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电商大促GMV和支付规模预测

电商大促GMV和支付规模预测

作者头像
沉默的白面书生
发布2019-03-15 16:02:00
6.1K0
发布2019-03-15 16:02:00
举报

在电商大促时,为了能够合理地制定KPI、高效地商品备货和营销资源的安排,都通常都需要对这次大促的GMV和订单规模做预测,避免出现诸如产品断货或者过剩、人员效率不高等问题,导致客户流失未能成交。

本篇文章,就简单地说一说在做大促预测时候常用的一般方法和逻辑。这里需要说明的时候,预测是允许存在一定误差的,我们无法要求实现百分百的准确,但是至少,需要做到和最终结果在数量级上是一致的。

这里很明确的,我们就是要预测某个大促时间段的GMV,做本次预测的核心目标是,让业务方做好对促销资源投入的评估,最终实现投入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传统的预测中,通常是基于历史GMV趋势做预测的,衡量的是历史大促期相对平销期流失爆发度,计算公式是本次大促GMV=大促前平销期GMV*大促爆发系数,其中,大促前平销期GMV可以通过时间序列模拟获得,而大促期间的爆发系数通常是基于业务经验做推断获得的。

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发现,最终结果的不可控因素非常多,比如业务经验是否足够,时间序列周期的选择和模型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这种预测放大是无法识别出不同用户的购买意向,也就做到之前的核心目标,不便于优化投入的资源分配和细化策略。

这里选择的是按照用户拆分,来预测用户支付概率和金额,具体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面的拆解,就把预测趋势的问题转换为分类问题,探索的是客户是否购买,以及购买的金额的问题,这样在基于电商丰富的数据,是能够将预测结果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样,预测的输出结果就明确了,首先是用户id,用于用户的分类,例如基于此,可以将用户分为A组、B组等;其次是不同分类用户的购买概率,例如A类、B类客户购买概率分布是多少;最后是大促的购买金额。

接下来,为了得到最终的结果,需要确定模型和对应的特征工程。这里,特征工程的选择必须尽量丰富,例如可以包括年龄、性别、优惠敏感度、近14天访问次数、近14天加购次数、近30天是否支付以及会员等级等。针对模型选择方面,这里可以使用的模型还是很多,需要尽可能的实验尝试,比较经常用到的是GDBT模型和LR模型,但是需要明确不同的适用场景。

确定了目标、特征和模型后,接下来就需要收集用到的数据,比如日志、数据库等;同事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做好清洗,例如异常值、缺失值处理,数值类型转化、不同量纲数据的标准化等。

接下来还需要针对模型预测的结构做分析和检验,主要用到的是离线测试数据集检验和线上数据实测对比,需要综合评估准确率和召回率两个指标。

经过了以上几个步骤,基本上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了:用户分类,不同分类用户的购买概率和购买金额。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9.03.11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