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多云一定会起到容灾作用吗?

多云一定会起到容灾作用吗?

作者头像
赵成
发布2019-04-09 11:15:55
1.3K0
发布2019-04-09 11:15:55
举报

前面两篇讲了容灾建设的一些概念,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在二、三篇中,在容灾建设上,我们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一个很显著的结论就是:

容灾这个事情,跟多不多云没有任何关系,单个云厂商的公有云里照样可以保障容灾,复杂度还要比多云低一些,也更具备可操作性。

既然结论有了,那为什么还要讲多云呢?

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如果选择多云,实施层面会有哪些问题和难点,后面再看方案的时候,也可以更务实一些。

分几个场景讲:

第一,如果只用到了公有云的IAAS层。

也就是只用到了虚拟机这样产品,上层的任何数据库、缓存、消息以及应用,都是自己在虚拟机上部署的,没有用到云上的PAAS的产品。

如果是这样,其实A云、Q云,还是M云,只是基础设施IAAS提供方不一样而已,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这种仅IaaS应用的场景下,多云方案完全可以退化成不同IDC或不同AZ间的高可用解决方案

上篇,我们提到过,如果是同城不同AZ,在物理距离上足够远,电力和网络设施也完全是独立的,并不会因为单个AZ故障,导致另一个AZ故障。

这种情况下,两个AZ同时故障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非要说,来个大范围地震、海啸,或者整个城市被黄浦江淹了,让原子弹给炸了,那也没招,但是实际概率有多大,算算就知道了。

所以,多云不是不行,但是这里隐含的前提条件是,业务只使用了云上的IAAS层

多云的必要性大不大,是不是单云的不同AZ方案更划算,其实评估下就清楚了。

况且,这里多云之间跨云厂商的专线拉通,这里面又是很灰色的意识事情,成本高,各方利益博弈,而且出了问题,到底算哪头的也不知道,最后就是不了了之。

第二,如果业务不仅仅用了IAAS层,还用到了PaaS层的产品,比如数据库、缓存、消息、云通信等等。

业务一旦跟这些产品耦合,那这种场景就复杂了,就目前情况看,多云基本不太可能。

因为目前从各大云厂商的PaaS产品来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太可能有统一标准,所以提供的API也好,还是SDK也好,基本都是根据自己的产品设计封装出来的,即使是原生API,实际使用的时候,也会有大大小小的差别。

所以这种情况下,对于用户就要有大量的兼容类开发工作要做,甚至有些场景会对业务逻辑有侵入。

从管理维度来说,也增加了复杂性,因为一台阿里云的RDS和一台腾讯云的CDB性能指标、所处网络环境、处理能力等,也没法完全标准,定价也不一样,等等等等,各种不同。

管理复杂度也会增大很多,复杂度上升,必然带来成本上升,是不是划算,不知道。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讲,业务一旦依赖了一个云厂商的PaaS产品,基本也就跟这家云厂商绑定了,基本就不具备做多云的条件了。

第三,未来会是什么走向?

其实IaaS层跟业务基本没有耦合,这个不会太大的障碍。

前面说的,主要问题还是在PaaS层,各厂商无法统一。那怎么办呢?可能这么几条路:

  • 期望云计算这个行业有个大一统的标准出来,所有云厂商都按这个标准来做,但是这个很难。
  • 有一类公司出来,专门做兼容各大云厂商PaaS产品的中间层SDK出来,对于企业和客户来说,也算是一种统一,但是这个也很难,因为这样的产品做起来不难,但是很麻烦,而且有多大市场也不好说,所以有点费力不讨好。
  • 期待面向应用的云产品能力越来越强大,比如现在的Spring,在AWS上就有Spring for AWS的版本,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如果用的是AWS的服务,不管我们用EC2,S3,还是什么ElasticCache或者RDS等等,通过Spring的API直接访问,对业务来说,这些产品组件就是一个对象而已,直接new出来,直接用。不过现在spring也只有for aws,并没有for其它云。如果按照这个模式,spring家族融入到整个云计算生态中,成为应用层云化实时上的标准,这个问题也会有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不知道会不会有朝一日有大一统的机会。

第三部分简单总结一下,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未来短期貌似还看不到在应用层讲各大云厂商PaaS产品统一的希望。

第四,目前业界的多云现状。

这里仅说我调研和了解到的情况,目前业界大多数公司所谓的多云,是将一些无状态的应用或接入层分几个云部署一下,只是容量上的冗余建设,但实际并起不到容灾作用。

这么做无非两个原因:

  • 通过多云的引入,带来的竞争,从而带来成本上价格比拼,以及云厂商服务质量的提升。像前面说的,如果一旦跟一家云的PaaS绑定,只能选择一家云厂商,没有了竞争,在很多方面就少了博弈的筹码。
  • 单云的节点分布问题,比如在海外,早期AWS的节点质量明显会好一些,服务也完善,所以有些海外接入层的需求就选择AWS,但是国内有可能还是腾讯云、阿里云等等。当然现在国内的云在海外的布局也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最后,总结一下

多云跟容灾和高可用完全两码事,不要扯在一起,多云也解决不了容灾和高可用问题,最终还是得自己的技术体系支持才可以。

多云不解决整体容灾,但是可以考虑局部高可用,案例见上面。

多云模式其实是一个管理复杂度很高的事情,甚至在业务与云的耦合层面,就已经决定了一个系统压根不具备多云建设模式。

但是业务所在的主要的云厂商故障,多云一样还是没用,比如前面阿里云分布式存储IO HANG导致的大面积故障,即使有腾讯云、AWS或者其他人做备份,会真的有用吗?


我开了一个讨论群组,主要探讨SRE、运维、云计算、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现在已经聚集了各行各业运维领域的专家,不定期福利+深度讨论。空位不多,为了保证群的价值,定期排除不发言,不讨论的同学。

如果你想入群,关注公众号,就可以看到我个人微信号,加我时注明姓名+公司。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3-1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聊聊SRE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即时通信 IM
即时通信 IM(Instant Messaging)基于腾讯二十余年的 IM 技术积累,支持Android、iOS、Mac、Windows、Web、H5、小程序平台且跨终端互通,低代码 UI 组件助您30分钟集成单聊、群聊、关系链、消息漫游、群组管理、资料管理、直播弹幕和内容审核等能力。适用于直播互动、电商带货、客服咨询、社交沟通、在线课程、企业办公、互动游戏、医疗健康等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