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批判性思维工具(Critical Thinking)》-读书笔记(二):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批判性思维工具(Critical Thinking)》-读书笔记(二):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作者头像
用户3470542
发布2019-06-26 16:04:14
9840
发布2019-06-26 16:04:1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算法半岛算法半岛

入职前公司指定几本必读书籍帮助我们从学生到职场的转身,积累基础的知识储备,扩宽视野。《批判性思维工具(Critical Thinking)》在必读书籍之首,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公正是一个优秀思考者的前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思维方式都是公正的,我们可能会成为一名不公正的思考者。我们常常自私、狭窄地学习和应用思维技能。本章中通过介绍公正性的含义以及公正性思维的特质

批判性思维的强弱

从公正性的角度出发,批判性思维会走向两个方向:自我中心公正。大多时候,我们为了自身利益,很容易自发地走向自我为中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才能具备公正的思考方式。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公正性,我们就能避免利用思维技能来服务自身的利益;我们就能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的观点;我们会希望自己和对手都能合理地推理;我们就能对对手和自己采用同样的推理评判标准;我们就能像质疑他人一样质疑反思自己的目的、证据、结论、意义和观点。

对于公正批判性思考者所包含的思维特质如下图所示:

相反地,自我为中心判性思考者所包含的如下思维特质中的一项或多项:

公正性需要什么

公正性要求我们努力平等地对待每一种观点。这需要我们认识到我们常常对他人的观点抱有偏见,我们常常会给他人的观点贴上“喜欢”(赞成我们观点的)和“不喜欢”(不赞成我们观点的)两类标签。公正性需要我们没有偏见地对待所有相关的观点,排除个人、亲友、集体和国家的感受和利益的影响。它要求坚持良好的思维标准(如准确性、逻辑清晰、广度等),不受个人和团体利益的影响。

公正性的反面就是思维的不公。思维不公指的是推卸准确、清晰地表达相左意见的责任。当我们不公地思考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公正的。因为我们天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我们都会落入不公正的思维陷阱。完全公正的思维状态是我们永远也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公正性要求我们同时拥有思维的谦逊、勇气、换位思考、正直性、坚毅、自主性和对推理的信心(用好的推理说服自己)特质。

思维谦逊:努力发现自己对未知知识忽视的程度

思维谦逊就是要认识到自己对未知知识的忽视程度。因此,思维谦逊要求个体清晰地认识到自我中心导致的自欺行为(认为自己比自己实际知道的要多)。这意味着个体要对自己的偏见和观点的局限性有所了解。它要求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有哪些信息是不知道的,特别是事件能够引起个体强烈情感的时候,更要知道对该事件自己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思维谦逊要求我们不能宣称自己知道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的事情。思维谦虚并不是懦弱、服从,而是摒弃自负。思维谦逊要求我们觉察并且评估自己信念的基础,要求我们找出那些不能被正确的推理所支持的信念。

与思维谦逊相反的就是思维自负,即认为自己知道了实际并不知道的事情。思维自负的人缺乏对自欺行为和观点局限性的认识,他们常常声称了解自己其实并不了解的事情。思维自负的人常常也会成为自己偏见的受害者。当我们谈论思维自负时,并不一定就是指那些外表上看起来自以为是、高傲自大的人。这些思维自负的人外在表现很可能是十分谦虚的。

思维的自负和公正是不兼容的,因为如果我们对自己判断的事情过分自信,我们就很难做出公正的判断。思维谦逊对于成为公正的批判性思维者十分重要。要成为公正的思考者,就要了解自己缺乏哪些知识,这种了解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提高我们的思维。它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偏见、错误信念和不良思维习惯能够导致学习缺陷。

思维的勇气:培养自己敢于挑战大众信念的勇气

具有思维勇气就意味着个体能够公正地面对各种意见、信念和观点,即使这会让你感到痛苦。它可以让你准确公平地评判与你意见相左的信念。思维的勇气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帮助你判断在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仅仅是主观喜好的结果。具有思维勇气的人知道有时候社会传输给我们的结论和信念也是错误的。 为了确定信息的准确性,一个人不能只是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所有东西。要具有思维勇气,要了解那些被社会认为是危险和荒谬的观点常常包含着一些真理,而群体普遍认同的观点也可能包含错误。要做到公正地思考,我们必须培养思维的勇气,必须不畏惧不遵从大众观点可能受到的社会严厉惩罚。

与思维的勇气相对的是思维的懦弱,是害怕自己与他人观点不同。如果缺乏思维勇气,我们就不敢对那些我们认为是危险荒谬的意见、信念和观点进行认真思考。如果缺乏思维勇气,当我们面对强烈冲突观点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威胁,不愿意去检查审视自己的思维,也就很难做到思维的公正性。

思维勇气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够有力地帮助我们应对他人的反驳。他人有对我们提出质疑的权利,他们持有特定的信念,当我们挑战他们的信念时,他们可能会做出反驳。很多人通过别人的观点来判断自己,从他人的称赞中来认同自己。这些人的思想背后隐藏着对被反驳的恐惧,很少有人会去挑战自己所属群体的意识形态和信念系统,这是思维懦弱的第二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使我们不能公正地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个人信念来定义自己,界定自己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形成信念的过程来做出关于自己的定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批判性思考者。思考下面的解决办法。

我不会认同任何信念的内容。我只认同自己形成信念的过程。我是一个批判性思考者,我愿意检验我的信念,并且愿意放弃那些不能被证据和理性思考支持的信念。我会时刻跟随证据和推理的脚步。我的真实身份是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一个终生的学习者、一个通过建立更加合理的信念不停寻求提高自己思考水平的人。

当我们不再将我们自己的身份和信念联系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会更有勇气、更加公正。我们不会再为有相斥的信念而感到恐惧,不会再为自己的信念被证明是错误的而感到恐惧。我们可以轻松地承认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并乐意去纠正自己:“告诉我你的信念、理由,或许我可以从你的信念中进行学习。我会随时准备放弃那些与事实不相符的信念。”

思维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学习理解相反的观点

思维的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真正地理解他人的观点。这要求我们准确地再现他人的观点和推理,从他人的前提、假设和观点进行推理。这一特质要求个体积极回忆自己坚持错误的情况,也要求个体有能力辨别在当前情况下也可能会犯类似的错误。

与思维换位思考相对的是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即以自我为中心来进行思考。当我们从自我中心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感受和情感。很不幸,自我中心倾向是我们思维的自然本性,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我们的痛苦、需要和希望都是最重要的,他人的需要无关紧要。我们不会主动地从反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会主动从那些可能改变我们自己观点的角度思考问题。

不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又如何能够公正地对待他人呢?公正的思维需要努力置身于他人(或其他有知觉的动物)情景,思考他人观点。这需要我们尊重那些孕育出不同观点的背景和环境。人类思维的方式源于人们生活情景,源于不同的背景和情况。如果我们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准确地理解他人的观点,我们就不能公正地评判他们的观点和信念。但是,从他人的观点思考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项很难获得的技能。

为了培养思维换位思考的技能,请练习下面的策略:

  • 在不同意某人观点的时候,换位思考。告诉对方,“接下来10分钟我将从你的观点出发与你谈话,如果你也能从我的观点出发进行谈话。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确保你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方的观点。
  • 在讨论的过程中,用下面的句子总结对方的谈话:“你是不是想说_。对吗?”
  • 阅读的时候,告诉自己你认为作者想要说什么。这样可以使你能够正确地理解他人的观点,从他人的观点思考问题。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来评论他人的观点。

思维正直:用同样的标准评判他人和自己

思维正直是指尊重严谨的思维,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

思维正直的反面就是思维虚伪,是指一种不诚实、自相矛盾的思维状态。因为思维的天性是自我中心的,是虚伪的,它会为我们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进行辩解,使之合理化。自我内部需要塑造一个积极的形象,对于自我中心思想来说,诚实的表象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常常将虚伪隐藏起来,即使我们要求他人的标准更加严格,我们也认为自己是公正的。即使我们声称遵守某些信念,但却常常言行不一。

当思想和行为一致的时候,我们就是思维正直的。我们做到了我们承诺的,没有表面说一套实际上却做另一套。

很明显,如果我们用不一致的标准去评判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我们就无法公正地对待他人,虚伪的实质是不公。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自己思想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我们就不能对自己的道德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歪曲其他的观点。

思维坚毅:不轻易地放弃;战胜挫折和困难

思维坚毅指的是战胜挫折、完成复杂任务的品格。有些困难十分复杂,不容易解决。但思维坚毅的人面对复杂任务和挫折时不会放弃,他们清楚认真地对复杂问题进行推理比快速得出结论更加重要。思维坚毅要求严格遵守理性标准,而不是根据第一印象做出判断或是快速给出简单化的答案。它还要求对困惑和未解决的问题进行长时间努力的思考,并从中获得深刻的见解。

与思维坚毅相反的是思维的懒惰,思维懒惰的人在应对具有挑战性任务的时候很容易放弃,他们对复杂思维活动带来的痛苦和沮丧容忍度较低。

高水平的思维活动需要思维坚毅,因为高水平的思维活动都包含一定的思维挑战。没有思维坚毅性,就无法克服这些挑战。数学、化学、物理、文学、艺术及其他任何领域的高质量推理都需要思维的坚毅。

缺乏思维的坚毅是如何影响思考公正的呢?在理解他人的观点时,只要他们的观点与我们的不同或是本质上较复杂,都需要思维坚毅。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考虑他人使用的信息,理解并分析他人对这些信息的解释、他人的信念,那么我们就不能了解他们的目的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观点,就不能公正地对待他们的观点。

对推理的信心:重视证据和推理,将之视为发现真相的重要工具

对推理的信心是建立在两种信念基础上的,第一种信念就是给人们提供自由推理的环境、鼓励人们靠自己的推理能力得出结论会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这种信心同时也建立在第二种信念基础上,这种信念就是人们可以学会自己思考;形成有价值的观点;得出合理的结论;清晰、准确、相关、有逻辑地思考;借助良好的推理和明确的证据来说服彼此;并且排除那些人类本性和社会生活中障碍的影响,成为理性的人。当一个人有了对推理的信心时,他就会按照合理的推理行动。合乎理性这一观点就成为人们一生最有价值的东西。简单来讲,对推理的信心就是将正确的推理作为接受或拒绝某一观点和立场的基本标准

与推理信心相反的是对推理的怀疑。不严谨的思考者会感到合理推理带来的威胁。人在本性上是不擅长分析自己观点,而又对自己的观点坚信不疑的。我们对自己的观点分析得越多,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观点中存在越多的问题,就会更少地去坚持未经分析过的观点。没有对推理的信心,人们自然地会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观点,不管这些观点有多么荒唐。

对推理的信心和思维公正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一个思维公正的人不可能对推理的重要性置之不理。如果我宣称能够做到思维公正,而我却不考虑与我观点相左的合理推理,这就是一个缺乏对推理的信心、思维不公正的例子。思维公正要求我们考虑以前从未考虑过的推理、考虑合理推理,要求我们根据更合逻辑、更准确、更公正地推理调整自己的观点,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对推理拥有信心,当能够进行合理的推理时,我们就能更好地思考。

思维自主:重视思考的独立性

思维自主意味着坚持用合理的标准进行思考。这意味着自己要对事物进行思考而不是不加判断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思维自主的思考者在决定接受或者拒绝某观点的时候不依赖于他人。只有证据证明他人的观点是合理的时候,他们才会接受他人的观点。

在形成观点的过程中,批判性思考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是自己积极主动地对环境和事件进行思考。当然,对于思维自主的理解不能局限在其这一特质本身,我们应该将它理解为与思维其他特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一个维度。

与思维自主性相反的是思维遵从和思维依赖。思维自主是很难培养的,是因为无论是在知识领域、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总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现实,自主性思考几乎肯定不会得到社会权威认可的结论,只有简单地遵从社会期望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才能被社会接受。

因此,大多数人在思维和行为上都是因循守旧的,像镜子一样接受周围人的价值和信念系统,缺少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力,成为思维遵从的思考者。只要人们不加批判地接受他人的文化价值观,只要人们没有经过自己分析就遵从别人的信念,人们的思维就不是自由的。

人们不可能在思维遵从的情况下做到思考公正,因为独立思考是多角度看待问题的前提条件。当我们思维遵从的时候,我们仅仅能在“接受”的观点中进行思考;而要做到思考公正就是要拒绝不加判断的接受,没有亲自对这些观点的优缺点进行思考就不能接受这些观点。没有思维自主性的人在思考其他观点时,要么是非常容易被这些观点动摇(因为我们没有能够看穿操纵与宣教),要么会歪曲这些观点(因为这些观点与我们从前形成的信念系统不一致)。

认识思维特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批判性思维所有必要的思维特质是相互关联的。思考一下思维谦逊:为了能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思维勇气来面对我们自己的偏见和无知。为了能够发现我们的偏见,我们常常需要注重那些反对观点并进行合理推理。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必须要有思维的坚毅性,因为学着理解我们的偏见需要时间和努力。除非我们有对推理的信心来相信我们不会犯错误,不会被相反观点所误导,否则这种努力不会显得公正。

此外,虽然思考其他观点不会损害我们的利益,但是这并不足以激发我们去仔细思考这些观点。我们必须做到思维公正,必须认识到公正地对待反对观点的责任,必须倾听那些反对观点来确保我们没有忽视和偏见。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出发点:思维谦逊。

下表总结了惯常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区别:

下表总结了培养优秀的思维特征需要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小结

真正杰出的思考者并不是孤立思维特质的产物。没有这些优秀思维特质的人,会不可避免地犯错而自己却时常觉察不到。这些人的思维特质是不严谨的,当他们无意识地去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观点、相信那些可以令自己舒服的观点、相信那些可以符合自身利益的观点、相信那些满足自己自私需求的观点时,这些人就不是一个理性的批判性思考者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5-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算法半岛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批判性思维的强弱
    • 思维谦逊:努力发现自己对未知知识忽视的程度
      • 思维的勇气:培养自己敢于挑战大众信念的勇气
        • 思维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学习理解相反的观点
          • 思维正直:用同样的标准评判他人和自己
            • 思维坚毅:不轻易地放弃;战胜挫折和困难
              • 对推理的信心:重视证据和推理,将之视为发现真相的重要工具
                • 思维自主:重视思考的独立性
                • 认识思维特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 小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