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在硅谷,996玩不转

在硅谷,996玩不转

作者头像
包子面试培训
发布2019-04-30 16:28:16
4070
发布2019-04-30 16:28:16
举报

关于996,我自己关注的技术公众号基本都谈过。这种工作模式被拿到桌面上讨论,本身就有意义。不说对与错,至少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一线干活的员工们的诉求不必多提;各公众号的大佬们则认为996是一种供求关系的产物,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潜台词是,互联网这个高工资的行业,你不想996可以走,有的是人想钻进来。

那我们来抬扛,美国的互联网算高薪行业,供求关系也是一边倒的偏向资方,怎么就没发展出996呢?大佬们在分析时一般屏蔽美国或者硅谷,那咱们来聊一聊。

首先,这边的一个共识是:持续大量的堆砌工作时间没法换取等额的有效产出。在硅谷,有个词 ”burn up” 就是形容一个人连续拼命工作之后那种被烧光似的状态。我经历的每一个老板都毫无例外的告诉过我,工作中一定要避免被 “burn up”,否则你会生病,会厌倦,会做出不理智的技术选择或者其他生活选择。任何一种情况对公司、对自己都是极低效的,长期来看收益为极负。

偶尔的加班不为过,哪怕在硅谷,任何一次大产品/服务上线,或者轮到oncall的时候,加班加点很正常,大部分人都能很好的处理。但长期要求员工处于加班状态,一定不划算。

其次,硅谷企业一般采用以信任为主的自我管理。相对于国内企业,硅谷的公司对于员工的管理可谓松散。弹性工作制不提了,请假,在家工作,各种不菲的计算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几乎没有严格的流程来审核和批准。员工都是成年人,凭自觉和基本的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所以,你每天在公司呆多久、在厕所呆多久、吃饭和喝咖啡浪费多久,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议论,你对自己的时间效率负责。另一方面,老板关注你的产出,比如项目的进度,产品服务上线之后的影响和反馈。这样的相处方式自然没有996的必要。

但过度信任存在风险,比如前段时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资料被员工上传到私人iCloud,算一反例。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么松散的管理能行么?在我看来,这涉及到不同的人才观和技术观。

在硅谷,对于最好的技术人才有很多版本的形容,比如乔布斯口中的 "A Player", 比如 Hacker News 上天天讨论的 "10x Engineer",老板们开疆拓土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这样的人,围绕他们建立一个稳定的人才团队,然后放手让他们用技术创造产品和服务。

这种打法的假设是,产品和服务的快速迭代一直可以被良好的技术基础迅速消化、实现。哪怕最开始做不到,但保持对技术的持续投入,一定会让这个团队走到这个阶段。

但如果一个公司推行996,我估计它很难招到 A Player, 或者优秀的 B Player,这一切的根基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如果换一种「能用就行」的技术观,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大量招聘、维持高工作强度来实现功能的迭代以及线上各种问题的处理,但「技术债」一旦成型,将来「还债」的压力会数十倍的返还给第一线的员工,直到积重难返。

所幸,大部分成功的硅谷企业能避免踏上这条不归路。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4-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包子铺里聊I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