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IT男的真实人生:总被误认为是修电脑的

IT男的真实人生:总被误认为是修电脑的

作者头像
哲洛不闹
发布于 2018-09-18 06:20:20
发布于 2018-09-18 06:20:20
71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java一日一条java一日一条

在互联网和信息化高唱主旋律的时代,IT行业成为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可谓时代宠儿。他们智商高、年纪轻,在技术的海洋里自由驰骋,却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熬夜加班的技术控、宅男、“码农”……透过这些神秘的色彩,让我们走近IT男真实的人生……

文科毕业的曹志伟如今是软件测试工程师

王海坤不到5年时间已经换过三家公司

唐杰是南京华为的一名开发工程师

我是做软件的而不是修电脑的

说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但每周至少有三天都在加班;大多数人用来上网娱乐的计算机,他们敲打出的是不同的语言;被打上许多标签,却一直都是神秘又沉默的群体……IT男,作为中国互联网时代孕育出的人群,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IT男分好多种,我们就是人们常说的‘程序猿’、‘码农’。”唐杰(化名)是南京华为的一名开发工程师,职位名称听起来“高大上”,每天的工作内容是编写一些具体的代码。不过,刚工作时,他经常遇到的问题却是,“听说你是做IT的啊,那帮我看看电脑出什么毛病了?”

这几乎是每个IT男都会遇到的误解。“我是做软件的而不是修电脑的。”一提起这件事,唐杰脱口而出这句经典名言,“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但我觉得很有道理。”他颇为无奈地表示,“其实关于电脑的问题大多是硬件方面的,而我是做软件的,很多具体的情况也无法很专业地解决,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

后来,向他要求修电脑、推荐电脑的少了,但由于唐杰在华为,大多数人都知道华为手机,所以大家也以为他是做手机的,这让唐杰更加哭笑不得,“IT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手机只是我们公司展示出来的一个产品,我做的和手机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清楚。”

不过,由于工作涉及一些核心技术的开发,唐杰也确实无法解释清楚自己的工作:“工作的地方有保密规定,只能员工出入,其实挺像网吧的,都是大长条的桌子,每个人面前一台显示器。”虽然“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也无须解释”,但IT男有时也喜欢自嘲,“我就对我妈说,我是敲键盘的,但敲出来的不是字,是程序。”

职业难以被理解,IT男们还能开开玩笑,相比之下,不时见诸报端的IT男猝死的新闻,则是个相当沉重的话题。对于这些悲剧,唐杰也觉得非常可惜,“我们这一行压力确实比较大,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所以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大家基本都在睡觉,单位每到下午4点都会放音乐让我们做广播体操,也设有心理辅导室。”唐杰说,猝死毕竟还是比较极端的个例,最常见的职业病是颈椎病,每次体检很多人都有问题,“因为总是伸长脖子看显示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T男是刻板的“代称”: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途中!作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华为的“加班文化”也尤为著名。许多求职网站、学校论坛上,咨询“华为是不是加班很多”的帖子不在少数,一些过来人讲述的“每周一、二、四固定加班,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周六加班”等规定,也确实吓倒了不少人。

“加班确实是这一行的普遍特点,但也不是像有的说法那样夸张。”唐杰觉得,加班主要是因为IT业发展迅速,有些客户要求的项目必须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否则日新月异的变化跟不上。“有一次报表开发赶一个时间点,问题又多,我们整个组吃过晚饭都熬夜加班,一晚上把东西赶出来,连续3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这是唐杰工作4年来印象最深的一次加班,但他说,也就这一次感觉真的很辛苦很辛苦,不过也很有成就感。平常一周也会有两到三次的加班,加到晚上八九点,“这也是看个人,你事情没做完总不能提前走吧。”唐杰说。

可能是因为经常要加班等工作性质,让不少人将生活中的IT男与“剩男”和“经济适用男”画上了等号。世纪佳缘网就通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天津、大连、南京、西安、长沙等11个大城市1438万名会员的数据分析,得出“从职业分类来看,有10%的单身男性从事IT行业,位居所有职业排名的第二位”的结论。同时,由于IT男的收入一般都还不错,再加上理工科一般给人以认真稳重的感觉,也让IT男在相亲市场上颇为抢手。

谈到这个话题,27岁的唐杰有些不好意思,单身的他确实有很多人介绍相亲对象,但至今还未能顺利“脱光”。由于理工科的环境,他从高中以来接触到的女生就比较少,工作单位的女生就更少了。“圈子还是比较小,男生占据绝对优势。”唐杰估算,自己的部门二百多人,女生比例大概是10%,他所在的组里有十几个男生,只有两个女生,“和别的职业比,我们所处的环境还是相对单纯的,所以对有些人情世故不是特别熟悉。”唐杰觉得IT男大多数确实很宅,要么宅单位要么宅家,“再加上不时要加班,比较忙,而一开始和女孩子谈的时候,总是要多陪陪她,但我一周只能抽出一次空,花的时间不够吧。”

从唐杰淡淡的语气中,隐约可以猜想出那些“无疾而终”的故事。不过出于对职业的热爱与自豪,他还是将事业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他并不担心不被了解,却不希望这份职业被误读。唐杰乐观地表示,“码农”的辛苦付出一定会得到收获,“程序猿”总有一天会进化成社会精英。

从文科生到理工男的“变形记”

文科毕业,如今却成了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曹志伟的“跨界”经历,让34岁的他在朋友圈里成了“传奇”。

2008,是北京奥运年。对曹志伟来说,这一年也是他的人生转折之年。那年之前,他辗转镇江、南京等地,干过广告、网站编辑、营销等多个岗位,虽然离老家东台不远,但始终感觉找不到归宿。

在南京一家物资网干了三年网站编辑,这是曹志伟进入IT界之前干得最久的一份工作。但正是这份工作,让他彻底打定了转行的决心。“真的没意思。‘骚扰电话’你知道吧?当年我就是干这个的!”回忆起当年的那段经历,曹志伟至今觉得不堪回首,“网站不算大,每天的编辑工作就是更新一下网页,很简单就完成了。关键是单位还给我们分派了电话营销的任务。营销,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打电话给客户,问他是否需要购买我们的产品。每天的任务就是查电话本,一个个打过去,没劲极了。”

客观来说,这种电话营销算不上“骚扰电话”。但在当时20多岁的曹志伟看来,他可不想让自己的青春就这样在电话中沉沦。一次午休,他在上网的时候无意看到了某电脑学校的招生广告,学制一年,周末上课,毕业后能拿到一张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证书。尽管工作干得没劲,但曹志伟当时也算是互联网人士,他觉得这个领域的发展空间还是蛮大的。再加上只是周末上课,并不耽误平时的工作,他就抱着“技多不压身”的态度,走上了“跨界”的道路。

每个周末,都是从早上到晚上课,曹志伟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就这样坚持了一年,他终于拿到了证书,“我当时就想,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哪怕学出来不跳槽,多充实一点自己,总是好的。”但这个证书,就像一块敲门砖,帮曹志伟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当时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企业都缺人,就会去这个学校招聘。”曹志伟说,“我也是正好赶上了这一波,刚拿到证书就应聘成功了。”

尽管在原单位已经做到了部门副经理,但互联网巨大的“蛋糕”诱惑,还是让曹志伟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2008年元旦,曹志伟进入了一家给华为做外包的软件公司。全新的领域,让曹志伟开始了他的“变形记”。

“大学时我们也玩电脑,游戏、软件都接触过,但这些东西和工作比起来,完全不搭界。”曹志伟回忆说,“不过还好,软件测试在当时还算是新兴职业,门槛并不高。尽管我是半路出家,但也能干起来。而且,我们有不少同事都是转行来的。有学地理的、体育的、音乐的,虽然加班比较多,但大家聊各自的经历,还蛮能解闷的。”

巨大的人才缺口,让每一个IT人士都有站在风口的感觉。在这家小公司干了不到半年,曹志伟就因为良好的工作表现,被华为指定为技术支持,负责软件的现场安装、测试。协助华为的项目没多久,曹志伟又接到了业内另一巨头中兴通讯抛来的绣球。2008年,正是3G在国内大批上马的关键之年,而曹志伟的简历一直在网上挂着,就这样,他进入了中兴,就此开始了走在技术尖端的工作生涯。

“软件测试,顾名思义,就是帮用户提前测试软件,排雷的。”说起自己的工作,曹志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工作虽然辛苦,但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你想啊,大家都在用3G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测试4G的项目了,现在4G普及了,我们又向5G进军了。简单来说,我们就是通过测试设计,搭一个环境,然后再测试执行,看看设计的软件能否顺利运行。如果有什么故障,提前帮用户排除,确保大家用到的时候能少一点问题。”

曹志伟是个球迷,所以他把自己的工作形容为守门员——“最后一道关卡”。他说,“产品在面世投入商用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产品没有问题,可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有什么我们用的软件是你们开发的呢?”或许是听多了类似的提问,曹志伟笑了笑说,“软件分很多种,大家平时在电脑、手机中用的这些属于应用软件范畴,我们做的是‘幕后工作’,负责的是通讯设备软件,一般用户不会直接面对,但实际上只要使用手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关系。”或许是怕记者不理解,他拿起手机介绍道,“你看啊,这个叫‘数据’的开关是控制手机数据流量的,在没有无线网络,需要通过移动网络上网时,就需要点亮这个开关。在一般人看来,需要做的只是按一下开关。但我们做的工作,则是开关点亮之后的一系列运算,手机与设备之间如何发生交互,怎样才能搜索到基站,从而让手机可以上网。这些工作虽然看不到,但却很重要。”

“成就感”是曹志伟常说的一个词。中兴通讯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每次当曹志伟和他的团队帮运营商完成一次软件升级,想到数以亿计的用户将得到更好的服务,他就觉得很开心。

IT行业的技术发展非常快,夸张点说,今天领先的技术可能明天就OUT了。正因如此,曹志伟觉得工作中充满了挑战,“或许这就是理工科不同于文科所在吧,永远要跟着技术的发展跑步前进。追逐的经历,让我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挺好。”

沉浸在云存储中“不可自拔”

王海坤眯缝着眼睛,满脸稚气,不时羞涩地笑笑,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提问。他似乎还沉浸在电脑数据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可自拔”,而外界已经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了。这个1987年出生的大男孩,2010年从东大电子科技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IT行业,不到5年时间已经换过三家公司,每一次跳槽都意味着一个项目的完成,也意味着他需要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描画自己的人生图景。

他应聘的第一家公司,主要业务是网络优化。那年是“3G元年”,他和几个同事的任务是测试手机信号,每天开着车,漫无边际地在城市各个角落乱“窜”,随时随地检测着信号,并根据情况提出修改建议,“每天要这样工作七八个小时,虽然技术含量并不大,但工作比较繁琐单调。”除此之外,从事这项工作还需要长时间出差,“在北京呆了一个月,在南通呆了两个月,一开始还比较新鲜,不过,时间一长就不太耐烦了!”

一年后,王海坤跳槽到了另一家名叫云窗的公司,主要从事“大数据存储软件开发,这是近几年最流行的计算机技术,他们主要进行手机话单信息处理项目,“大数据存储技术,还有很多空白,为了公司的这个项目,我们十几个年轻人集中攻关了半年时间。”在王海坤轻描淡写的描述中,这些似乎都显得“小儿科”。不过,我们都知道,手机信息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要把这些进行梳理存储,供随时随地提取查询,难度可想而知。王海坤说,“我们为江苏移动、安徽移动等全国多家公司服务,需要设计优越的方案,不能丢失任何一条数据,并且与各项业务顺利对接,每一个细节都要追求精准、快捷、方便。”

2012年4月,王海坤跳槽到了南京枫火,继续从事大数据存储软件开发,主要为消费网站服务,这与手机信息不同,因为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数据,比如说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信息和搜索日志信息等等,而且涉及到全国很多省份、很多层面的数据,“虽然信息量并不一定比手机多,但网站系统的数据头绪复杂,要求也比较多,需要有各种你事先无法预料的处理方式,这就非常费脑筋!”在云窗的时候,老板不提倡加班,每天工作8小时,节奏很饱和。而现在,为了应付这个项目,不加班肯定不行了,“每周二、四要求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偶尔周六也会加半天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数据量呈几何数量级增长,数据库的单机存储和数据处理方式成为瓶颈,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具有代表性的有hadoop、hbase、spark,将海量数据均匀地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中,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存储和处理能力,并且可以实时扩展。腾讯、阿里等最大的集群都有七八千台服务器一起工作。王海坤说,项目刚开始,每天除了睡觉的几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泡在电脑前,要做好一个系统,常常需要没日没夜花上半年时间,好不容易做好了,还要维护、优化等。

“软件开发最难的地方就在架构设计方面,需要全面了解各种需求,设计每一个具体的方案,哪几个模块以及为什么要用这几个模块,再细分每一个模块,就跟搭积木一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想出很多方案,相互对比、测试、设计。”谈起软件设计的具体方面,王海坤的话才流利起来,“不过,每一个环节都会遇到障碍,熟悉的时候,每天写千把行代码,不熟悉的时候,一天可能就只能写一个代码。”王海坤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信息存储技术是Oracle,而现在最前沿的则是Hdaoop,为了掌握这项技术,王海坤基本靠自学,“几乎除了睡觉,其余的时间全部花在上面了。”

在IT行业中,跳槽的速度就像计算机的速度一样快,很多软件的开发周期是半年左右,剩下的任务就是维护,或者就转到业务部门,这对“技术控”来说,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跳槽就成为很自然的选择。当然,伴随着跳槽的速度,也是快速增长的工资,王海坤刚毕业时的工资是2500元,后来就涨到了7000多。而按照这个行业的行情,往往几年下来就达到了一万多。

干IT这一行,聪明年轻是“标配”,脑子灵、精力足,王海坤说,“除了工作,就是回家睡觉,基本没什么业余爱好。有的同事平时抽时间跑跑步,或者办张卡去健身房。”干这一行,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经常出差,一年当中短则3个月,长则9个月以上,甚至于整年。这对谈恋爱来说考验非常“严峻”,而对一些有家庭拖累的人来说则更加“不可承受”。不过,为了工作,大家几乎都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因而,IT男谈恋爱往往就像走马灯一样,三天两头相亲,但往往几分钟的热度,马上就不了了之了。确实,对很多女孩子来说,没有人陪着压马路、看电影、逛公园,这样的恋爱显然太枯燥了。不过,在一些女孩眼里,IT男在单调的同时则意味着更加“安全”,而且,IT男工作很有技术含量,收入则水涨船高,这些可是“硬通货”!

在人们的印象中,IT人员是刻板的甚至是木讷的,不过,大家相互之间其实有很多的交流,“有时候一个方案,大家一起分析,然后分头做,这种讨论交流非常重要,有时自己绞尽脑汁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王海坤说,在讨论的时候,有时也吵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不会绕弯子,更不会留下什么芥蒂。因为,结论往往一目了然、黑白分明,“因而,同事、同行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多的微妙之处,也没有那么多的复杂之处。”

在父母的支持下,王海坤已经在南京买了一套房子,不过,这对他来说,也就是每天睡几个小时的地方,尽管厨房里有各种各样的厨具,但他从来没有做过饭,铁锅已经锈蚀得足足有原先几倍厚了。或许,对王海坤来说,有一台上网的电脑就足够了。谈起自己的未来,王海坤信心满满:“我们这一行,一直走在时代前沿。我们每天都感受到压力,但又有无穷的动力。”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4-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java一日一条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Python和Scala里的闭包
在函数式编程里,闭包(closure)是绕不过的话题,它的实现基础来源于变量作用域和一等函数。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代码块抽象,Python也诞生了装饰器。
哒呵呵
2018/08/06
8700
Scala语法笔记
JAVA中,举例你S是一个字符串,那么s(i)就是该字符串的第i个字符(s.charAt(i)).Scala中使用apply的方法
用户3003813
2018/09/06
1.3K0
Scala语法笔记
scala与java之间的那些事
  scala与java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开头:scala来源于java,但又高于java。   scala的设计者Martin Odersky就是一个JAVA控,这位牛人设计了javac和编写了jdk中的通用代码。可以说java语言本身就是Martin Odersky一步一步看着长大的。所以scala可以说打根起就和JAVA有着远远悠长的血缘关系。   Martin Odersky还在写java那会,就立志开发达成一个目标:让写程序这样一个基础工作变得高效、简单、且令人愉悦!因此可以说sca
随机来个数
2018/04/16
9760
Scala专题系列(九) : Scala函数式编程
普通一个函数是输入一个参数输出一个返回值,而带有副作用的函数不仅仅返回一个值,还带有其它的操作:
用户5252199
2022/04/18
4150
Python和Scala的一等函数
函数指的是执行某个任务或者是一系列的指令被组织成的一片代码块。标准的数学意义上的函数指的是输入集合和输出集合的一种对应关系。
哒呵呵
2018/08/06
6430
Python和Scala的一等函数
Spark 累加器与广播变量
在 Spark 中,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共享变量:累加器 (accumulator) 与广播变量 (broadcast variable):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2/07/27
7930
Spark 累加器与广播变量
Scala学习笔记
大数据框架(处理海量数据/处理实时流式数据) 一:以hadoop2.X为体系的海量数据处理框架         离线数据分析,往往分析的是N+1的数据         - Mapreduce             并行计算,分而治之             - HDFS(分布式存储数据)             - Yarn(分布式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             缺点:                 磁盘,依赖性太高(io)                 shuffle过程,map将数据写入到本次磁盘,reduce通过网络的方式将map task任务产生到HDFS         - Hive 数据仓库的工具             底层调用Mapreduce             impala         - Sqoop             桥梁:RDBMS(关系型数据库)- > HDFS/Hive                   HDFS/Hive -> RDBMS(关系型数据库)         - HBASE             列式Nosql数据库,大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库  二:以Storm为体系的实时流式处理框架         Jstorm(Java编写)         实时数据分析 -》进行实时分析         应用场景:             电商平台: 双11大屏             实时交通监控             导航系统  三:以Spark为体系的数据处理框架         基于内存            将数据的中间结果放入到内存中(2014年递交给Apache,国内四年时间发展的非常好)         核心编程:             Spark Core: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类似于Mapreduce             Spark SQL:Hive             Spark Streaming:Storm         高级编程: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SparkGraphx             SparkMLlib             Spark on R Flink
曼路
2018/10/18
2.6K0
Scala基础——高阶函数
在非函数式编程语言里,函数的定义包含了“函数类型”和“值”两种层面的内容。但是,在函数式编程中,函数是“头等公民”,可以像任何其他数据类型一样被传递和操作,也就是说,函数的使用方式和其他数据类型的使用方式完全一致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像定义变量那样去定义一个函数,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函数也会和其他变量一样,开始有“值”。就像变量的“类型”和“值”是分开的两个概念一样,函数式编程中,函数的“类型”和“值”也成为两个分开的概念,函数的“值”,就是“函数字面量”。 整数字面量
羊羽shine
2019/08/09
4070
Scala | 教程 | 学习手册 --- 首类函数
函数式编程的核心就是函数应当是首类的。首类表示函数不仅能得到声明和调用,还可以作为一个数据类型用在这个语言的任何地方。
曲奇
2021/12/14
4110
Scala的函数
前文已经提到Scala变量的用法,现在聊聊函数。在Scala里,函数的定义很简单。例如:
哒呵呵
2018/12/18
4510
Scala 闭包(九)
在 multiplier 中有两个变量:i 和 factor。其中的一个 i 是函数的形式参数,在 multiplier 函数被调用时,i 被赋予一个新的值。然而,factor不是形式参数,而是自由变量,考虑下面代码:
王知无-import_bigdata
2019/03/15
3540
scala(七) 函数式编程补充
说明: 没有名字的函数就是匿名函数,可以直接通过函数字面量(λ表达式)来设置匿名函数,函数字面量定义格式如下。
用户1483438
2022/04/13
2980
Spark基础-scala学习(四、函数式编程)
函数式编程 将函数赋值给变量 匿名函数 高阶函数 高级函数的类型推断 scala的常用高阶函数 闭包 sam转换 currying函数 return 将函数赋值给变量 scala中的函数是一等公民,可以独立定义,独立存在,而且可以直接将函数作为值赋值给变量 scala> def sayHello(name:String){println("Hello, "+name)} sayHello: (name: String)Unit scala> sayHello("tom") Hello, tom scal
老梁
2019/09/10
8050
关于闭包
        首先说明下...闭包是js高级特性之一...但并非js独有...perl, python, php(5.3以上版本) 都是支持闭包的..
Java架构师必看
2021/03/22
2K0
Scala | 教程 | 学习手册 --- 常用集合
所有集合的根是Iterator,它提供了一组公共方法,可以用来迭代处理和管理集合数据。
曲奇
2021/12/14
6020
Scala | 教程 | 学习手册 --- 常用集合
快速学习-Scala函数式编程
在scala中,函数式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融合在一起,学习函数式编程式需要oop的知识,同样学习oop需要函数式编程的基础。[矛盾] 关系如下图:
cwl_java
2020/02/27
9400
快速学习-Scala函数式编程
Scala之偏函数Partial Function
http://blog.csdn.net/bluishglc/article/details/50995939 从使用case语句构造匿名函数谈起 在Scala里,我们可以使用case语句来创建一个匿名函数(函数字面量),这有别于一般的匿名函数创建方法。来看个例子: scala> List(1,2,3) map {case i:Int=>i+1} res1: List[Int] = List(2, 3, 4) 这很有趣,case i:Int=>i+1 构建的匿名函数等同于(i:Int)=>i+1 ,也
Albert陈凯
2018/04/04
9770
Scala 高阶(九):Scala中的模式匹配
本次主要分享Scala中关于模式匹配的内容,Scala中的模式匹配类似于Java中的switch语法,但是Scala在基于Java的思想上补充了特有的功能。
百思不得小赵
2022/12/01
1.6K0
Scala的基础概念
例如:调用 def Add(y:Int) = x + y 其结果为xy之和,并且调用之后没有引起x值的变换,没有副作用 所以,Add函数没有副作用
ZONGLYN
2019/08/08
7560
Kotlin中的函数
函数还可以用中缀表示法调用,当他们是成员函数或扩展函数,只有一个参数,用 infix关键字标注
deep_sadness
2018/08/30
2.4K0
相关推荐
Python和Scala里的闭包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