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PaperReading-图嵌入之node2vec

PaperReading-图嵌入之node2vec

作者头像
beyondGuo
发布2019-05-28 19:37:58
2.2K0
发布2019-05-28 19:37:5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SimpleAISimpleAI

图嵌入之node2vec

最近图相关的理论很火热啊,耳边一直听到各种graph embedding,什么GNN、GCN,结果发现自己对这方面完全不了解,赶紧找几篇论文来读一读。今天这一篇就是大家不管听没听说但总觉得眼熟的node2vec。不用想,这个node2vec一定跟word2vec有血缘关系,所以熟悉word2vec的同学应该可以很快了解node2vec的思想。 这篇论文发表于KDD2016.

不同于图像、自然语言这种欧式空间的数据,网络结构的数据——图,通常无法通过CNN或者RNN来处理,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其他的方法来处理图数据。图数据其实非常常见,例如社交网络关系、分子结构、论文互相引用的关系网络等等,所以如何表达网络节点的特征就十分重要,表达好了节点的特征,我们就可以用它做下游的分类、预测、聚类、可视化等等任务。

传统的特征表示方法:

1. 特征工程

这个是机器学习最苦最累最关键的活儿,之前处理图数据,需要请专家人工定义网络节点的特征,这里面涉及很多图论的知识和领域知识,所以特征工程十分麻烦。 虽然这种特征工程最后往往可以(在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之后)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泛化性能差!因为特征工程往往是针对特定任务的,你换一个任务,也许之前的特征就不管用了。

2.在任务中学特征

前面不是嫌累嫌麻烦嘛,那咱们就不自己定义特征,定义一个下游任务,把这些特征作为参数,喂大量数据让它自己去学!显而易见,你是省事儿了,机器可不省事儿。成千上万个节点、随便就上百的维度,轻轻松松让你增加几千万训练参数,这个计算开销可大了。而且,这还是有监督的方法,意味着依然在不同任务间的泛化性能较差

3.隐模型法/降维/矩阵分解法

这一类方法不知道怎么叫才好,总的思想跟推荐系统中矩阵分解法十分类似,属于无监督学习。试着把原来的网络结构表达成一个巨大的系数矩阵,然后通过Factorization来得到隐表示,作为各个节点的表示向量。这一类方法主要的问题在于计算开销大,尤其是对于真实世界中的大型网络,搞一个矩阵分解也不是什么容易事儿。另外,实证表明这样的表示在很多预测任务上效果较差。

新的思路 & 本文方法

上面列举了传统的方法的各种问题。那么可以怎么设计一种新的思路来得到节点的表示呢? 作者们想到了那大名鼎鼎的词向量——word2vec。词向量方法使用无监督的方法从大量的无标注文本中学得词语的分布式表示,不仅蕴含了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迁移到各种下游任务中。 对于网络数据能否使用同样的方法呢? 网络中存在很多很多通路,将各个节点连成一条线,这些连线蕴含着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如同句子中各个词语的关系一样。因此,我们可以自然地想到——把这些节点序列当做句子,用word2vec的方法进行训练,就可以得到node的向量表示了!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生成node序列。这也是本文的重点。

如何生成node sequence

这里给出一个论文中的图来辅助说明:

这个图中,可以看到有两个明显的小团体,分别以us6为中心。如果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社交网络关系的话,可以猜测u和s1,s2,s3,s4也许是同班同学这样的关系,同样s6和s5,s7,s8,s9也是类似的关系,但二者不是同一个班。然后u和s6也许是两个班的班长

那么这个里面就有些意思了,我们在生成节点序列的时候,要有什么规则? 首先,我们要知道,节点放到一个序列中了,就说明你认为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的。 你既可以认为u跟s1,s2,s3,s4它们是相似的,它们是网络中直接的邻居,这时称为homophily也可以认为u应该跟s6更相似,这种称为结构相似structural equivalence

要想从一个节点去寻找它的直接邻居,就要通过BFS(广度优先搜索),而如果想找到那些结构相似的,我们就不能在邻居那里转圈圈的,就需要“走出去”,因此就需要通过DFS(深度优先搜索)。图中给出了两种方法的示意。

node2vec使用的方法——biased random walk

在网络的表示中,homophily和structural equivalence都十分重要,我们希望可以在生成序列的时候同时考虑这两种相似性。 并且,我们希望可以有参数让我们控制二者的一个偏重,这样在不同的任务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

看下图:

假设我们从t节点开始了一个random walk,现在到达了v节点。 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怎么走

如果采取BFS策略的话,应该走到x1,因为v和x1都是t节点的直接邻居;如果采取DFS策略的话,应该走向x2或者x3,因为它们和t都中间隔了一步;当然,也可能又返回到了t节点。

于是作者设计了一个二阶转移概率算法: 两个节点之间的转移概率为:

其中,w为两节点的边的weight,这个根据场景而设定。α为search bias,定义为:

一个节点的下一步怎么走,取决于它的上一步和下一步的关系。

有点拗口,我们逐一解释一下: v是当前的节点,t是v的上一步所在节点,而x代表下一步的位置。 d(t,x)代表t和x之间的最短距离:

  • 当d=0时,就是从v又回到t节点的意思,这个时候search bias为1/p,可以理解为以1/p的概率返回上一步
  • 当d=1时,则x为t的直接邻居,相当于BFS,这时的bias为1;
  • 当d=2时,则x是t邻居的邻居,相当于DFS,这时的bias为1/q;

作者称p为Return parameter,因为p控制着回到原节点的概率;成q为In-out parameter,因为它控制着BFS和DFS的关系。

这样,我们设置不同的p和q,就可以得到不一样偏重的node sequence。在训练模型的时候,可以使用grid search来寻找最优的p和q。也可以根据场景的需要来选择p和q。

如何学习节点特征

这里就是完全借用word2vec的方法。 总的目标函数是:

这里的f就是把节点u映射到特征空间的函数,N(u)是通过前面node sequence得到的u的近邻节点,相当于词向量训练中的上下文。 下面是具体如何计算:

这一部分不想多讲,了解词向量的话这里十分好理解。 关于词向量,可以在我的专栏中找到相关的文章。

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个node2vec完整的算法框架了:

如何表示边的特征

上面已经学习到了各个节点(node)的特征,但是很多任务中我们是针对边(edge)的,因此我们也需要边的特征。 实际上,一条边不就是由两个节点决定的吗,因此可以用两个节点的特征来表示,作者给出了一些选项:

案例和实验:

1. 可视化

作者首先在一个人物关系网络上试了试node2vec,通过kmeans聚类,并做了一个可视化,看看node2vec得到的节点向量可以反映出网络的什么特点: 当作者设置p=1,q=0.5的时候,聚类的效果是这样的:

可见这个时候各个小社区、小团体被聚为一类

当作者设置p=1,q=2的时候,聚类效果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可以发现各个社区之间的桥梁——蓝色节点,被聚成一类,因为它们有类似的结构特点,而那些淡黄色的点,是那些人物关系中比较边缘化的那些人。

所以可以看到,不同的p和q确实使node2vec刻画一个网络在不同方面的特点。

2. 节点分类(node classification)

这里先把使用的测试数据集和用于对比的模型列一下,由于比较好理解,我就不翻译了:

数据集:

对比模型:

实验结果:

3.连接预测(link prediction)

对于link,我们就需要构造边的特征的,具体构造方法上面也给出了。这里也是直接贴实验结果了:

a,b,c,d分别代表四种edge feature生成的方法。


这些就大致是node2vec的内容,更多细节还是参见论文吧。 另外,斯坦福提供了现成的代码和训练方法,可以参见他们的官网: http://snap.stanford.edu/node2vec/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5-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SimpleAI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图嵌入之node2vec
    • 传统的特征表示方法:
      • 新的思路 & 本文方法
        • 如何生成node sequence
          • 如何学习节点特征
            • 如何表示边的特征
              • 案例和实验:
              相关产品与服务
              图数据库 KonisGraph
              图数据库 KonisGraph(TencentDB for KonisGraph)是一种云端图数据库服务,基于腾讯在海量图数据上的实践经验,提供一站式海量图数据存储、管理、实时查询、计算、可视化分析能力;KonisGraph 支持属性图模型和 TinkerPop Gremlin 查询语言,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完成对图数据的建模、查询和可视化分析。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