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责任链模式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责任链模式

原创
作者头像
mySoul
发布2018-12-07 20:03:36
2920
发布2018-12-07 20:03:3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mySoulmySoul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责任链模式

定义

将请求沿着链传递,然后直到对象处理即可。

UML图

代码

基本的责任链

代码语言:txt
复制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void test(int i, Request request){
		if(i == 1){
			Hander1.response(request);
		}
		
		if(i == 2){
			Hander2.response(request);
		}
		
		if(i == 3){
			Hander3.requese(request);
		}
	}
}

代码逻辑如上,只处理1,2,3情况,其余的情况都不处理。

责任链

代码语言:txt
复制
// 对象
public class Level{
	private int level = 0;
	public Level(int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public boolean above(Level level){
		if(this.level >= level.level)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

// 将对象进行封装
public class Request{
	Level level;
	public Request(Level level){
		this.level = level;
	}
	public Level getLevel(){
		return level;
	}
}

// 返回消息
public class Response{}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private Handler nextHandler;
	public final Response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Response response = null;
		// 根据处理器的优先级处理,如果优先级高,处理
		if(this.getHandlerLevel().above(request.getLevel())){
			// 如果寻找到处理器,进行处理
			response = this.response(request);
		}else{
			// 否则,进入下一个处理器
			if(this.nextHandler != null){
				this.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没有合适的处理器");
			}
		}
		return response;
	}
	// 设置下一个处理器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Handler handler){
		this.nextHandler = handler;
	}
	// 当前处理器
	protected abstract Level getHandlerLvel();
	// 进入处理器处理
	public abstract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request);
}

// 第一个处理器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1 extends Handler{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
		return new Level(1);
	}
	public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处理1处理");
		return null;	// 下一个处理器为空
	}
}

// 第二个处理器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2 extends Handler{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
		return new Level(3);
	}
	public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处理1处理");
		return null;	// 下一个处理器为空
	}
}

// 第三个处理器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3 extends Handler{
	protected Level getHandlerLevel(){
		return new Level(5);
	}
	public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处理1处理");
		return null;	// 下一个处理器为空
	}
}

// 最后定义场景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新建处理器
		Handler handler1 = new ConcreteHandler1();
		Handler handler2 = new ConcreteHandler2();
		Handler handler3 = new ConcreteHandler3();
		
		// 设置下一个处理器
		// 处理器处理逻辑为先处理1,再处理2,再处理3
		handler1.setNextHandler(handler2);
		handler2.setNextHandler(handler3);
		
		// 进行处理
		Response response = handler1.handlerRequest(new Request(new Level(4)));
	}
}

总结

责任链模式核心在处理流,让对象在类之间流动,直到合适进行对象处理,并把下一个设置为空。

写法,当然就是新建几个处理器类,然后要处理的对象,处理类之间用next指向下一个,然后把处理的对象传入进去,如果找到合适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并将下一个设置为空,完成责任链。

其中,几个处理器类可以抽象出一个抽象类,并把对象进行封装成一个类,以上为上方代码的设计思路。

应用

开发一个电商网站,支付过500元定金的用户,收到100元优惠卷,200元收到50元,没有支付过的,进入普通模式购买。

如果不用职责链,需要写入一大堆if语句。

将if语句拆分,使用职责链,将处理器类抽象出来,然后将购买的用户传入处理器,然后如果处理完成,下一个设置为空,返回结果。

另外一个应用,文件上传,使用的也是职责链。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定义
  • UML图
  • 代码
    • 基本的责任链
      • 责任链
      • 总结
      • 应用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