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入职第二天:使用koa搭建node server是种怎样的体验

入职第二天:使用koa搭建node server是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头像
闰土大叔
发布2018-07-24 17:57:44
9060
发布2018-07-24 17:57:4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闰土大叔闰土大叔

今天是我入职第二天,leader跟我说,昨天配置好了服务端渲染的文件,今天就先研究研究如何使用koa来搭建一个node server吧!

按照惯例,我去koa官网查了一下什么是koa,结果官网很简单的一句话介绍:koa--基于node.js平台的下一代web开发框架。

个人感觉koa官方文档对于前端小白来说,写的不是很友好,建议上手之前先看看阮一峰的koa框架教程和廖雪峰写的关于koa入门文章。

然后引入项目第一步,安装koa:

npm i koa -S

安装完之后,首先在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一个server文件夹,然后在此文件夹下新建一个server.js文件,然后在里面引入koa: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isDev = process.env.NODE_ENV === 'development'

这里为什么要声明isDev呢?因为服务端渲染是分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两种不同的情况。

然后我们继续在server.js里面先写一个中间件来记录所有的请求和抓取的错误,这样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在服务端渲染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一些错误,并及时排查掉错误。

先撸为敬:

简单解释一下:在函数前面加一个async,就代表异步处理函数,而参数next表示执行下一个 异步处理的函数。在try循环体内,console打印出请求的路径。如果是isDev为true的情况,可以直接将错误信息写到body里面,这样就可以在页面上直接看到错误信息。如果不是开发环境,可以写一个友善的提醒文字,例如:“please try again later”。

这就是最简单的一个koa中间件,用来记录所有的请求及出现的错误,并且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接下来,聊一聊如何处理服务端渲染。

在处理服务端渲染之前,首先要在terminal里面安装一下koa-router:

npm i koa-router -S

这是koa提供的一个路由的工具。然后在server文件夹下面新建一个routers文件夹,紧接着在里面新建两个文件,一个是dev-ssr.js,另一个是ssr.js。前者是处理开发时服务端渲染的情况,后者是处理正式环境下的情况。

在dev-ssr.js文件中,首先要引入koa-router:

const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在这里,还需要使用到两个工具,需要安装下:

npm i axios -S

npm i memory-fs -D

在node端发送请求的axios,当然也可以在浏览器端发送请求。在安装的时候记住后面跟的是-S,因为在业务代码中可以用到。

而memory-fs只有在开发的时候才会用到,所以后面跟的是-D。可能有童鞋要问了,这个memory-fs是用来干嘛的?别急,闰土给大家截一张官网图片看看便一目了然了:

大意是:一个简单的内存文件系统。将数据保存在JavaScript对象中。

然后,话不多说,先把这两个工具引入进来:

const axios = require('axios') const MemoryFS = require('memory-fs')

紧接着,再来引入两个工具: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VueServerRenderer = require('vue-server-renderer')

因为要在node开发环境中打包代码,并且需要服务端渲染。

接下来,要引入serverConfig,就是入职第一天写的那个配置文件webpack.config.server.js:

const serverConfig = require('../../build/webpack.config.server')

然后,如何能在node开发环境中让webpack跑起来呢?

答案是通过serverCompiler:

const serverCompiler = webpack(serverConfig)

然后去new一个mfs实例:

const mfs = new MemoryFS()

serverCompiler.outputFileSystem = mfs

这样就指定了webpack的输出目录在MemoryFS里面。

有了这些配置之后,再去声明一个bundle:

let bundle

用来记录webpack每次打包生成的新的文件。

这里使用watch()的好处是:跟使用webpack-dev-server一样,在client目录下每次修改一个文件,它都会重新执行一次打包,然后就可以拿到新的文件了。

serverCompiler.watch()的第一个参数是空对象,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回调。如果有err直接抛出。

然后stats这块我感觉有点晦涩难懂,leader告诉我说,先照着做,然后有空再去看webpack的文档。

接下来就可以读取生成的bundle文件了,拼接读取文件的路径,设置文件名字,并且制定编码为utf-8,最后通过JSON.parse()将字符串转成JSON。

执行完以上步骤之后,就可以将内容返回给HTML了。

在服务端渲染期间,使用ejs模板引擎生成HTML。通过VueServerRenderer的createBundleRenderer()方法帮助生成一个可以直接调用renderer的函数。在这里面接收几个参数,第一个是inject,设置为false,这样它就不会执行其他的注入的操作了。第二个是clientManifest,它会自动生成一个带有script标签的js文件引用的字符串,这样可以直接添加到ejs的内容里面。

最后,dev-ssr.js的完整代码如下: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5-0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闰土大叔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消息队列 TDMQ
消息队列 TDMQ (Tencent Distributed Message Queue)是腾讯基于 Apache Pulsar 自研的一个云原生消息中间件系列,其中包含兼容Pulsar、RabbitMQ、RocketMQ 等协议的消息队列子产品,得益于其底层计算与存储分离的架构,TDMQ 具备良好的弹性伸缩以及故障恢复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