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你所不知道的linux匿名管道知识

你所不知道的linux匿名管道知识

原创
作者头像
马哥linux运维
修改2018-12-24 19:19:06
7730
修改2018-12-24 19:19:06
举报

相信很多在linux平台工作的童鞋, 都很熟悉管道符 '|', 通过它, 我们能够很灵活的将几种不同的命令协同起来完成一件任务。就好像下面的命令:

不过这次咱们不来说这些用法, 而是来探讨一些更加有意思的, 那就是 管道两边的数据流"实时性" 和 管道使用的小提示。

其实我们在利用管道的时候, 可能会不经意的去想, 我前一个命令的输出, 是全部处理完再通过管道传给第二个命令, 还是一边处理一边输出呢? 可能在大家是试验中或者工作经验中, 应该是左边的命令全部处理完再一次性交给右边的命令进行处理, 不光是大家, 我在最初接触管道时, 也曾有这么一个误会, 因为我们通过现象看到的就是这样。

但其实只要有简单了解过管道这工具, 应该都不难得出解释:

管道是两边是同时进行, 也就是说, 左边的命令输出到管道, 管道的右边将马上进行处理。

管道的定义

管道是由内核管理的一个缓冲区,相当于我们放入内存中的一个纸条。管道的一端连接一个进程的输出。这个进程会向管道中放入信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进程的输入,这个进程取出被放入管道的信息。一个缓冲区不需要很大,它被设计成为环形的数据结构,以便管道可以被循环利用。当管道中没有信息的话,从管道中读取的进程会等待,直到另一端的进程放入信息。当管道被放满信息的时候,尝试放入信息的进程会堵塞,直到另一端的进程取出信息。当两个进程都终结的时候,管道也自动消失。

管道工作流程图

通过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到, 假设 COMMAND1 | COMMAND2, 那么COMMAND1的标准输出, 将会被绑定到管道的写端, 而COMMAND2的标准输入将会绑定到管道的读端, 所以当COMMAND1一有输出, 将会马上通过管道传给COMMAND2,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验证下:

在上面的命令, 我们可以猜测下输出结果: 究竟是 睡眠6秒之后, 输出"1111222", 还是输出 "1111" 睡眠3秒, 再输出 "2222", 然后再睡眠3秒, 再输出"1111" 呢? 答案就是: 都不是! what! 这不可能, 大家可以尝试下, 我们会看到终端没反应了, 为什么呢? 这就要涉及到文件IO的缓冲方式了,这里不多说, 简单提一下文件IO的三种缓冲方式:

  • 全缓冲: 直到缓冲区被填满,才调用系统I/O函数, (一般是针对文件)
  • 行缓冲: 遇到换行符就输出(标准输出)
  • 无缓冲: 没有缓冲区,数据会立即读入或者输出到外存文件和设备上(标准错误

因为python是默认采用带缓冲的fputs, 又因为标准输出被改写到管道, 所以将会采取全缓冲的方式(shell 命令具体要看实现, 因为有些是用不带缓冲write实现,如果不带缓冲区,会直接写入管道), 所以将会采取全缓冲的方式, 也就是说, 直到缓冲区被填满, 或者手动显示调用flush刷入,才能看到输出。那我们可以将代码改写成下面两种方式吧

输出结果:

在这里我们已经能够得出结果, 如果像我们以前所想的那样, 要等到COMMAND1全部执行完才一次性输出给COMMAND2, 那么结果应该是无限堵塞。因为我的程序一直没有执行完。这样应该是不符合老前辈们设计初衷的, 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管道越来越大。然而管道也是有大小的~ 具体可以去看posix标准,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是: 只要COMMAND1的输出写入管道的写端(不管是缓冲区满还是手动flush), COMMAND2都将立刻得到数据并且马上处理。

那么 管道两边的数据流"实时性" 讨论到就先暂告一段落, 接下来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讨论: 管道使用的小提示。

在开始讨论前, 我想先引入一个专业术语, 也是我们偶尔会遇到的, 那就是: SIGPIPE。

或者是一个更加具体的描述: broken pipe (管道破裂)

上面的专业术语都是跟管道读写规则息息相关的, 那咱们来看下 管道的读写规则吧:

1.当没有数据可读时

  • O_NONBLOCK (未设置):read调用阻塞,即进程暂停执行,一直等到有数据来到为止。
  • O_NONBLOCK ( 设置 ) :read调用返回-1,errno值为EAGAIN。

2.当管道满的时候

  • O_NONBLOCK (未设置): write调用阻塞,直到有进程读走数据
  • O_NONBLOCK ( 设置 ):调用返回-1,errno值为EAGAIN

3.如果所有管道写端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关闭,则read返回0

4.如果所有管道读端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关闭,则write操作会产生信号SIGPIPE

5.当要写入的数据量不大于PIPE_BUF时,linux将保证写入的原子性。

6.当要写入的数据量大于PIPE_BUF时,linux将不再保证写入的原子性。

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我们收到SIGPIPE信号, 那么一般情况就是读端被关闭, 但是写端却依旧尝试写入

咱们来重现下 SIGPIPE

这次执行命令需要考验手速了, 因为我们要赶在py醒过来之前, 将读端进程杀掉

输出结果

从上图我们可以验证两个点:

  1. 当我们杀掉读端时, 写端会收到SIGPIPE而默认退出, 管道结束
  2. 当我们杀掉读端时, 写端的程序并不会马上收到SIGPIPE, 相反的, 只有真正写入管道写端时才会触发这个错误

如果写入一个 读端已经关闭的管道, 将会收到一个 SIGPIPE, 那读一个写端已经关闭的管道又会这样呢?

在上面也已经证明了上文提到的读写规则: 如果所有管道写端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关闭,将产生EOF结束标志,read返回0, 程序退出

总结

通过上面的理论和实验, 我们知道在使用管道时, 两边命令的数据传输过程, 以及对管道读写规则有了初步的认识, 希望我们以后在工作时, 再接触管道时, 能够更加有把握的去利用这一强大的工具。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