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Wireshark使用入门

Wireshark使用入门

作者头像
大江小浪
发布2019-06-24 10:36:43
1.2K0
发布2019-06-24 10:36:4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小狼的世界小狼的世界

目录

1. Wireshark介绍

1.1 客户端界面

打开Wireshark后,能够看到三个区域。最上方是工具栏区域,可以开始捕获、停止捕获等操作。中间是Cpature Filter区域,能够在开始捕获前指定过滤规则。下方是可以捕获的网络设备,双击其中一个设备后就开始进行网络流量的捕获。

结果的展示主要分三个区域,最上方是请求和响应列表,每一条记录表示一次请求或响应的交互。中间是对选中的交互解析后的结果。最下方是原始的数据格式。

在请求列表上方,我们可以指定 Display Filter,用于筛选已经捕获到的数据。

1.2 Display Filter 的常用方法

待补充

1.3 界面上一些小TIPS

左边的实线连起来的表示同一次会话发生的各个阶段。

对勾表示选中项目对应的请求。

HTTP请求选中后,能够看到对应的请求和响应。

Wireshark会帮我们将多次请求合并。

在选中的项目上右键选择Follow->HTTP Stream可以将这次请求的所有相关的请求列出,帮助我们快速过滤。

2. 使用Wireshark分析TCP三次握手过程

2.1 三次握手原理

先来看一下基本的原理。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回送SYN+ACK信令到客户端,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ACK包,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此时TCP连接成功,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2.2 第一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

SYN :标志位,表示请求建立连接。 Seq = 0 :初始建立连接值为0,数据包的相对序列号从0开始,表示当前还没有发送数据。 Ack =0:初始建立连接值为0,已经收到包的数量,表示当前没有接收到数据。 WIN = 8192 来自Window size: 8192。 MSS = 1460 来自 Maximum segment size: 1460 byte ,最长报文段,TCP包所能携带的最大数据量,不包含TCP头和Option。一般为MTU值减去IPv4头部(至少20字节)和TCP头部(至少20字节)得到。 WS = 4 来自windows scale : 2 (multiply by 4): 窗口扩张,放在TCP头之外的Option,向对方声明一个shift count,作为2的指数,再乘以TCP定义的接收窗口,得到真正的TCP窗口。

2.3 第二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回送SYN+ACK信令到客户端,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Seq = 0 :初始建立值为0,表示当前还没有发送数据 Ack = 1 : 表示当前端成功接收的数据位数,虽然客户端没有发送任何有效数据,确认号还是被加1,因为包含SYN或FIN标志位。尽管客户端没有发送任何有效数据,确认号还是被加1,这是因为接收的包中包含SYN或FIN标志位(并不会对有效数据的计数产生影响,因为含有SYN或FIN标志位的包并不携带有效数据。

2.4 第三次握手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ACK包,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此时TCP连接成功,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ACK :标志位,表示已经收到记录 Seq = 1 :表示当前已经发送1个数据 Ack = 1 : 表示当前端成功接收的数据位数,虽然客户端没有发送任何有效数据,确认号还是被加1,因为包含SYN或FIN标志位。尽管客户端没有发送任何有效数据,确认号还是被加1,这是因为接收的包中包含SYN或FIN标志位(并不会对有效数据的计数产生影响,因为含有SYN或FIN标志位的包并不携带有效数据)

2.5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 信道不可靠, 但是通信双发需要就某个问题达成一致.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你在消息中包含什么信息, 三次通信是理论上的最小值. 所以三次握手不是TCP本身的要求, 而是为了满足”在不可靠信道上可靠地传输信息”这一需求所导致的.

也是为了最小的代价验证会话双方的收发功能正常:

  • 第一次握手成功:说明客户端的数据可以被服务端收到,说明客户端的发功能可用,说明服务端的收功能可用。但客户端自己不知道数据是否被接收。
  • 第二次握手成功:说明服务端的数据可以被客户端收到,说明服务端的发功能可用,说明客户端的收功能可用。同时客户端知道自己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服务端,自己的发功能正常。但是服务端自己不知道数据是否被接收。
  • 第三次握手成功:说明服务端知道自己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客户端端,自己的发功能正常。至此服务成功建立。

3. 请求数据的过程

客户端和服务端建立连接后,开始传输数据。下图中首先是客户端发起一个GET请求,服务端收到请求后首先返回确认信息。待服务端处理完成后,将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对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完成一次数据交互的过程。

交互过程中,SEQ表示发送的数据,LEN表示发送的数据长度,下一次的SEQ就等于当前SEQ加上LEN。ACK表示接收的数据位。客户端和服务端分别计算自己的增长值。对应上图最后一次服务端返回数据时SEQ是2737,LEN是450。客户端对接收数据做了两次返回确认,第一次ACK是2737,表示还没有完成数据接收。第二次ACK是3187,等于服务端SEQ+LEN(2737+450)表示已经完成了全部数据的接收。

4. 分析四次挥手过程

4.1 理论基础

  1.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 发送一个[FIN+ACK],表示自己没有数据要发送了,想断开连接,并进入FIN_WAIT_1状态(不能再发送数据到服务端,但能够发送控制信息ACK到服务端)。
  2. 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收到FIN后,知道不会再有数据从客户端传来,发送ACK进行确认,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SYN相同,一个FIN占用一个序号),服务端进入CLOSE_WAIT状态。
  3. 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发送FIN给对方,表示自己没有数据要发送了,服务端进入LAST_ACK状态,然后直接断开TCP会话的连接,释放相应的资源。
  4.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了服务端对FIN的ACK后,进入FIN_WAIT2状态(等待服务端完成资源释放的一系列工作:然后释放你为创建这个连接所分配的资源,并通知我你关闭了); 客户端收到了服务端的FIN信令后,进入TIMED_WAIT状态,并发送ACK确认消息。客户端在TIMED_WAIT状态下,等待2MSL一段时间,没有数据到来的,就认为对面已经收到了自己发送的ACK并正确关闭了进入CLOSE状态,自己也断开了到服务端的TCP连接,释放所有资源。当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ACK回应后,会进入CLOSE状态,并关闭本端的会话接口,释放相应资源。TIME_WAIT状态持续2MSL(MSL是数据分节在网络中存活的最长时间)。

网络上比较主流的文章都说关闭TCP会话是四次挥手,但是实际上为了提高效率通常合并第二、三次的挥手,即三次挥手。

4.2 实例分析

关闭连接需要四次握手。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FIN为1的报文,服务端返回确认,关闭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的部分。 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FIN为1的报文,客户端返回确认,关闭服务端与客户端通信的部分。

本文分析的过程是基于最简单的网络交互模式,实际上目前HTTPS已经广泛普及,而且网络交互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对于这些情况的分析就需要更多的网络知识。相信本文能够作为一个很好的入门,帮助大家了解网络协议。

参考资料

  1. 从 Wireshark 看一次请求的过程
  2. wireshark找到与http请求对应的响应数据
  3. 网络系列二 通过wireshark学习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数据传输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9-06-23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 Wireshark介绍
    • 1.1 客户端界面
      • 1.2 Display Filter 的常用方法
        • 1.3 界面上一些小TIPS
        • 2. 使用Wireshark分析TCP三次握手过程
          • 2.1 三次握手原理
            • 2.2 第一次握手
              • 2.3 第二次握手
                • 2.4 第三次握手
                  • 2.5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 3. 请求数据的过程
                  • 4. 分析四次挥手过程
                    • 4.1 理论基础
                      • 4.2 实例分析
                      • 参考资料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