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R语言︱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方案(以随机森林算法为例)

R语言︱机器学习模型评估方案(以随机森林算法为例)

作者头像
悟乙己
发布2019-05-28 08:27:59
4.3K0
发布2019-05-28 08:27:5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素质云笔记素质云笔记

笔者寄语:本文中大多内容来自《数据挖掘之道》,本文为读书笔记。在刚刚接触机器学习的时候,觉得在监督学习之后,做一个混淆矩阵就已经足够,但是完整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并不会如此草率。需要完整的评价模型的方式。

常见的应用在监督学习算法中的是计算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平方差(MSE)、标准平均方差(NMSE)和均值等,这些指标计算简单、容易理解;而稍微复杂的情况下,更多地考虑的是一些高大上的指标,信息熵、复杂度和基尼值等等。

本篇可以用于情感挖掘中的监督式算法的模型评估,可以与博客对着看:R语言︱监督算法式的情感分析笔记

机器学习算法评估的主要方案为:

机器学习算法的建立——K层交叉检验(数据分折、交叉检验)——计算评价指标——指标深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正态检验)——可视化(ROG、折线图)

本文以鸢尾花iris数据集+随机森林算法为例进行展示。

——————————————————————————

一、K层交叉检验

k层交叉检验(K-fold cross-validation),CV将原始数据随机分成K组(一般是均分),将其中一个子集做为测试集,其余的K-1组子集作为训练集,以此重复k次,这样会得到K个模型,用这K个模型在k个测试集上的准确率(或其他评价指标)的平均数作为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

比如如果要测试100棵树和150棵树的随机森林模型哪个性能更好?

就需要将两个特定参数的模型通过k层交叉检验,分别构建k次模型,测试k次,然后比较它们的均值、方差等指标。那么问题来了?k值应该为多少呢?我可以不负责任的告诉你,在这方面真的没有银弹(Silver Bullet),除了数据集大小的限制以外,一般来说,k值越小,训练压力越小,模型方差越小而模型的偏差越大,k值越大,训练压力越大,模型方差越大而模型偏差越小,在《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这本书中测试了一些k值,发现k值为10时模型误差趋于稳定。

1、数据打折——数据分组自编译函数

进行交叉检验首先要对数据分组,数据分组要符合随机且平均的原则。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library(plyr)
CVgroup <- function(k, datasize, seed) {
  cvlist <- list()
  set.seed(seed)
  n <- rep(1:k, ceiling(datasize/k))[1:datasize] #将数据分成K份,并生成的完整数据集n
  temp <- sample(n, datasize)  #把n打乱
  x <- 1:k
  dataseq <- 1:datasize 
  cvlist <- lapply(x, function(x) dataseq[temp==x])  #dataseq中随机生成10个随机有序数据列
  return(cvlist)
}

代码解读:rep这里有点费解,举例k=5,鸢尾花iris数据集有150个样本(datasize=150)的情况下,则为rep(1:5,30)[1:150],比如:1,2,3,4,5...,1,2,3,4,5...(150个)(ceiling为取整函数)。

sample把这150个数字,打乱;

lapply这一句是依次循环执行,相当于for (x in 1:k),dataseq[temp==x],temp==1时,可以从dataseq中随机抽取30(datasize/k=150/5)个数字。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k <- 5
> datasize <- nrow(iris)
> cvlist <- CVgroup(k = k, datasize = datasize, seed = 1206)
> cvlist
[[1]]
 [1]   1  11  13  14  15  16  19  21  23  26  30  33  34  38  39  40  50  60  62  63  75  84 108 120 132
[26] 133 134 135 143 148

[[2]]
 [1]   8  12  29  35  36  45  46  52  54  56  66  73  76  82  85  86  95  98 100 102 103 104 123 125 127
[26] 131 136 137 138 140

[[3]]
 [1]   3   7  10  17  18  22  25  28  48  55  65  67  70  71  74  78  88  92  93  96  97  99 105 106 111
[26] 121 128 129 130 146

[[4]]
 [1]   5   9  27  37  43  49  51  53  58  59  80  83  87  90 101 107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9 122 124
[26] 139 144 145 149 150

[[5]]
 [1]   2   4   6  20  24  31  32  41  42  44  47  57  61  64  68  69  72  77  79  81  89  91  94 109 110
[26] 118 126 141 142 147

相当于把数据打了5折(每折30个个案),剩下的留着作为训练集。并且生成5份这样的随机数据集。

笔者自问自答:

对于这个K值来说,有两个功能:把数据分成K组;而且生成了K个这样的数据集。但是,为什么打K折,生成的也是K个数据集呢?

答:K折交叉验证中,比如150个案例,分成了5折,则lapply(x, function(x) dataseq[temp==x])中,temp==x不可能出现temp==6的其他数字,所以最多生成了5个list。

做验证的时候,肯定超不过5个数据集。

2、K层交叉验证

一共有23种树数量(j),每种树数量各自分为5折(K,i),每折有30个测试个案的预测值,一共生成3450个数据集。

第一种方法:循环语句写验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data <- iris
pred <- data.frame() #存储预测结果
library(plyr)
library(randomForest)
m <- seq(60, 500, by = 20)                        ##如果数据量大尽量间隔大点,间隔过小没有实际意义
for (j in m) {                                    #j指的是随机森林树的数量
  progress.bar <- create_progress_bar("text")     #的`create_progress_bar`函数创建一个进度条,plyr包中
  progress.bar$init(k)                            #设置上面的任务数,几折就是几个任务
  
  for (i in 1:k) {
  train <- data[-cvlist[[i]],]                     #刚才通过cvgroup生成的函数
  test <- data[cvlist[[i]],]
  
  model <- randomForest(Sepal.Length ~ ., data = train, ntree = j)   #建模,ntree=J指的树数
  prediction <- predict(model, subset(test, select = - Sepal.Length))#预测
  
  randomtree <- rep(j, length(prediction))          #随机森林树的数量
  
  kcross <- rep(i, length(prediction))              #i第几次循环交叉,共K次
  
  temp <- data.frame(cbind(subset(test, select = Sepal.Length), prediction, randomtree, kcross))
  #真实值、预测值、随机森林树数、测试组编号捆绑在一起组成新的数据框temp
  pred <- rbind(pred, temp) #temp按行和pred合并
  print(paste("随机森林:", j))
  #循环至树数j的随机森林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pred记录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等等,进一步研究树数对随机森林准确性及稳定行的影响。
  progress.bar$step()
  #19行输出进度条,告知完成了这个任务的百分之几
  }
}

代码解读:j代表随机森林算法的树的数量,i代表K折;这段代码可以实现,随机森林每类j棵树(60、80、100、...、500),i折(5折交叉检验)的实际值、预测值。

其中: for (i in 1:k) train <- data[-cvlist[[i]],] test <- data[cvlist[[i]],] 代表着要循环计算K次,第一个数据测试集为cvlist[1]中的30个随机样本。

然后生成这么几个序列:随机森林预测分类序列、随机森林树数量序列、K次循环交叉序列。并cbind在一起。

pred <- rbind(pred, temp)中,pred是之前定义过的,这样在循环中就可以累加结果了。

图1

第二种方法:apply家族——lapply

当测试的循环数较少或单任务耗时较少时,apply家族并不比循环具有效率上的优势,但一旦比赛由百米变成了马拉松,apply家族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路遥知马力吧。

R语言中循环语句,大多可以改写,因为apply家族功能太强大,参考博客:R语言︱数据分组统计函数族——apply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data <- iris
library(plyr)
library(randomForest)
k=5
j <- seq(10, 10000, by = 20)  #j树的数量
i <- 1:k                     #K折
i <- rep(i, times = length(j))
j <- rep(j, each = k)      #多少折,each多少
x <- cbind(i, j)

cvtest <- function(i, j) {
  train <- data[-cvlist[[i]],]
  test <- data[cvlist[[i]],]
  
  model <- randomForest(Sepal.Length ~ ., data = train, ntree = j)
  prediction <- predict(model, subset(test, select = - Sepal.Length))
  
  temp <- data.frame(cbind(subset(test, select = Sepal.Length), prediction))
}

  
system.time(pred <- mdply(x, cvtest))  #mdply在plyr包中,运行了881.05秒
#i,j,实际值、预测值

代码解读:j和i分别代表树的数量以及K折,lapply先生成了如图1 中randomtree(j)以及kcross(i)序列;

然后写cvtest函数,计算不同的j和i的情况下,预测值、实际值,然后将i和j的值,cbind合并上去。

mdply函数,是在plyr包中的apply家族,可以依次执行自编函数。而普通的apply家族(apply、lapply)大多只能执行一些简单的描述性函数。

——————————————————————————————————————————————————————

二、计算评价指标

主要以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MSE)、标准化平均绝对方差(NMSE)这三个评价指标为主,其他可见博客:R语言︱机器学习模型评价指标

计算公式为:

平均绝对误差 = mean(abs(预测值-观测值))

均方差 = mean((预测值-观测值)^2)

标准化平均方差 = mean((预测值-观测值)^2)/mean((mean(观测值) - 观测值)^2)

三者各有优缺点,就单个模型而言,

虽然平均绝对误差能够获得一个评价值,但是你并不知道这个值代表模型拟合是优还是劣,只有通过对比才能达到效果;

均方差也有同样的毛病,而且均方差由于进行了平方,所得值的单位和原预测值不统一了,比如观测值的单位为米,均方差的单位就变成了平方米,更加难以比较;

标准化平均方差对均方差进行了标准化改进,通过计算拟评估模型与以均值为基础的模型之间准确性的比率,标准化平均方差取值范围通常为0~1,比率越小,说明模型越优于以均值进行预测的策略,

NMSE的值大于1,意味着模型预测还不如简单地把所有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

但是通过这个指标很难估计预测值和观测值的差距,因为它的单位也和原变量不一样了,综合各个指标的优缺点,我们使用三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

1、三个指标自编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maefun <- function(pred, obs) mean(abs(pred - obs))
msefun <- function(pred, obs) mean((pred - obs)^2)
nmsefun <- function(pred, obs) mean((pred - obs)^2)/mean((mean(obs) - obs)^2)

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MSE)、标准化平均绝对方差(NMSE)三个指标的自编函数。

以便后续应用apply族来进行运算,这样可以避免循环,浪费大多时间。

2、三大指标计算

23种树数量方式(j),每一折的汇总mse指标,有5折,共215个案例。

代码中运用了dplyr包,这个包是数据预处理、清洗非常好用的包,升级版plyr包。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library(dplyr)
eval <- pred %>% group_by(randomtree, kcross) %>%   #randomtree=j,kcross=i
  summarise(mae = maefun(prediction, Sepal.Length),
            mse = msefun(prediction, Sepal.Length),
            nmse = nmsefun(prediction, Sepal.Length))

代码解读:%>%为管道函数,将数据集传递给`group_by`函数——以randomtree,kcross为分组依据(有点像data.table中的dcast,进行分组)进行统计计算。

group_by()与summarise函数有着非常好的配合,先分组生成group_by格式的文件(dplyr包中必须先生成这个格式的文件),然后进行分组计数。

一共125个案例,如下图。

图2

——————————————————————————————————————————————————————

三、深度解析三大指标——方差分析+多元正态检验

检验不同树数的随机森林三个指标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实就是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方差齐性,因为在方差分析的F检验中,是以各个实验组内总体方差齐性为前提的;

方差齐性通过后进行方差分析,如果组间差异显著,再通过多重比较找出哪些组之间存在差异。

以下两个方法的检验,都需要因子型分类数据(这里是树J或折数i,要转化为因子型)。

1、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检验不同树j,MAE指标为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eval$j <- as.factor(eval$randomtree)
> bartlett.test(mae ~ randomtree, data = eval)  #bartlett方法检验指标mae的方差齐性

	Bartlett 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data:  mae by randomtree
Bartlett's K-squared = 0.18351, df = 22, p-value = 1

> temp <- aov(mae ~ randomtree, data = eval)    ##可以选择前100行,方差分析
> summary(temp)
             Df Sum Sq  Mean Sq F value Pr(>F)
randomtree    1  0.000 0.000000       0  0.997
Residuals   113  0.393 0.003478        

解读:第1行首先要将分组变量转化为因子;

2行使用bartlett方法检验指标mae的方差齐性,为什么检验方差齐性,其目的是保证各组的分布一致,如果各组的分布都不一致,比较均值还有什么意义,F越小(p越大,大于P0.05),就证明没有差异,说明方差齐;

`aov`函数对mae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summary显示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树数的随机森林的mae指标差异不显著(p远远大于0.05),即没有必要做多重正态检验了,但为了展示整个分析流程,还是得做一下。

2、多重检验——组间差异检验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TukeyHSD(temp)  #`TukeyHSD`进行多重比较,多元正态检验,同多元分析中的第一章节
  Tukey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means
    95% family-wise confidence level

Fit: aov(formula = mae ~ randomtree, data = eval)

$randomtree
                 diff        lwr       upr p adj
80-60    6.637802e-03 -0.1473390 0.1606147     1
100-60   2.703008e-03 -0.1512738 0.1566799     1
120-60   6.482599e-03 -0.1474942 0.1604594     1
140-60   3.172459e-03 -0.1508044 0.1571493     1
160-60   7.967802e-03 -0.1460090 0.1619447     1
180-60   2.244064e-03 -0.1517328 0.1562209     1

各组间的p adj值都远远大于0.05,组间不存在差异。

——————————————————————————————————————————————————————

四、可视化——三大指标折线图

统计检验让我们坚信各种树数的随机森林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很多人总是坚信眼见为实,那我们不妨将三个指标随树数的变化趋势可视化,使用折线图分析一下它们的差异。

本次绘图主要按照三大指标在随机森林树的数量(j)下的差异,所以会暂时把折数i剔除。

1、自备绘图函数——自备添加主副标题的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title_with_subtitle = function(title, subtitle = "") {
  ggtitle(bquote(atop(.(title), atop(.(subtitle)))))
}

2、数据整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eval <- aggregate(cbind(mae, mse, nmse) ~ randomtree, data = eval, mean)

eval <- melt(eval, id = "randomtree")  #行melt函数将数据表从wide型转化为long型,便于ggplot2做图

eval$randomtree <- as.numeric(as.character(eval$randomtree))

代码解读:aggregate,剔除非整理变量,折数i,然后计算每组的平均值,三个指标做透视表求取均值;

melt函数将数据表从wide型转化为long型,便于ggplot2做图;

as.num(as.character)用于将原来为整数类型变量转化为因子变量,便于ggplot2按照因子水平分组。

3、可视化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绘图
library(ggplot2)
library(reshape2)
p <- ggplot(eval, aes(x = randomtree, y = value, color = variable)) + 
  geom_line(size = 1.3) + 
  geom_vline(xintercept = 250, color = "#FF1493", size = 1.3) +
  facet_wrap(~ variable, nrow = 3, scales = "free") + 
  scale_color_manual(values = c("#800080", "#FF6347", "#008B8B")) +
  #scale_x_continuous(breaks = seq(0, 10000, by = 100)) +
  ylab("") +
  xlab("随机森林树数") +
  title_with_subtitle("随机森林应该有多少棵树", "抗过拟合并非不会过拟合") +
  theme_bw(18) + theme(panel.background = element_rect(fill = rgb(red = 242, 
                                                                  green = 242, blue = 242, max = 255)), 
                plot.background = element_rect(fill = rgb(red = 242, 
                                                                 green = 242, blue = 242, max = 255)),
                plot.title = element_text(size = rel(1.2), family = "STXingkai", face = "bold", hjust = 0.5, colour = "#3B3B3B"),
                panel.grid.major = element_line(colour=rgb(red = 146, green = 146, blue = 146, max = 255),size=.75),
                panel.border = element_rect(colour = rgb(red = 242, 
                                                                green = 242, blue = 242, max = 255)),
                axis.ticks = element_blank(),
                axis.text.x = element_text(colour = "grey20", size = 8),
                axis.text.y = element_text(colour = "grey20", size = 10),
                axis.title.y = element_text(size = 11, colour = rgb(red = 74,green = 69, blue = 42, max = 255), face = "bold", vjust = 0.5),
                axis.title.x = element_text(size = 11, colour = rgb(red = 74,green = 69, blue = 42, max = 255), face = "bold", vjust = -0.5),
                legend.background = element_rect(fill = rgb(red = 242,green = 242, blue = 242, max = 255)),
                legend.position = "")

需要加载(ggplot2)、(reshape2)两个包,然后进行绘图。

本文大多学习之《数据挖掘之道》,还未出版,摘录自公众号:大音如霜,感谢老师的辛勤,真的是非常用心的在写代码以及服务大众。

————————————————————————————

延伸一: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

南大周志华老师在2010年提出一个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在工业界很实用,算法效果好,时间效率高,能有效处理高维数据和海量数据,这里对这个算法进行简要总结。

iForest是怎么构造的,给定一个包含n条记录的数据集D,如何构造一个iForest。iForest和Random Forest的方法有些类似,都是随机采样一一部分数据集去构造每一棵树,保证不同树之间的差异性,不过iForest与RF不同,采样的数据量PsiPsi不需要等于n,可以远远小于n,论文中提到采样大小超过256效果就提升不大了,明确越大还会造成计算时间的上的浪费,为什么不像其他算法一样,数据越多效果越好呢,可以看看下面这两个个图,

左边是元素数据,右边是采样了数据,蓝色是正常样本,红色是异常样本。可以看到,在采样之前,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出现重叠,因此很难分开,但我们采样之和,异常样本和正常样本可以明显的分开。

除了限制采样大小以外,还要给每棵iTree设置最大高度l=ceiling(logΨ2)l=ceiling(log2Ψ),这是因为异常数据记录都比较少,其路径长度也比较低,而我们也只需要把正常记录和异常记录区分开来,因此只需要关心低于平均高度的部分就好,这样算法效率更高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6年05月03日,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K层交叉检验
    • 1、数据打折——数据分组自编译函数
      • 2、K层交叉验证
        • 第一种方法:循环语句写验证
        • 第二种方法:apply家族——lapply
    • 二、计算评价指标
      • 1、三个指标自编函数
        • 2、三大指标计算
        • 三、深度解析三大指标——方差分析+多元正态检验
          • 1、单因素方差分析
            • 2、多重检验——组间差异检验
            • 四、可视化——三大指标折线图
              • 1、自备绘图函数——自备添加主副标题的函数
                • 2、数据整理
                  • 3、可视化
                  • 延伸一: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