人在「假装努力」?

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成长」?

由于工作原因,微信里有很多还在上大学的好友。

这个月开始,有几个好友在朋友圈晒出了毕业照和散伙时的合影。

日子过得真快,又到了毕业季,出了校园,一切都是新的。

愿他们脚下有风,各自辉煌。

再努力努力

回想起当年毕业后,在北京和室友合租的日子。 那时,我在工作,室友在培训。

一天,我下班回来,听见他在电话里和家人争吵,原因就是他母亲说了一句:“有没有在好好看书啊?别给家里浪费钱呀。”

室友火气被点燃,吵了起来,对着电话吼到:“你知道我每天看书都到很晚吗?我这么努力,你根本看不到,只知道埋怨我。”

挂了电话,室友气哼哼的玩起「魔兽世界」,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翻开书看起来。

转天起床,我打开朋友圈看到室友在凌晨2点发的状态说:“努力,只有自己知道。”

我实在不能把玩游戏的室友和在电话里说自己“看书到很晚”的室友,当做同一个人来看待。

从11点看书到凌晨 2 点,已经很晚了,也很「努力」了,你尽力了。

「努力」已经成了一个虚伪的借口。并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麻痹自己。

类似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当被人问道「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升职?」等等,最常见的答案就是「我再努力努力」;

敢在北上广闯荡,就说明你很「努力」?

发两张看书时的照片,就说明你很「努力」?

应该是蠢到无边无际了吧,别再用这种「努力」敷衍自己。

再为这种「努力」的借口找原因,那只能说你还没真正的成长吧。

什么事,让你感觉自己真正成长了?

「什么事,让你感觉自己真正成长了?」是之前一个活动的主题,评论区有些令人深刻的留言:

赚第一笔工资的时候我给老妈买了一件羊毛衫,老妈看着标价牌说了我三天,说我不会过日子,花钱大手大脚,听多了我火蹭一下就上来了,摔门走了,至今都能想象出老爸说妈妈一个人在卧室里呆了一下午的样子。后来给老妈买礼物的时候,我会故意撕掉标牌,价格每次说的都很低。

一直对学习这两个字嗤之以鼻,觉得那是大学之前的努力,可是后来考了研,出了国,读了博,如今已经工作了的我仍旧每天会看英文报纸,每周至少要读两本书。有一阵儿我忙的不行,可还是兴致勃勃地报了一个德语补习班的时候,上课的路上我发现我长大了,越来越看重学习充电的重要。

那天是个下雨天,我正在工作,母亲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说父亲进了医院,在抢救。我马上跟领导请假,赶去医院。到了医院,看到医生和母亲在沟通,我急忙问,现在什么情况? 医生说:“你父亲摔倒撞到头了,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开颅手术,现在需要家属签字,你们谁来签?” 我手心一凉,不由自主地说“我签” 。

有时候成长就是不经意间的事,不由得你思索和犹豫。相比懦弱的「假装努力」,这些让你真正成长的事,更加让人刻骨铭心。就像一个在「逃避自我」,而另一个在「正视自我」。

如果,你在这 100 万人之中

或许你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或许需要一些耐心和沉着,或许你需要一些思考和改变,但绝对不是只停留在脑海里的一些想法,也绝对不是天花乱坠的夸夸其谈,更绝对不要习惯了“我很努力”“我一直在努力”的假象。

有的时候,自己骗自己的时间久了,也会将一些不存在的事,误以为真。

试想一下,你熬夜到凌晨2点,真的是因为在学习,打代码,写企划吗?

也许只是在刷一些搞笑段子跟娱乐新闻,不想面对明天的问题,继而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而已吧。

GitChat 是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知识分享产品,通过这款产品我们希望改变 IT 知识的学习方式。 GitChat 和得到、知乎 Live、喜马拉雅、极客时间、微博问答等不太一样: · 它的 Chat 是“文章 + 文字访谈 + 访谈实录”形式,先有系统而完整的文章,然后围绕文章来交流,类似出版领域的图书 + 访谈形式。 · Chat 参与者会和分享者一起创造知识,通过 Chat 实录体现出来。 · 它着重优质的IT技术分享者。 · 它是垂直领域的,面向 IT 行业。 彼得·德鲁克讲,人有「读者型」和「听者型」之分,「读者型」习惯通过阅读信息来学习,「听者型」习惯通过听取信息来学习。 如果你是一个「读者型」的人,那么 GitChat 的形式非常适合你,因为它是文章 + 文字访谈 + 文字实录。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6-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人工智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