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前端-Webpack 之 treeShaking

前端-Webpack 之 treeShaking

作者头像
grain先森
发布2019-03-29 11:24:53
5650
发布2019-03-29 11:24:5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grain先森grain先森

来源:easonyq  github.com/easonyq/easonyq.github.io/blob/master/学习记录/webpack/treeShaking.md

在 github 上直接观看 markdown 会把图片转存到缓存中,github 转存后的图片清晰度很有问题,因此如果图片看不清,可以移步知乎上的相同文章

webpack 2.0 开始引入 tree shaking 技术。在介绍技术之前,先介绍几个相关概念:

  • AST 对 JS 代码进行语法分析后得出的语法树 (Abstract Syntax Tree)。AST语法树可以把一段 JS 代码的每一个语句都转化为树中的一个节点。
  • DCE Dead Code Elimination,在保持代码运行结果不变的前提下,去除无用的代码。这样的好处是:
  • 减少程序体积
  • 减少程序执行时间
  • 便于将来对程序架构进行优化
  • 而所谓 Dead Code 主要包括:
  • 程序中没有执行的代码 (如不可能进入的分支,return 之后的语句等)
  • 导致 dead variable 的代码(写入变量之后不再读取的代码)

tree shaking 是 DCE 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在打包时忽略没有用到的代码。

机制简述

tree shaking 是 rollup 作者首先提出的。这里有一个比喻:

如果把代码打包比作制作蛋糕。传统的方式是把鸡蛋(带壳)全部丢进去搅拌,然后放入烤箱,最后把(没有用的)蛋壳全部挑选并剔除出去。而 treeshaking 则是一开始就把有用的蛋白蛋黄放入搅拌,最后直接作出蛋糕。

因此,相比于 排除不使用的代码,tree shaking 其实是 找出使用的代码。

基于 ES6 的静态引用,tree shaking 通过扫描所有 ES6 的 export,找出被 import 的内容并添加到最终代码中。 webpack 的实现是把所有 import 标记为有使用/无使用两种,在后续压缩时进行区别处理。因为就如比喻所说,在放入烤箱(压缩混淆)前先剔除蛋壳(无使用的 import),只放入有用的蛋白蛋黄(有使用的 import)

使用方法

首先源码必须遵循 ES6 的模块规范 (import & export),如果是 CommonJS 规范 (require) 则无法使用。

根据webpack官网的提示,webpack2 支持 tree-shaking,需要修改配置文件,指定babel处理js文件时不要将ES6模块转成CommonJS模块,具体做法就是:

在.babelrc设置babel-preset-es2015的modules为fasle,表示不对ES6模块进行处理。

// .babelrc {     "presets": [         ["es2015", {"modules": false}]     ] }

经过测试,webpack 3 和 4 不增加这个 .babelrc 文件也可以正常 tree shaking

Tree shaking 两步走

webpack 负责对代码进行标记,把 import & export 标记为 3 类:

1、所有 import 标记为 /* harmony import */

2、被使用过的 export 标记为 /* harmony export ([type]) */,其中 [type] 和 webpack 内部有关,可能是 binding, immutable 等等。

3、没被使用过的 import 标记为 /* unused harmony export [FuncName] */,其中 [FuncName] 为 export 的方法名称

之后在 Uglifyjs (或者其他类似的工具) 步骤进行代码精简,把没用的都删除。

实例分析

所有实例代码均在demo/webpack 目录

方法的处理

// index.js import {hello, bye} from './util' let result1 = hello() console.log(result1)

// util.js export function hello () {   return 'hello' } export function bye () {   return 'bye' }

编译后的 bundle.js 如下:

/******/ ([ /* 0 */ /***/ (function(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use strict"; Object.defineProperty(__webpack_exports__, "__esModule", { value: true }); /* harmony import */ var 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0__util__ = __webpack_require__(1); let result1 = Object(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0__util__["a" /* hello */])() console.log(result1) /***/ }), /* 1 */ /***/ (function(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use strict"; /* harmony export (immutable) */ __webpack_exports__["a"] = hello; /* unused harmony export bye */ function hello () {   return 'hello' } function bye () {   return 'bye' }

注:省略了 bundle.js 上边 webpack 自定义的模块加载代码,那些都是固定的。

对于没有使用的 bye 方法,webpack 标记为 unused harmony export bye,但是代码依旧保留。而 hello 就是正常的 harmony export (immutable)。

之后使用 UglifyJSPlugin 就可以进行第二步,把 bye 彻底清除,结果如下:

只有 hello 的定义和调用。

类(class) 的处理

// index.js import Util from './util' let util = new Util() let result1 = util.hello() console.log(result1)

// util.js export default class Util {   hello () {     return 'hello'   }   bye () {     return 'bye'   } }

编译后的 bundle.js 如下:

/******/ ([ /* 0 */ /***/ (function(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use strict"; Object.defineProperty(__webpack_exports__, "__esModule", { value: true }); /* harmony import */ var 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0__util__ = __webpack_require__(1); let util = new 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0__util__["a" /* default */]() let result1 = util.hello() console.log(result1) /***/ }), /* 1 */ /***/ (function(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use strict"; class Util {   hello () {     return 'hello'   }   bye () {     return 'bye'   } } /* harmony export (immutable) */ __webpack_exports__["a"] = Util;

注意到 webpack 是对 Util 类整体进行标记的(标记为被使用),而不是分别针对两个方法。也因此,最终打包的代码依然会包含 bye 方法。这表明 webpack tree shaking 只处理顶层内容,例如类和对象内部都不会再被分别处理。

这主要也是由于 JS 的动态语言特性所致。如果把 bye() 删除,考虑如下代码:

// index.js import Util from './util' let util = new Util() let result1 = util[Math.random() > 0.5 ? 'hello', 'bye']() console.log(result1)

编译器并不能识别一个方法名字究竟是以直接调用的形式出现 (util.hello()) 还是以字符串的形式 (util['hello']()) 或者其他更加离奇的方式。因此误删方法只会导致运行出错,得不偿失。

副作用

副作用的意思某个方法或者文件执行了之后,还会对全局其他内容产生影响的代码。例如 polyfill 在各类 prototype 加入方法,就是副作用的典型。(也可以看出,程序和吃药不同,副作用不全是贬义的)

副作用总共有两种形态,是精简代码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们平时在重构代码时,也应当以相类似的思维去进行,否则总有踩坑的一天。

模块引入带来的副作用

// index.js import Util from './util' console.log('Util unused')

// util.js console.log('This is Util class') export default class Util {   hello () {     return 'hello'   }   bye () {     return 'bye'   } } Array.prototype.hello = () => 'hello'

如上代码经过 webpack + uglify 的处理后,会变成这样:

虽然 Util 类被引入之后没有进行任何使用,但是不能当做没引用过而直接删除。在混合后的代码中,可以看到 Util 类的本体 (export 的内容) 已经没有了,但是前后的 console.log 和对 Array.prototype 的扩展依然保留。这就是编译器为了确保代码执行效果不变而做的妥协,因为它不知道这两句代码到底是干嘛的,所以他默认认定所有代码 均有 副作用。

方法调用带来的副作用

// index.js import {hello, bye} from './util' let result1 = hello() let result2 = bye() console.log(result1)

// util.js export function hello () {   return 'hello' } export function bye () {   return 'bye' }

我们引入并调用了 bye(),但是却没有使用它的返回值 result2,这种代码可以删吗?(扪心自问,如果是你人肉重构代码,直接删掉这行代码的可能性有没有超过 90% ?)

webpack 并没有删除这行代码,至少没有删除全部。它确实删除了 result2,但保留了 bye() 的调用(压缩的代码表现为 Object(r.a)())以及 bye() 的定义。

这同样是因为编译器不清楚 bye() 里面究竟做了什么。如果它包含了如 Array.prototye 的扩展,那删掉就又出问题了。

如何解决副作用?

我们很感谢 webpack 如此严谨,但如果某个方法就是没有副作用的,我们该怎么告诉 webpack 让他放心大胆的删除呢?

有 3 个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pure_funcs

// index.js import {hello, bye} from './util' let result1 = hello() let a = 1 let b = 2 let result2 = Math.floor(a / b) console.log(result1)

util.js 和之前相同,不再重复。有差别的是 webpack.config.js,需要增加参数 pure_funcs,告诉 webpack Math.floor 是没有副作用的,你可以放心删除:

plugins: [   new UglifyJSPlugin({     uglifyOptions: {       compress: {           pure_funcs: ['Math.floor']       }     }   }) ],

在添加了 pure_funcs 配置后,原来保留的 Math.floor(.5) 被删除了,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

但这个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在于如果我们把 webpack 和 uglify 合并使用,经过 webpack 的代码的方法名已经被重命名了,那么在这里配置原始的方法名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例如 Math.floor 这类全局方法不会重命名,才会生效。因此适用性不算太强。

package.json 的 sideEffects

webpack 4 在 package.json 新增了一个配置项叫做 sideEffects, 值为 false 表示整个包都没有副作用;或者是一个数组列出有副作用的模块。详细的例子可以查看 webpack 官方提供的例子。

从结果来看,如果 sideEffects 值为 false,当前包 export 了 5 个方法,而我们使用了 2 个,剩下 3 个也不会被打包,是符合预期的。但这要求包作者的自觉添加,因此在当前 webpack 4 推出不久的情况下,局限性也不算小。

concatenateModule

webpack 3 开始加入了 webpack.optimize.ModuleConcatenateModulePlugin(),到了 webpack 4 直接作为 `mode = ‘production’ 的默认配置。这是对 webpack bundle 的一个优化,把本来“每个模块包裹在一个闭包里”的情况,优化成“所有模块都包裹在同一个闭包里”的情况。本身对于代码缩小体积有很大的提升,这里也能侧面解决副作用的问题。

依然选取这样 2 个文件作为例子:

// index.js import {hello, bye} from './util' let result1 = hello() let result2 = bye() console.log(result1)

// util.js export function hello () {   return 'hello' } export function bye () {   return 'bye' }

在开启了 concatenateModule 功能后,打包出来的代码如下:

首先,bye() 方法的调用和本体都被消除了。

其次,hello() 方法的调用和定义被合成到了一起,变成直接 console.log('hello')

第三就是这个功能原有的目的:代码量减少了。

这个功能的本意是把所有模块最终输出到同一个方法内部,从而把调用和定义合并到一起。这样像 bye() 这样没有副作用的方法就可以在合并之后被轻易识别出来,并加以删除。有关这个功能更加详细的介绍可以看这篇文章

总结

1、使用 ES6 模块语法编写代码

2、工具类函数尽量以单独的形式输出,不要集中成一个对象或者类

3、声明 sideEffects

4自己在重构代码时也要注意副作用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8.09.28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