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聊聊基准测试的可行性方案

聊聊基准测试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头像
老_张
发布2019-12-02 20:37:33
6750
发布2019-12-02 20:37:33
举报

上篇文章介绍了基准测试的一些思路和方法策略,这篇聊聊基准测试的MVP(最小可行性方案)。

思维导图

一、测试策略

策略名称

阈值

运行时间

性能指标

基线

注释

并发测试

CPU75%+Error0.01%

10-30min

并发数、TPS、RT、内存占比

并发基线

并发测试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实际生产环境峰值流量下的性能表现

容量测试

CPU<100%+Error0.01%

10-30min

并发数、TPS、RT、内存占比

容量基线

一般来说90%即可作为阈值

双节点测试

CPU<100%+Error0.01%

10-30min

并发数、TPS、RT、内存占比

负载均衡基线

应考虑随着服务节点的增加,性能的递减效应,一般每增加1个节点,理论上性能递减2-5%(以实际测试结果为准)

稳定性测试

CPU75%+Error0.01%

≥12h

并发数、TPS、RT、内存占比

稳定性基线

稳定性的运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一般不能低于12h

PS:今天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朋友说还应该有一个高可用测试,不过仔细想了下,高可用个人认为应该更侧重容灾和失效恢复测试领域。。。

二、系统配置

nCnG:性能测试可能涉及多个系统,每个系统的服务器配置存在不同,因此要明确不同系统的硬件配置,这样也方便针对性的设定测试策略以及分析性能指标。

内存分配:这里主要指的是堆内存分配,需要根据具体的服务器配置进行分配,当然,最好针对性的进行配置测试来确定内存的合理分配。

应用版本:以JDK为例,每个版本都有不同的改进和优化,且被测系统环境应与实际生产环境保持一致的版本。

线程池:线程池数量,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我本人就遇到过由于线程耗尽最终导致的OOM)。

最大连接数:容器、DB的最大连接数,消息队列的消费者数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缓存策略:为了提高系统应对大流量冲击以及提高可用性,缓存是离不开的一种方法,这里需要关注的是缓存命中以及缓存穿透的问题。

三、环境选型

SIT:一般来说很少在SIT环境进行基准测试,原因很多,比如:交叉影响、稳定性、配置不一致甚至多个项目部署在同一个SIT环境等。

UAT:大多数时候,性能测试都是在UAT环境下进行,因为UAT相比SIT稳定性更好,已经通过了系统测试阶段,且进行性能测试的成本相比生产环境更低。

PAT:在生产环境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是最高的,但也需要考虑到这几点因素:数据污染、隔离、改造成本、不能影响实际生产业务运行、测试时间等。

四、执行方式

稳定施压:上面提到的并发、容量、双节点、稳定性测试一般都是基于一个固定的并发数来模拟负载进行测试,具体的并发数值需要根据实际的用户数、使用频次、业务场景考虑。

浪涌测试: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有时候存在这种情况:短时间内有很高的流量冲击,比如限时秒杀等场景。

阶梯式加压:阶梯式加压是寻找系统拐点的最有效的方式。

五、风险预估

在进行基准测试前,要考虑到以当前的环境、业务模型、系统配置可能存在哪些影响测试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应对策略,比如:网络延时、网络波动、交叉影响等。

六、业务模型

基准测试的业务模型选择,无论是从实施难易程度或者成本考虑,一般都以以下三种类型出发:

核心业务:一般来说核心业务的重要性和使用频次都是优先级最高的,比如支付、订单。

高频次业务:查询、更新等高频操作场景,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场景。

日常轮询业务:基准测试的实施前提就是可重复执行和长时间进行测试,这样才可以进行对比和统计,来分析长期的系统性能基线变化。

七、工具选型

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借助的工具很多,使用占比最高的为以下几种:

负载生成工具:比如Jmeter、Loadrunner、Locust、Gatling、Artillery。

应用监控工具:主要用来监控服务端的各项指标,比如Nmon、Skywalking。

代码分析工具:比如SonarQube、Codacy,一般结合持续集成工具来进行。

日志分析工具:比如现在最常用的ELK。

DB监控工具:比如Zabbix、DBMonitor。

八、异常处理

在性能测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超时、失败、接口依赖、敏感数据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设计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九、统计维度

测试的结果一定要方便从各个层次、维度进行统计,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来源,以响应时间来说,一般从以下几个维度统计:

维度

举例

适用测试策略

峰值

取系统CPU在75%左右的表现进行多次统计,加权平均计算

并发测试

极值

取系统CPU<100%的表现进行多次统计,加权平均计算

容量测试

平均值

平均值的统计,比较适用于响应时间波动不大的情况

双节点测试

百分比值

对于服务集群部署或者分布式部署的系统,百分比值,更能反映系统的性能表现

稳定性测试

十、查询展示

上篇博客介绍过,基准测试的结果一定要便于统计展示,可以明了直观的展示给相关人员,一般来说,可以从不同维度,粒度从大到小的形式进行查询展示,比如:

维度

说明

时间范围

比如默认展示最近一个月的基准变化,也可以设置根据时间来查询不同时间范围内的基准表现

系统名称

对于涉及对个业务系统的情况,可以根据系统名称进行查询

业务模型

从核心业务、高频次业务、日常轮询业务等维度,进行展示

测试策略

根据基准测试的策略,从并发、容量、双节点、稳定性等角度进行查询展示

可以通过web页面、仪表盘、折线图、树状图等形式,进行不同角度的系统基准表现展示,具体如何设计,可以进行需求调研,然后针对性的设计。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9-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