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Nature:有史以来“最逼真”糖尿病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

Nature:有史以来“最逼真”糖尿病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

作者头像
用户6317549
发布2019-09-24 14:14:42
2.8K0
发布2019-09-24 14:14:4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研猫科研猫

文章详情:科研猫 糖尿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其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截肢,究其原因是血管病变所致,如血管基底膜的扩张和血管细胞的丢失。糖尿病还会损害内皮细胞的功能,扰乱内皮细胞与周皮细胞的通讯。

该研究报道了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自发形成的三维人血管类似物。该类血管模型包含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它们可以自发组装成毛细血管网络,并由基底膜包裹。移植到小鼠体内的类血管可在动脉、小动脉和静脉形成稳定的灌注血管树。

体外实验证明,该类血管暴露于高血糖和炎症细胞因子时,其血管基底膜会增厚。在小鼠体内实验中,暴露于糖尿病环境中的类血管,也可模拟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变化。该研究证实NOTCH3及其配体DLL4是糖尿病人血管病变的关键驱动因子。因此,来自人类干细胞的类血管模型成功地再现了人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可以真实模拟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系统。

* 周细胞嵌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中,通过物理接触和旁分泌信号与内皮细胞进行细胞通讯,监视和稳定内皮细胞的成熟过程。

传统建模:共培养技术-- iPS(诱导型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周细胞/早期血管细胞--建立血管网络

该模型:多步骤自发形成的三维类血管模型

该模型

内皮网络关系密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31+)、周细胞数目多且与位置类似正常血管(分子标志物PDGFRβ, calponin 1 and SMA)、有基底膜包裹(免疫染色观察IV型胶原)

传统模型

内皮网络关系脆弱(仅含有少量周细胞),也没有胶原覆盖

类血管模型的体外验证

1)电镜证实了管腔、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存在典型的紧密连接

2)血管内皮尖端细胞的CD31+丝状伪足提示新生血管的形成(共聚焦技术)

3)基因表达谱分析证实内皮细胞、周细胞功能的成熟。

类血管模型的体内验证

1)体外建模,移植入NSG小鼠(免疫缺陷)肾被膜下(存活期6个月以上)

2)荧光抗体(抗CD31)灌注显示:人血管与小鼠血管功能连接正常

3)组织学切片分析显示移植物细胞在体内分化为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4)血管模型的经基因编辑用荧光蛋白基因标记(BFP&RFP),分析显示在小鼠体内成功建立了人源性的血管树

类血管(高糖诱导)vs糖尿病人血管 体外实验

1)T2D患者:真皮微血管增厚、洋葱皮样分层,基底膜分裂;炎症状态,TNF和IL-6水平升高

2)高糖诱导类血管模型后:IV型胶原增厚、TNF和IL-6升高、周细胞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血管增厚和基底膜分层(电镜)

3)传统共培养模型未发现IV型胶原的合成增加

4)糖尿病血管模型的内皮细胞与周细胞比例降低,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绝对数量减少

5)糖尿病病人内皮细胞(vs正常人)改变主要表现在胶原合成和胞外基质合成

链霉素诱导移植鼠产生糖尿病

体内实验

1)体内试验发现,糖尿病小鼠体内,人源血管的基底膜明显增厚,而鼠源血管的基底膜无明显变化。

2)此外,人源血管还显示出其他糖尿病性血病变,如血管退化和内皮细胞丢失

糖尿病治疗药物对血管病变的疗效

体外实验

1)该研究的所有药物对该类血管模型的基底膜增厚均无改善作用

2)阻断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关的信号通路后,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可以明显消除IV胶原的增厚、恢复内皮细胞的增殖

体内试验

1) DAPT在体内对糖尿病小鼠血管基底膜的增厚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DAPT可以补救血管渗漏

3)还可以挽救糖尿病小鼠CD31+内皮细胞的丢失

探究判断DAPT作用靶点

1)糖尿病并发症与Notch通路密切相关

2)阻断Notch配体发现,阻断DLL4和NOTCH3可阻止血管基底膜增厚

3)使用CRISPR-Cas9生成DLL4和NOTCH3突变血管基底膜的扩张明显减少

4)在移植小鼠类血管模型中,NOTCH3及其下游靶点HES5和HEY1主要在SMA+周细胞中表达,且糖尿病小鼠中HES5表达增加。

5)与移植的血管模型类似,在来自T2D患者和健康个体的真皮血管中,NOTCH3和HES5也主要表达于周细胞;在T2D患者的真皮毛细血管中,周细胞中HES5表达也是增加的。

结论:在体内阻断NOTCH3通路可以缓解糖尿病小鼠血管基底膜的病变

综上:

该研究报道了来自iPS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自发形成的三维类人血管模型,它们具有人体微血管的形态、功能和分子特征。动物活体灌注后形成的人血管模型中,类血管分化成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这一系统可用于模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结构和功能。

γ-分泌酶的作用靶点NOTCH3及其配体DLL4被确定为基底膜的增厚的关键媒介。体内试验证明γ-分泌酶抑制剂以及NOTCH3抑制剂均可明显减轻微血管疾病。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引发糖尿病血管基底膜增厚的重要原因。

该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移植物糖尿病小鼠和T2D患者中,在人血管的周细胞中均发现了Notch作用靶点HES5的表达增加,为糖尿病相关血管病变研究指明了方向。

该类血管的体内模型可用于识别糖尿病血管变化的相关通路,并开发减轻糖尿病微血管变化的药物。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1-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研猫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