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机器学习】多项式回归(总结很到位)

【机器学习】多项式回归(总结很到位)

作者头像
用户5745385
发布2019-07-04 15:01:29
2.4K0
发布2019-07-04 15:01:2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XSYMambaXSYMamba

注一般线性回归中,使用的假设函数是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是二维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但是很多时候可能会遇到直线方程无法很好的拟合数据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尝试使用多项式回归。多项式回归中,加入了特征的更高次方(例如平方项或立方项),也相当于增加了模型的自由度,用来捕获数据中非线性的变化。添加高阶项的时候,也增加了模型的复杂度。随着模型复杂度的升高,模型的容量以及拟合数据的能力增加,可以进一步降低训练误差,但导致过拟合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图A,模型复杂度与训练误差及测试误差之间的关系

0. 多项式回归的一般形式


在多项式回归中,最重要的参数是最高次方的次数。设最高次方的次数为nn,且只有一个特征时,其多项式回归的方程为:

h^=θ0+θ1x1+ ... +θn−1xn−1+θnxnh^=θ0+θ1x1+ ... +θn−1xn−1+θnxn

如果令x0=1x0=1,在多样本的情况下,可以写成向量化的形式:

h^=X⋅θh^=X⋅θ

其中XX是大小为m⋅(n+1)m⋅(n+1)的矩阵,θθ是大小为(n+1)⋅1(n+1)⋅1的矩阵。在这里虽然只有一个特征xx以及xx的不同次方,但是也可以将xx的高次方当做一个新特征。与多元回归分析唯一不同的是,这些特征之间是高度相关的,而不是通常要求的那样是相互对立的。

在这里有个问题在刚开始学习线性回归的时候困扰了自己很久:如果假设中出现了高阶项,那么这个模型还是线性模型吗?此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如果把上面的假设看成是特征xx的方程,那么该方程就是非线性方程;如果看成是参数θθ的方程,那么xx的高阶项都可以看做是对应θθ的参数,那么该方程就是线性方程。很明显,在线性回归中采用了后一种解释方式。因此多项式回归仍然是参数的线性模型。

1. 多项式回归的实现


下面主要使用了numpy、scipy、matplotlib和scikit-learn,所有使用到的函数的导入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1 import numpy as np
2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3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4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
5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6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下是使用的数据是使用y=x2+2y=x2+2并加入一些随机误差生成的,只取了10个数据点: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1 data = np.array([[ -2.95507616,  10.94533252],
2        [ -0.44226119,   2.96705822],
3        [ -2.13294087,   6.57336839],
4        [  1.84990823,   5.44244467],
5        [  0.35139795,   2.83533936],
6        [ -1.77443098,   5.6800407 ],
7        [ -1.8657203 ,   6.34470814],
8        [  1.61526823,   4.77833358],
9        [ -2.38043687,   8.51887713],
10        [ -1.40513866,   4.18262786]])
11 m = data.shape[0]  # 样本大小
12 X = data[:, 0].reshape(-1, 1)  # 将array转换成矩阵
13 y = data[:, 1].reshape(-1, 1)
14 plt.plot(X, y, "b.")
15 plt.xlabel('X')
16 plt.ylabel('y')
17 plt.show()

这些数据点plot出来,如下图:

图1-1,原始数据

1.1 直线方程拟合

下面先用直线方程拟合上面的数据点: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1 lin_reg = LinearRegression()
 2 lin_reg.fit(X, y)
3 print(lin_reg.intercept_, lin_reg.coef_)
4   # [ 4.97857827] [[-0.92810463]]
5 X_plot = np.linspace(-3, 3, 1000).reshape(-1, 1)
6 y_plot=np.dot(X_plot, lin_reg.coef_.T) + lin_reg.intercept_
7 plt.plot(X_plot, y_plot, 'r-')
8 plt.plot(X, y, 'b.')
9 plt.xlabel('X')
10 plt.ylabel('y')
11 plt.savefig('regu-2.png', dpi=200)

图1-2,直线拟合的效果

可以使用函数"mean_squared_error"来计算误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h = np.dot(X.reshape(-1, 1), lin_reg.coef_.T) + lin_reg.intercept_
print(mean_squared_error(h, y)) # 3.34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1.2 使用多项式方程

为了拟合2次方程,需要有特征x2x2的数据,这里可以使用函数"PolynomialFeatures"来获得: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1poly_features=PolynomialFeatures(degree=2, include_bias=False)
2 X_poly = poly_features.fit_transform(X)
3 print(X_poly)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结果如下:
[[-2.95507616  8.73247511]
 [-0.44226119  0.19559496]
 [-2.13294087  4.54943675]
 [ 1.84990823  3.42216046]
 [ 0.35139795  0.12348052]
 [-1.77443098  3.1486053 ]
 [-1.8657203   3.48091224]
 [ 1.61526823  2.60909145]
 [-2.38043687  5.66647969]
 [-1.40513866  1.97441465]]

利用上面的数据做线性回归分析: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1 lin_reg = LinearRegression()
2 lin_reg.fit(X_poly, y)

3 print(lin_reg.intercept_, lin_reg.coef_)
4 # [ 2.60996757] [[-0.12759678  0.9144504 ]] 
5 X_plot = np.linspace(-3, 3, 1000).reshape(-1, 1)
6 X_plot_poly = poly_features.fit_transform(X_plot)
7 y_plot = np.dot(X_plot_poly, lin_reg.coef_.T) + lin_reg.intercept_
8 plt.plot(X_plot, y_plot, 'r-')
9 plt.plot(X, y, 'b.')
10 plt.show()

第3行得到了训练后的参数,即多项式方程为h=−0.13x+0.91x2+2.61h=−0.13x+0.91x2+2.61 (结果中系数的顺序与XX中特征的顺序一致),如下图所示:

图1-3:2次多项式方程与原始数据的比较

利用多项式回归,代价函数MSE的值下降到了0.07。通过观察代码,可以发现训练多项式方程与直线方程唯一的差别是输入的训练集XX的差别。在训练直线方程时直接输入了XX的值,在训练多项式方程的时候,还添加了我们计算出来的x2x2这个“新特征”的值(由于x2x2完全是由xx的值确定的,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此时该模型只有一个特征xx)。

此时有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假如一开始得到的数据就是上面代码中"X_poly"的样子,且不知道x1x1与x2x2之间的关系。此时相当于我们有10个样本,每个样本具有x1,x2x1,x2两个不同的特征。这时假设函数为:

h^=θ0+θ1x1+θ2x2h^=θ0+θ1x1+θ2x2

直接按照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来训练,也可以得到上面同样的结果(θθ的值)。如果在相同情况下,收集到了新的数据,可以直接带入上面的方程进行预测。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不知道x2=x21x2=x12这个隐含在数据内部的关系,所有也就无法画出图1-3中的这条曲线。一旦了解到了这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数据的维度就从3维下降到了2维(包含截距项θ0θ0)。

2. 持续降低训练误差与过拟合


在上面实现多项式回归的过程中,通过引入高阶项x^2,训练误差从3.34下降到了0.07,减小了将近50倍。那么训练误差是否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继续增加更高阶的项,训练误差可以进一步降低。通过尝试,当最高阶项为x^11时,训练误差为3.11e-23,几乎等于0了。

下面是测试不同degree的过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1 # test different degree and return loss
2 def try_degree(degree, X, y):
3     poly_features_d = PolynomialFeatures(degree=degree, include_bias=False)
4     X_poly_d = poly_features_d.fit_transform(X)
5     lin_reg_d = LinearRegression()
6     lin_reg_d.fit(X_poly_d, y)
7     return {'X_poly': X_poly_d, 'intercept': lin_reg_d.intercept_, 'coef': lin_reg_d.coef_}
8
9 degree2loss_paras = []
10 for i in range(2, 20):
11     paras = try_degree(i, X, y)
12     h = np.dot(paras['X_poly'], paras['coef'].T) + paras['intercept']
13     _loss = mean_squared_error(h, y)
14     degree2loss_paras.append({'d': i, 'loss': _loss, 'coef': paras['coef'], 'intercept': paras['intercept']})
15
16 min_index = np.argmin(np.array([i['loss'] for i in degree2loss_paras]))
17 min_loss_para = degree2loss_paras[min_index]
18 print(min_loss_para)  # 
19 X_plot = np.linspace(-3, 1.9, 1000).reshape(-1, 1)
20 poly_features_d = PolynomialFeatures(degree=min_loss_para['d'], include_bias=False)
21 X_plot_poly = poly_features_d.fit_transform(X_plot)
22 y_plot = np.dot(X_plot_poly, min_loss_para['coef'].T) + min_loss_para['intercept']
23 fig, ax = plt.subplots(1, 1)
24 ax.plot(X_plot, y_plot, 'r-', label='degree=11')
25 ax.plot(X, y, 'b.', label='X')
26 plt.xlabel('X')
27 plt.ylabel('y')
28 ax.legend(loc='best', frameon=False)
29 plt.savefig('regu-4-overfitting.png', dpi=200)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oef': array([[  0.7900162 ,  26.72083627,   4.33062978,  -7.65908434,
24.62696711,  12.33754429, -15.72302536,  -9.54076366,
1.42221981,   1.74521649,   0.27877112]]),
'd': 11,
'intercept': array([-0.95562816]),
'loss': 3.1080267005676934e-23}

画出的函数图像如下:

图2-1:degree=11时的函数图像

由图2-1可以看到,此时函数图像穿过了每一个样本点,所有的训练样本都落在了拟合的曲线上,训练误差接近与0。 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模型了。但是,这样的曲线与我们最开始数据的来源(一个二次方程加上一些随机误差)差异非常大。如果从相同来源再取一些样本点,使用该模型预测会出现非常大的误差。类似这种训练误差非常小,但是新数据点的测试误差非常大的情况,就叫做模型的过拟合。过拟合出现时,表示模型过于复杂,过多考虑了当前样本的特殊情况以及噪音(模型学习到了当前训练样本非全局的特性),使得模型的泛化能力下降。

出现过拟合一般有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 降低模型复杂度,例如减小上面例子中的degree;
  • 降维,减小特征的数量;
  • 增加训练样本;
  • 添加正则化项.

防止模型过拟合是机器学习领域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鉴于该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能选择简单模型时应该尽量选择简单的模型。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4-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XSYMamba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0. 多项式回归的一般形式
  • 1. 多项式回归的实现
    • 1.1 直线方程拟合
      • 1.2 使用多项式方程
      • 2. 持续降低训练误差与过拟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