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作者头像
zenRRan
发布2018-12-24 17:19:24
7880
发布2018-12-24 17:19:24
举报

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

zenRRan

前些天在知乎发现了一篇讲的超棒,超易懂的如何写学术论文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咳咳,不要客气!哈哈

知乎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29666/answer/122450569

导读

说说我对于写极高IF期刊文章的写作经验,说是经验其实也只是刚刚投出去一篇high impact paper (简称HIP lol)-_-#, 不过我的许多经验来自领我入门儿的学长,他有两篇Nature Materials一作,其中一篇三年内已经有了350+citations

Here we go

1. 最重要的就是abstract,introduction和第一张图!

你可能不信,好的摘要和介绍段落重要性占整篇文章的80%。。。为什么呢,因为这些journal的editor们最关心的是自己期刊的逼格,而对逼格的判断往往是从阅读摘要和intro的第一印象而来,逼格不够连editor这关都过不去,而在editor这里>80%的文章都被刷下去了。反过来说,只要你送审后发现editor开始联系审稿人了,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用数据说话:侵立删 (Nature Materials 11, 743–744,2012)

2005-2012期间,Nature Materials真正到peer review这步的文章只占交上去文章的13%。而被送审的文章60%最后发表。

那么怎么写一个印象鲜明而逼格满满的摘要呢,结构如下: 1. 总结性地讲一下自己文章涉及的大领域的重要性 --自曝家名 2. 指出领域内的瓶颈或者还没研究透彻的地方 --指明文章attack的核心问题 3. 笼统地概括一下本文章核心实验/计算方法为何能解决2里的问题 以上都是众所周知的东西,不exciting 下面一句, 4. 用很简单化的语言“漫不经心”地说明自己研究的创新和与众不同之处keyword是“漫不经心”,如果是小保方晴子的成名作,她这句该写“在大家汗流浃背而得干细胞不成的时候,我们通过在分化细胞内施以微量醋的方法。。。” 5. 最后一句是killer(致命一击!),要在editor已经掉以轻心,读完第四句内心OS“你这狗屁方法能干毛啊”的时候,冷不丁地一拳打碎他们的玻璃心,“老娘多次成功搞到了多能干细胞 PS:其实并没有 *^o^* )”

最后这蓄谋已久的一拳能不能通过第四/五句之间形成的心理落差而让editor眼前一亮裆下一湿,就是成功的关键

来举个真实例子吧,就之前说的那篇citations 350+Nature Materials的摘要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to the thermoelectric figure of merit ZT have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primarily due to 。。。

第一句,讲明自己是个搞热电材料的

However, many present high-ZT materials are based on low-abundance elements that pose challenges for scale-up。。。 Here we demonstrate a strategy to improve ZT in conductive polymers。。。 第二句和第三句,无机热电材料面临如下challenges,所以我们搞一搞有机热电啰

By minimizing total dopant volume,we show that all three parameters constituting ZT vary in a manner so that ZT increases。。。 第四句:我们就不过是减小一下掺杂物的体积。。。

。。。 we achieve ZT = 0.42 at room temperature.

背景知识,ZT是表明热电材料转化效率的标志性参数,之前有机热电历史最高值ZT=0.25, 所以0.42超过当时世界最高值 70%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这文章能发Nature Materials是因为结果足够好。首先,当然结果要够好(废话-_-#),但结果好是发HIP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如果你在literature里泡了足够久,会发现某些组的文章和其他组相比工作质量(有时甚至内容。。囧)都差不多,但前者就是通过这种“高冷的拔高”方式搏得了editor的欢心从而上了高IF的期刊

这就是摘要部分了,下面简单地说一下文章主体,下面的内容应该适合各个等级的journal,欢迎大家一起指教探讨

2. 具体的文章主题结构别人已经答了八九成了,我来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逼逼

作为非英语母语的人,英文学术写作最值得修炼的地方就是简洁,简洁是证明文章作者高智商(or appears to be...)的最有力证据。显然,如果你把别人三句话才讲清的事儿用一个从句和一个"short linker(一般是介词or前置词)"讲明白,读者会觉得文章的逻辑密度瞬间上升,一般不会出现句子读了一半人家已经想好了你接下来会说什么的情况(这点其实跟电影的拉片技巧有共通之处,即:展现比观众期待的下一镜头超前一步的场景往往使影片更加引人入胜)

多说无益,举例子,还是上面的那篇文章:

背景知识:高ZT材料需要高电导率,低热导率,这在无机材料里面由于Wiedeman-Franz law而不大好实现,而在有机热电里去掉没有电离的掺杂物(dopant)能升高电导同时降低热导


啰嗦版:We minimize dopant volume to increase Seebeck coefficient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is, however, is not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like the case in most inorganic materials. Using this method, a significant ZT equal to 0.42 has been achieved.

精简版:In contrast to inorganic materials, minimizing dopant volume is shown to move organic materials' constituting properties of ZT in a way that they all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ZT enhancement, leading to a ZT equal to 0.42.


加粗部分是精简的核心。首先,“we” 开头的句子一般都能用当句的动词ing形式作为主语,毕竟谁都知道这是“we”的工作。。。其次,however,therefore虽然好用但是在转折关系不是很强烈的时候完全可以用“unlike”“in contrast to”等替代,而在组装三个句子的时候,用两个that/which从句显得很啰嗦,用之前提到的short-linker,衔接紧密干爽,“leading to” ,“giving rise to”,“resulting in”都是极好的

在文章中连续几次运用以上精简方法,“短平快”地将三句话(或三个逻辑点)有机地组装在一起,会使文章信息密度大增。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句子显得丰富多彩,即,用不同的词表示相同的意思。在上述精简版的后半部分,“ZT”出现了三次,这里就可以用“TE(for thermoelectric)properties” 或者“conversion efficiency”替代


粗略精简版:In contrast to inorganic materials, minimizing dopant volume is shown to move organic materials' constituting properties of ZT in a way that they all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ZT enhancement, leading to a ZT equal to 0.42.

打磨精简版:In contrast to inorganic materials, minimizing dopant volume is shown to move their organic counterparts' constituting properties of ZT in a way that they all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leading to a ZT of 0.42.


这里改的就很明显了,对比一下就发现打磨后的句子显得丰富多彩一点。当然,不要绚丽地过头了以至于使句子晦涩难懂,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zenRRan:

哈哈,各位小伙伴看的爽吗?是不是被醍醐灌顶了呀?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加油!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12-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