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我从戏剧工作坊里学到了什么

我从戏剧工作坊里学到了什么

作者头像
王兵
发布2018-10-10 16:49:16
6400
发布2018-10-10 16:49:1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程序员笔记程序员笔记

文 | 王 兵

如果用「我是一个XXX的人」写一个句子的话,我大概会写: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1. 自在

在我知道这个工作坊的时候,已经报满了,不过,过了几天,有人临时有人退出,于是我幸运地报上了这一次的工作坊。

第一堂课还没上就有一个惊喜。

我大概提早了五分钟到达场地,开始和小伙伴们聊天,然后我注意到地上躺着一个人,就这么很放松地躺着,我心想,这人好生自在,扪心自问,我自己大概很难在这样一个场合,面对这么多陌生人,就这么展开身体肆意地躺下。有那么一瞬间,我也特别想跟着一块躺下感受一下地板的温度,不过我还是很在意他人的目光,没有躺下来。

大家好像完全不在意,甚至没注意到这个人似的,继续聊天寒暄,直到那人从地上站起来,说

「我们开始吧」

哈哈哈,原来是老师。

原来还可以这么自在呀。

在此后好几天的课程中,我也有偶尔尝试在课程开始前,就这么躺在地上,不过始终还是会在意他人的目光,只要有人在场地走来走去,我就很难躺很自如。然而有意思的是,当我觉知到自己不自在时,再去感知自己如何不自在时,反而去到了当下,在觉知不自在的当下获得了自在。

2. 流动

课程中有很多练习我曾经都有在其他地方做过,比如用腹肌的力量喊出声音,听着音乐随意地舞动,闭上眼睛行走,信任伙伴往后倒之类。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些我以前都体验过了,它的目的是XX,我要如何做。然而再来一次,没有了当初的新鲜感,反而很难体验到先前的感受了,感受一旦熟悉,阈值就会慢慢变高。

类似的还有后来排练「淡水小镇」的时候,第一遍读淡水小镇,读到艾茉莉出现在墓地的时候,就开始流泪了。第二遍读淡水小镇,只在少威墓前痛哭的时候才流泪。而第三遍走到舞台上,真的去成为少威,反而只剩下一点悲伤的情绪,却哭不出来了。

不过,觉知了这一点之后,我开始尝试放下对「感受」的执着,既不想着「我以前做过了,这个练习的目的是XX,它是这么一回事……」,也不想着「这里我应该悲伤呀,怎么没有了呢?一定是我还不够投入……」。我就告诉自己「我不知道这会是什么体验」。

没有了预设之后,反而有种回到初心的感觉,那是一种流动的感觉。我既没有想它会怎么样,也没有想我该怎么样,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单纯的感受当下的感受而已。

在一次舞动的时候,老师说「不要让人预测到你下一步要做什么。」我尝试完全地放空自己,然后大脑就会有一些很意外的指令跳出来,我也不加判断,只是照着做。有时候它会说「试试让眼前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你」,有时候它会说「试试突然后退跌倒」,有时候它又会说「试试躲避眼前飞过来的子弹」。然后身体就自然而然地动起来了。

还要一个很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我在舞动之前,跟自己说,每次都放得很开,跳得时候非常忘我,我想试试故意不那么放开,动作机械一些会怎么样。不过等轮到我的时候,大脑一放空,结果还是立刻坐下去躺在地上自由翻滚了。

第二个周六,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了「陶身体剧场4·5」。在「4」中,四个人步调一致,每个人的身体非常柔软、放松,动作始终在流动之中,真的有种「啊,当下。」的感觉。要不是他们是四个人步调一致地跳,我真的有种他们是不是在跳即兴的感觉,生笔画圆,从身体任意一个地方伸出一支笔,然后画圆,原来重力和惯性加上身体的动力链可以这么灵动。而在「5」中,五个人又是一个粘滞状态,在极缓慢的蠕动中,有一种力量在涌动,那份控制,还有对伙伴的支持以及被支持,身体的架构,五个人仿佛就是一体的齿轮。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当模糊、甚至去除了,脸面部表情,性别,情绪,意义甚至美之后,舞蹈还剩下什么?

还剩下舞蹈本身在流动。

3. 演员

我们的毕业呈现是「淡水小镇」的节选。

第一次读剧本,很感动,在车上就哭了。特别喜欢死后的艾茉莉这个角色,于是周日要读剧本选角色,这个艾茉莉就是我的首选,因为我觉得自己如果上台演的话,这个角色应该会很入戏,因为我就是在读她回到人间的那一段时感动到哭的,那是一种经历死亡后,对活着的人无法看见眼前人的惋惜与呐喊,而后无助的失落和悲伤。

或者,我还想演死后的陈太太,死后的陈太太是同样历经了生死,但与艾茉莉不同的是,她接纳了这份无助,接纳了这份悲伤,她是看见并接纳无常的人,是一个拥有慈悲之心的角色。我觉得也许这是整个剧本最难演绎的人。因为如果不是真的从心底认同这句话「选一个你一生中最平凡的日子就好,任何一个平凡的日子就已经足够重要了。」是无法进入到这个角色的。而我是特别幸运,在这个年龄就体验过了「同体大悲」这样超越性的感受,从心底认同并践行「活在当下」的人。我会特别想挑战一下这个角色的超脱与慈悲。

不过,周日剧读的时候,我突然觉察到,同样的剧情每次引起的感受是会衰减的,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平淡,周日剧读我没有哭,只是在读到墓前陈少威跪在艾茉莉墓碑前唱歌时鼻子有点发酸。所以在上面两个角色落选之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墓前陈少威这个角色。

这个角色没有台词,只有四句歌词,而且是背对着观众。我本来觉得,自己是个很容易进入情绪的人,而且悲伤是我理解得最透彻,也最擅长的情绪,接下来就是学会四句歌词,然后带着悲伤的情绪唱歌就好。学会这首歌不难,单曲循环两天就好。

​ 第一次上台,感受悲伤,唱出这首歌,老师说声音太小,还有点跑调。晚上回家接着练,把声音放出来。

​ 第二次上台,感受悲伤,唱出这首歌,老师说声音太小,调调还是有点怪。我觉得可能是没有跪着练过歌,于是接着回家跪着练习,感觉自己的声音应该没问题了。

​ 第三次上台,感受悲伤,唱出这首歌,老师说还是不够大声。

​ 第四次上台,感受悲伤,唱出这首歌,还是不行。

我有点急了,明天就演出了。可我还是好像没有完全进入状态。

我在网上搜索如何演「哭戏」,我了解到方法派会用自己的情绪记忆去代替角色的情绪,比如同样是悲伤,我虽然没有感受过妻子去世的悲伤,但我感受过最亲的爷爷去世的悲伤,在墓前去感知爷爷去世的悲伤就可以哭出来了。但我还是觉得这样即使哭出来还是不够真实,情绪虽然是真实的,但这个情绪是我的,不是陈少威的,我没有进入角色。

不过幸运的是,我在最后一刻,想起了老师说的演员功课「写角色日记」。

对呀,剧本虽然只有三幕,可一个活的角色是有他每天的生活的,这些剧本之外的生活,我从来没有想过,又如何能真正进入角色感同身受呢?

于是我开始想少威在剧本之外的人生:

​ 小时候少威和小莉一起在白篱笆边玩过家家,一起拉钩,满身泥巴地回家,被艾爸爸训斥。

​ 小莉十岁生日的时候,背着手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集邮册,扭捏地来到小莉家,把集邮册给艾妈妈后,转头跑掉。

​ 两个人手牵手,走在淡水小镇的街上,一边逛街,一边买好吃的,互相对视一眼,满满的爱意。

​ 生下第一个小孩的时候,少威在病房牵着小莉的手,心疼又充满爱意地看着小莉。

​ 孩子第一次叫爸爸的时候,少威开心地抱起孩子转圈,小莉在旁边满脸爱意地看着。

​ 还是在淡水小镇散步,只是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牵着孩子的手,畅想着未来老年的时候还牵着手。

​ 陈妈妈去世的时候,少威和莉抱在一起哭成泪人,在墓前久久不愿离去,孩子在旁边扯着莉的衣角。

​ 小莉在病床上,医生跑着推着病床进ICU,少威跟着旁边跑,握着小莉的手,看着小莉煞白的脸,焦急万分。

​ 小莉去世之后,路过冰店门口,看到赵伯的背影,也看到当年的自己和小莉,悲从中来,想要离开,被赵伯叫住。

​ 小莉去世第二天,好不容易哄孩子上床睡觉,一个人面对孤零零的床。

​ 第二天早上醒来,习惯性地叫小莉,却会不再有回应了。

​ ……

想着想着,泪如雨下。


我想,能有如此丰盛的体验,我大概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8.09.30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 自在
  • 2. 流动
  • 3. 演员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