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3技能遗忘清单
写给未来的自己,也许几个礼拜,也许几年。
今天突然接到一个任务,做一个专题。那么我肯定用html+css+js写,但是由于我写了大半年的小程序,我已经忘记了动画怎么写,特效怎么写,甚至连单位布局都忘记了。
于是我开始百度/谷歌,像一个初学者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写页面的速度慢的连我自己都无法想象,一个移动端的页面,我居然调试了一天。按照以前这个复杂的页面我只需要2小时。
可怜弱小又无助。
所以记录一下技能点,以备不时之需。也许下一次写网页又是半年后了呢。
在整理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以前理解的一些东西是错误的。
关于flex是我之前一直用的布局,由于浏览器的限制,我每次写都要查询兼容模式。这次查了下canIuse,关心了下flex当前的支持程度。除了ie令人捉急,其他的没毛病。所以这次我写flex只加了-webkit-这一个前缀的兼容以防万一。
重点!Flex的css3数行都和这个重要的概念有关。flex一共有两根轴:main axis和cross axis,大家一般认为主轴就是水平,交叉轴就是垂直的。但是!这是错误的!请与水平垂直这两个方位的概念区分开,这是一个方位,如果说当年定义的时侯为什么不命名为vertical&horizon??原因就是main axis没有一个固定的方位,所以请不要再通过水平垂直的方位来理解了。那么主轴是怎么区分的呢?其实很简单按照当前flex的方向,是水平排列还是垂直排列。如果是水平排列(row),主轴就是水平的,交叉轴就是垂直的,反之亦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flex容器的参数:
flex布局下的元素:
遇到这样的布局,尤其是移动端,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普通的操作是用float布局,然后%控制定义元素宽度。但是这样元素之间的间距就很难控制,一个不小心最后一个元素就会掉到第二行。这个时候我们要用新技术flex来布局,flex的弹性功能我很看好。那么这个布局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即使每个元素高度不一样,他也会一行一行排好,而不是像float一样,如果元素的高度又高低,那么就很容易错位。而且float也没有伸缩自如的功能。主要是我可以和margin sya goodbye!另外,注意flex换行之后,如果设置了justify-content:space-between;
,元素之间就会自动留出相同的空隙,并且头尾紧贴。
.flexbox{
width:320px;
display:flex;
margin-bottom:30px;
}
.flex1{
flex-wrap:wrap;
justify-content:space-between;
background:#444;
}
.flexbox .item{
flex:0 0 23%;
width:23%;
height:80px;
background:#eee;
margin:10px 0;
}
复制代码
一般这种垂直居中的布局我们会用position:absolute;top:50%;left:50%; transform:translate(-50%,-50%);/*或者margin:-xx*/
;但是这种布局是固定的,无法伸缩自如,那么换成了flex会怎么样呢?很可惜是垂直排列换行的需求感觉效果很不错,可惜需要在一个固定的容器内。所以这里,我们可以加上flex-shink,让他收缩。同时不要加上flex-wrap:wrap;
,不然优先换行。这样就可以实现垂直居中了。
.flex2{
flex-direction:column;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space-around;
height:320px;
}
.flex2 .item{
margin:10px 10px;
flex:0 1 25%;
}
复制代码
这个布局可以说是很经典,相信大家日常也在用。那么没有flex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实现的呢?一般是随意伸缩的元素宽度100%,然后利用padding-left:固定元素的宽度px;box-size:border-box;
,预留固定的位置。然后固定的元素定位absolute定位到这个预留的位置,好了完成了。那如果是flex?一个flex-shrink:1|flex:0 1 auto;
即可解决所有问题。
.flex3{
align-items:center;
flex-wrap:no-wrap;
}
.flex3 .item{
height:40px;
line-height:40px;
}
.flex3 .item:first-child{
flex:0 1 100%;
}
.flex3 .item:last-child{
flex:0 0 25%;
margin-left:1%;
text-align:center;
}
复制代码
搞定了布局,我开始思考用什么单位。为了保证移动端不变性,首选rem。但是rem是怎么计算的?按了半天的计算器,我已经遗忘了rem的计算方式。毕竟小程序都是rpx,基本上就是设计稿照搬过去px变成rpx即可。
rem也就是font size of the root。他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在html上设置字体,然后整个页面的字体基准就是来自于html的字体大小,也就是说所有的参照物都是一个,这样方便计算。至于root怎么计算的,一般就是按照设计稿的大小,如果是640px的设计稿,那么就按照640px的屏幕下是100px大小的基准来,如果是750px的设计稿,那么就按照750px下100px的基准来。这样px就不用换算了,直接除以100,就可以了。
然后vw的支持,还不够完美。
vw/vh是直接按照屏幕的尺寸来的,因此可以适配各种屏幕,比如我想要页面height:100%,通常做法是html,body{height:100%},这样设置之后我们才可以使用element{height:100%},但是这样会影响其他元素,也许这个页面我只是需要这一个元素100%呢?使用js也可动态控制大小,但是太麻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height:100vh(因为1vh就是100分之一的屏幕高度),这样就是100%了。
最近设计师很喜欢字体带有外发光的效果,这让我们很难做啊。如果是固定的字体,切图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动态的,难道每次都切图吗。不不不,耗时耗力。这个时候text-shadow帮你打造华丽的bilingbiling效果。
当然在使用之前,我还是先查了一波canIuse,发现支持率还不错,可以放心地用了。
这个语法很简单,但是可以有很多玩法。如果需要做外发光地话,只需要偏移量都设置为零,然后设置模糊半径和阴影颜色即可。
text-shadow:X偏移量 Y偏移量 模糊半径 阴影颜色;
复制代码
这个属性最友爱地地方一是可以有很多阴影,二是阴影动画效果很绚丽。
.textShadowChange{
///...
animation: bilingbiling 2s ease infinite alternate;
}
@keyframes bilingbiling {
from {
text-shadow: 0 0 1px white,
0 0 2px white,
0 0 4px pink,
0 0 8px pink;
}
to {
text-shadow: 0 0 5px white,
0 0 10px white,
0 0 18px red,
0 0 20px red;
}
}
复制代码
终于整理完了,以后多整理整理,查漏补缺。我这个中年girl地记忆力也是没谁了。
ps:感谢processon这么好的作图工具,加速了我的写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