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自动化测试中的那些误解和偏见

自动化测试中的那些误解和偏见

作者头像
测试开发社区
发布2019-10-09 16:17:47
7960
发布2019-10-09 16:17:4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测试开发社区测试开发社区

自动化测试是手工测试的唯一出路么?当我想到这个问题时候,我也觉得好笑。医生是护士唯一的出路么?将军是士兵的唯一出路么?

因为最近混了一些论坛以及群看别人的讨论。发现好多人认为自动化测试是测试人员的唯一出路。

工人是农民的唯一出路么?也许是,农民工。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因为发现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而且认为是唯一出路。

对测试和质量认知有误解的,远不止这个。

有一些公司,比如一些初创公司,对测试人员的考核,非要靠一个硬性的指标,比如:Bug 率,Bug 遗漏率,测试开发比,自动化测试率; 我不知道这些比例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Bug 率:我搜索一下还真有这玩意。 流行的公式主要以下两个: 观点一、bug率=bug数/代码行数 观点二、bug率=bug数/功能点数 我不知道哪个公司蛋疼得统计这玩意。出现bug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历史遗留问题,架构设计局限,需求的理解,项目进度,项目资源等。 从考核标准上来说,Bug率数值越小就说明越好,基于这个结果,会引导团队成员做出一些对长远和整体效率无益的行为,例如:

增大基数,增加无意义代码

把定长循环分开写,写成顺序方法

把可配置信息写死到代码中

大量的复制、粘贴代码

重新发明各种轮子

Bug 遗漏率: 质量从来不是测出来的。 系统质量是要靠上游工程做出来的,而且上游的工作质量会更为重要,上游的问题的影响范围将更广,对效率和价值的影响更大,应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仅仅依赖下游工程(种种测试)来把质量关,是十分低效,而且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开发测试比:

这个比例并不太能说明测试人员的效率,或者公司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基本上每家公司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原因有很多,公司传统,领导风格,人员素质,工作内容,等等……如果离开了当前公司的这个Context去谈开发测试比,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就譬如说两家公司的开发测试比都是3:1,但是其中一家公司的可能很糟蹋,另一家很高效。谈这个开发测试比例,最好是在相同的类型的公司(创业型VS大公司),相同的行业(互联网VS传统),人员素质在同一个水平,等等。在这些前提条件下,如果发现自己的所在的组织的效率不如其他公司,可以参考同行有什么好的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发测试比例只是浮云,整个组织的效率才是关键。

自动化测试率: 对于快速迭代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个还真不好弄,除非你不迭代,测稳定的版本。像以前的传统的大型项目,发布周期特别长,可以弄弄。或者你有足够多的资源,足够人员来弄这个,而且这个是滞后的,可能你某个功能自动化起来了,某次迭代又改得面目全非,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而很多人误解就是,自动化测试比例越多,就证明效率越高,越能节省人工。有公司大言不惭的说,我们的自动化测试率是100%。对于简单的测试,可能录制就能达到,真正复杂一点的,你敢全面用自动化来测试么?

OK, 既然把自动化测试抬得如此高,我们来看看自动化测试是何方神圣。

自动化测试的优点:

1、对程序的回归测试更方便。这可能是自动化测试最主要的任务,特别是在程序修改比较频繁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回归测试的动作和用例是完全设计好的,测试期望的结果也是完全可以预料的,将回归测试自动运行,可以极大提高测试效率,缩短回归测试时间。

2、可以运行更多更繁琐的测试。自动化的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可以在较少的时间内运行更多的测试。

3、可以执行一些手工测试困难或不可能进行的测试。比如,对于大量用户的测试,不可能同时让足够多的测试人员同时进行测试,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模拟同时有许多用户,从而达到测试的目的。

4、更好地利用资源。将繁琐的任务自动化,可以提高准确性和测试人员的积极性,将测试技术人员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精力设计更好的测试用例(把节省的人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用例设计上)   将可自动测试的测试自动化后,可以让测试人员专注于手工测试部分,提高手工测试的效率。

5、测试具有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由于测试是自动执行的,每次测试的结果和执行的内容的一致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从而达到测试的可重复的效果。(脚本的复用性)

6、测试的复用性。由于自动测试通常采用脚本技术,这样就有可能只需要做少量的甚至不做修改,实现在不同的测试过程中使用相同的用例。

7、增加软件信任度。由于测试是自动执行的,所以不存在执行过程中的疏忽和错误,完全取决于测试的设计质量。一旦软件通过了强有力的自动测试后,软件的信任度自然会增加。

自动化测试的缺点:

1、不能取代手工测试

2、手工测试比自动测试发现的缺陷更多,自动化测试不容易发现新的BUG

3、对测试质量的依赖性极大(理解:自动化测试脚本的正常运转前,需要先经过功能测试的通过)

4、测试自动化不能提高有效性(理解:主要从维护脚本的花费资源上来看,并不能节省资源)

5、工具本身并无想像力综上所述,可以归结自动化完成不了的,手工测试都能弥补,两者有效的结合是测试质量保证的关键。

自动化测试,说白了,就是监视开发有没有在开发新功能的时候,把老功能弄坏了。 有了自动化,可以做老功能的回归测试,这样测试人员就可以花更多的精力测试新feature. 自动化测试的本质是发现变化的东西对不变东西的影响。

我们来看几个实际的例子: 1、有项目来了,测试小李手工测试与自动化用例同步进行。导致测试排期紧张。这是没必要的,因为自动化不是要跟上变化的东西,恰恰要测那些不变的东西。

2、老大要求每晚都运行一遍自动化用例或者把用例运行100次,因为他觉得自动化用例运行的越多收益越大。这也是没必要的,因为不变的东西证明一次和证明一百次的结果是一样的。

3、某个公司有专门的测试开发职位。其它的业务小组都是独立的。这个测试开发,就没有啥活干。可业务小组的手工测试做不完,回归次次还得手工,业务小组没法指望测试开发帮忙干活,他们不是一个组的,测试开发也不知道哪些业务是可以自动化的,也不会下沉到业务小组里面去。效率一点都没提升,自动化测试就是个花瓶。

4、某个业务小组准备开展UI自动化,测试A担当重任。结果追求代码的完美,每次还需要code review, 层层封装,代码进展特别缓慢,过不久,整个业务全部重新推倒,case完全没法用。对领导可以说实现了多少自动化,有多么漂亮的代码,代码库里面可查。可其他人继续苦逼的做着手工,就连回归也一点没有减轻负担。

5、某个SQA, 对测试开发说,你给我开发一个系统,要方便我统计质量度量数据,需求么,自己想,一个星期交货。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对自动化测试的各种偏见,是因为我们对它的定位不准确。 要么我们将其割裂开来,一个专门的职位,独立于项目组外。 要么分配的任务,无法度量并且超过开发的能力。 要么追求代码上的数量,而实际没什么效果。

如果写个小工具,能辅助提高测试效率,算不算自动化测试? 如果写个代码,能造一些测试数据,算不算上自动化测试中的一部分? 其实自动化测试,就是一种测试手段,只是用代码来代替人工。 如果你会自动化测试技巧,不去了解业务,就不知如何将手工测试case转化成自动化测试case. 如果你很精通业务,不了解技术,也就不知道如何能实现将重复的手工测试解放出来。

所以,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是不能分割开的。如果有技术,又做着重复的手工,就一定会思考,如何将其自动化。

手工测试可以转化为自动化测试,但不是唯一出路。做手工测试的,必须要有将其转化为自动化的能力。做自动化的,必须有项目业务背景。

自动化应该是审视软件研发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去发现那些可以被工具化自动化的重复性活动,然后去实现。广义的自动化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节: 测试环境的搭建和管理 测试环境的检查,监控和报警 测试代码的编译和测试构建 测试代码的静态检查和报警 测试用例的分发和执行 测试结果的保存与管理 测试报告的生成 测试优先级的建议

自动化的成本与收益(ROI)

一个过于简化的公式可以这样写:

自动化的收益 = 迭代次数 * 全手动执行成本 - 首次自动化成本 - 维护次数 * 维护成本

或者如果假设迭代次数和维护次数近似相等,这个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立,比如一个比较新的产品: 自动化的收益 = 迭代次数 * (全手动执行成本 - 维护成本) - 首次自动化成本

解读: 自动化的收益与迭代次数成正比 自动化收益可能为负数:即当自动化成本和维护成本比手动执行成本还高时 很多时候自动化成本并不比手动成本高,但是维护成本很高 为什么强调过于简化,因为这里的自动化收益仅仅考虑时间和资源成本的节省。好的自动化带来的迭代周期的缩短,是可以缩短项目周期,在某些时候能变不能做为能做,进而带来的机会收益是巨大的,也是很难量化的。这个就要求决策者对软件工程和自动化有比较正确的直觉和理解。片面追求自动化的资源节省,或者要求精确量化自动化的收益,本人觉得都不可取。

推论1:什么项目适合自动化 下面几种情况比较适合自动化: 回归测试为主的Support Engineering项目,即需要长期做支持维护的产品。或者有过去版本需要长期做支持维护的产品。这种产品(比如企业软件,操作系统等)一个版本在发布之后往往需要支持好多年,做bug fix和patch。这个时候每次小版本的开发都会增加迭代次数,并且每次产品变动都非常有限,维护成本相对偏低,自动化收益就非常好。这也是很多企业级软件或者硬件产品有专门自动化团队的原因。因为产品的支持维护开发的回归测试基本靠自动化 接口比较稳定的产品, 手动测试特别费时费力,甚至无法达到测试目的的项目。比如压力测试,大数据或者大量重复数据测试,必须有自动化工具的支持

推论2:自动化的介入时间点 一个项目的初期可能不太适合自动化。因为项目初期用户界面和接口没有稳定,自动化代码会被动的被要求频繁改变,维护成本非常高。自动化收益不好。而反而手动测试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反馈给开发人员。而到了项目后期和维护期,自动化再介入为回归测试做准备,可以最大化自动化收益。

推论3:自动化的程度和自动化率 这里自动化的程度是指整个软件研发活动中引入自动化的程度。推论2中说,有些项目早期可能不太适合高度自动化,但是项目早期仍然可以选定某些环节进行自动化。比如稳定的公用接口,软件的编译和部署,环境的搭建等从一开始就比较稳定的部分。

自动化率同样也要看产品和项目的特性,对于产品的UI部分如果会频繁改动,可以做比较低的自动化。对于接口比较稳定的服务组件可以提高自动化率。

你有什么样的团队,工具和基础设施 其实这个因素是做所有事情都必须考虑的。自动化测试本身就是软件开发。好的自动化测试框架,架构设计很重要。这些会决定自动化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这些都要求很强的开发能力。如果你的团队只有很有限的开发能力,那么怎么去做自动化,是做最原始的录制回放,还是数据驱动。复杂自动化也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比如你有很好的DevOps的虚机管理系统,就不用自己去开发,省下的资源和人力也是很可观的。 工具是另外一块,如果公司有实力支持商业测试软件和管理软件,就可以降低编程要求(当然这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如果没有办法用商业工具,只能考虑开源和自己开发,这个对自动化测试开发的能力要求就高。总之必须选择和团队,技能储备,基础设施与工具匹配的自动化策略。

管理层的理解程度和支持 这个就不再展开。我见过很糟糕的情况,一个带好几百人兼顾产品技术的VP,越3到4级直接给测试团队提技术需求和建议。你说是做还是不做,怎么做?还有一个团队,自动化测试人员从来没有写过Java或者其他OO语言的程序,被要求从头设计自动化框架,那就是一场灾难。还有一个团队,管理层几次要求更换自动化工具,相当于整体重写自动化脚本。

自动化测试是一个很专门化的领域,自动化测试又是对工程师的技术广度深度要求很高的工作。对于团队管理和决策者来讲,请不要简单化和孤立看待自动测试。最重要的是确保听取真正理解产品,团队和自动化测试的技术人员的判断。

OK, 以下是用Airtest录制的微信小程序自动化测试。

自动生成的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 encoding=utf8 -*-
__author__ = "anderson"

from airtest.core.api import *


from poco.drivers.android.uiautomation import AndroidUiautomationPoco
poco = AndroidUiautomationPoco(use_airtest_input=True, screenshot_each_action=False)
from airtest.cli.parser import cli_setup

if not cli_setup():
    auto_setup(__file__, logdir=True, devices=[
            "Android:///",
    ])


# script content
print("start...")
poco("android.widget.LinearLayout").offspring("com.tencent.mm:id/dcj").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offspring("com.tencent.mm:id/v").child("android.widget.LinearLayout").child("android.widget.RelativeLayout")[1].offspring("com.tencent.mm:id/jq").click()
poco("android.widget.LinearLayout").offspring("com.tencent.mm:id/dcj").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offspring("com.tencent.mm:id/v").child("android.widget.LinearLayout").child("android.widget.RelativeLayout")[2].offspring("com.tencent.mm:id/jq").click()
poco("android.widget.LinearLayout").offspring("com.tencent.mm:id/dcj").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offspring("com.tencent.mm:id/v").child("android.widget.LinearLayout").child("android.widget.RelativeLayout")[3].offspring("com.tencent.mm:id/jq").click()
poco(text="京豆").click()
poco("android.widget.LinearLayout").offspring("com.tencent.mm:id/dcj").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1].child("android.widget.RelativeLayout").child("android.widget.FrameLayout")[0].offspring("com.tencent.mm:id/ph").click()


# generate html report
# from airtest.report.report import simple_report
# simple_report(__file__, logpath=True)

如何看待这种录制的自动化?个人觉得,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这种自动化测试也是很管用的。

为什么对自动化有这么多误解? James Bach 曾经在一篇博文提到,自动化测试这个名字是非常有误导性的。它让一般的人误以为就是测试完全被自动化了,就像一个自动的咖啡机一样,我只需要把杯子放在那里,按一个button就够了。James说更加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工具辅助的测试”。当然他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好的测试用例是没有办法100%被自动化的,测试人员的经验,逻辑判断和探索性的测试方法都不能被有效自动化。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作为管理者,就想有个简单的KPI考量机制来考核人。所以会指定一些指标来考核。 作为测试人员,也希望自己的工作更加有价值,自己更加具有竞争力,都会觉得自动化测试是一个比手工测试更体面,更有前途的职位。所以自动化测试能力也是衡量体现自己能力的一种表现。

想做有效的管理,就很难绕开度量的问题。在选择度量指标上,大部分管理者总是倾向于关注容易度量的指标,而忽略难以度量的指标。但是容易度量的指标不一定是重要的,难以度量的反而可能是重要的。 软件开发产出最直观的结论就是一行行代码,实际上代码行数的多少并不代表价值的多少,自动化case的数量并不能说明质量的好坏。当考核不合理导致出现大量的复制,不合理的设计,大量的冗余,不但难以理解和维护,甚至没有实际运行起来。这样就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同时也造成质量的严重腐化。

说了这么多,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才是关键。不管你实现了多少自动化,不论你用何种手段实现自动化,测试的宗旨是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将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尽可能早的暴露出来,并且协助开发尽快解决。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10-0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测试开发社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开发 CloudBase
云开发(Tencent CloudBase,TCB)是腾讯云提供的云原生一体化开发环境和工具平台,为200万+企业和开发者提供高可用、自动弹性扩缩的后端云服务,可用于云端一体化开发多种端应用(小程序、公众号、Web 应用等),避免了应用开发过程中繁琐的服务器搭建及运维,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开发门槛更低,效率更高。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