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刘浩(iSlide):改了20稿的PPT方案报告,其实一遍就可以过的!(附效率模板包下载)

刘浩(iSlide):改了20稿的PPT方案报告,其实一遍就可以过的!(附效率模板包下载)

作者头像
寒树Office与RPA
发布2019-11-29 00:01:59
9820
发布2019-11-29 00:01:5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寒树Office与RPA寒树Office与RPA

一直以为设计师是最能扛的,

几乎都经历过甲方的“最后一稿”。

但其实很多公司里写报告做方案的同学更苦逼,

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

一个PPT策划方案,前后改了20次!!!

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会把PPT做不好的原因归结于“设计”,

而一句“不好看”的评价,

又成为我们反复修改PPT的主要原因。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

是我们表达沟通想要达到的境界,

而对应到PPT里,

就是要 “知道写什么,怎么表现形式。”

这是两个过程,先有文案,再来设计!

而那个改了20遍PPT方案的朋友,习惯边写边做,一页页的做,又一页页反反复复的调整。换了图片,改了图标,用了模板,甚至开始自学PS了,但依然打动不了甲方爸爸...

问题不一定只在设计上,

PPT中的内容逻辑表达清楚了吗?

Step 1、内容组织和逻辑结构

PPT是一个线性浏览的工具,一个文档可能包含了20个甚至更多的页面,这些页面连贯起来阅读,才能掌握完整的内容。

所以从内容的结构和形式来看,PPT更像网页设计。

每个频道,栏目页都有对应的主题,而所有页面组织在一起,构成了整个网站。

每个页面的存在都是有理由和结构关系的,都在为传递网站的内容信息和实现功能服务。

但很多时候,我们走偏了,一页页的做下来,忽视了前后的逻辑和整体结构,更像是把PPT当成一个独立的海报页面来设计,每页写成的独立的文案,以及各种形式效果。

站在设计的角度来看,PPT的表现形式是不唯一的,我们也会有需求要页面富有吸引力,表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但形式都在为功能,目的,内容和受众服务。

所以在培训课程和教程写作中,我更希望引导各位分清楚PPT的使用场景。

(参考文章:关于演示设计的场景分类

但无论哪种场景,我们经常碰到的PPT内容逻辑问题总体有两种:

1. 整个文档含糊不清的;

2. 单独页面难于理解的。

文案内容的组织和逻辑的构建,

在咨询公司重视程度非常高,会作为作为一门单独课程放在PPT设计之前的,

如果你经常写方案报告,建议可以深入了解下麦肯锡40年的经典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以下三张图可以作为金字塔原理的梗概,

帮助你快速理解:

金字塔原理是一个整理PPT“写什么”的思路,同时帮助建立清晰的逻辑结构,提炼重点。可以按照构建的方法,自上而下总分的写起,也可以将一个个零散的关键要点分类归组,得出结论。

而记录这些更好用的一个脑图工具,我们会首选Xmind。

Xmind思维导图可以更结构化的搭建和组织内容,也就是创建出PPT文档的大纲,而这些层级细分下来的大纲,就可以成为PPT中的框架文案了。

Step 2、PPT全文档的结构设计与表现

  1. 将思维导图中的大纲对应到目录(PPT中设计目录页)。
  2. 通过章节和标题向下细分层级和前后逻辑。
  3. PPT各层级节标题,标题,二级标题等前后形式一致。

2013版本以上PPT都有节的概念了,可以帮助更好的梳理结构。

首页,标题做为整个文档的内容主题(商业提案或创业计划书通常会有个更容易记忆和理解的一句话概览主标题)

目录页,整个文档的结构可以通过目录页进行概览,对于内容和页数较多的报告类文档,目录是最简单直观的结构呈现方式。(告诉观众整个文档包含那些内容)

章节页,结构性引导,针对于内容较多的报告,章节页可以作为一个篇章的概览。

内容页,标题为章节的下一个层级,整个文档的标题应保持前后格式一致。在内容较多的页面中,标题是对整页内容的概览引导。

在一些金融、咨询行业中,为了建立更严谨的逻辑结构,PPT模板设计时会细分的各种层级的目录。

在咨询公司写报告,很多人会一次性把所有页都新建好,并写上标题,串联起整个文档的结构,再一页页具体设计。

Step 3、PPT页面元素结构设计与表现

  1. 概括要点(当前页面要传递的主要信息)
  2. 归类分组,确定组数量
  3. 逻辑递进
  4. 突出重点

我们建议在Xmind中,最好能细分到页面上的内容层级,即能写清楚具体到页面上的框架文案和要点。

将归类分组好的内容以最简单直接的形式表现在PPT中(TIPS:设计师经常会通过创建相似性元素——大小一致的边框,底色,线条等,让参差不齐的文本段落看起来排列有序。)

(参考文章:一看就懂的PPT设计原则(PPT源文件)

通过改变形状位置设计出递增的逻辑呈现(TIPS:将归类分组的相关联内容做组合,组合之间布局排列时留出一些空间,可以让PPT页面内容层次更分明。)

通过改变形状来设计出线性流程的逻辑呈现(TIPS:PPT中的形状可以通过格式——编辑形状——更改形状,任意调整。)

突出内容中的重点(TIPS:通过色彩的差异性突出页面中需要重点表达的信息。)

最后再跟进应用场景的需要,考虑形式上进一步的美化,让PPT更有“设计”感,比如加入ICON图标示意(TIPS:绘制图形时用正方形先做图标的排版占位,然后使用iSlide图标库功能一键替换。)

还不够设计?来张背景图试试看~(TIPS:图片色彩丰富,容易分散注意力,干扰正常的阅读浏览,为此设计师通常将图片上叠加一层半透明蒙版,或将图片饱和度降低,或去色,让图片显得“低调”一些。)

当然,看完了以上结果,可能咨询公司的朋友会跳起来吼两声了:

内容多,怎么破! 文字都写不下,别提放图了! 比如 ↓

正如我们开始所提的,将文本编辑成PPT是为了更有效的传递信息,Power最基本的诉求就是简单直观的表现形式(报告不是发布会,用不着考虑多酷炫吸引力);而Point就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内容要点。

应用金字塔原理的“归类分组”,概括出页面中的内容框架和逻辑:讲了4组内容。

有了内容中的数量级,就形成了页面上的大体布局,之后再下分到组内,将一组内的信息按照数量级和逻辑布局排版。

即便页面内容再多,控制好字号和行距,规整的排列到各组布局内。(TIPS:对于内容较多的报告文档,通常会在屏幕阅读或打印,最小字号以PPT编辑时能看清为准,可以多搜索一些500强公司的年报作为设计参考。)

所以,那些看起来堆满文字又没有重点的页面总让人头痛,显得不专业。

但如果理清楚逻辑结构,在配合形式设计:

  • 对文案内容进行归组分类(配合思维导图)
  • 提炼要点
  • 确定形式展现的数量级

而当你应用了以上的一些规则,“想清楚,说明白,知道写什么”之后,

剩下的PPT设计过程,就让iSlide再帮你简化把:)

通过iSlide快速设计的PPT报告文档 ↓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4-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寒树Office与RPA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