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科普常识:中国的主流译制片模式

科普常识:中国的主流译制片模式

原创
作者头像
朵朵花儿
修改2020-01-06 10:53:01
6290
修改2020-01-06 10:53:01
举报

中国的译制片主流

中国如今的主流译制模式是配音和字幕,后两种译制模式主要是在1940年代的上海以「译意风」的形式流行过。「译意风」是IBM公司发明的一种用于传译的设备,其实就是一个配备耳机的无线电收音机,让观众可以听到影院广播中心播出的翻译。当时从事好莱坞电影旁白、解说工作的姑娘被亲切地称呼为「译意风小姐」。

字幕与配音的拉锯

在欧洲,如果条件允许,更多观众会青睐配音译制,但在中国大陆,影视观众对字幕的偏好在不断上升。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配音译制片的审美疲劳。

配音译制片曾经是外国影片的绝对主流,国内的配音演员多为科班出身,进行过专业艺术训练。因为各种方面的原因,配音演员给外国影片配音时调动情绪和控制声音时,使用的多为专业的播音腔、舞台腔,后来也被称为配音腔——他们即便是给通俗、市井的影片内容配音时,也会用上这种腔调。长期接受这种单一风格的配音译制片后,很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和抗拒心理。现在「配音腔」几乎沦为贬义词。

韩语视频
韩语视频

视频中字幕的设置

群众文化程度的提升使观众对字幕的排斥心理减弱。

字幕译制的天生缺陷在于阅读字幕的时候可能错过画面内容,所以如果没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很容易因为错过画面内容而产生急躁心理,从而转化为对字幕译制模式的不满。如今观众文化水平的提升让人们有了更快的字幕阅读速度,减弱了字幕的这一缺陷。

网络视频的流行促进了字幕的推广。

如果观众的阅读速度依然经常跟不上字幕,网络视频的暂停功能解决了这一问题。而网络上流传的外国影视节目多为盗版,非营利的译制组织因为成本控制的原因,也不会选择配音译制。

观众外语水平的提高导致字幕在很多时候成为了偶尔需要的辅助。

随着英语教育的成果渐渐显现,很多观众观看英语电影时能够听懂原片台词,能领会演员的语气语调,只在遇到难点时才需要字幕的辅助。这一类观众更希望听到原汁原味的电影原声。

很多观众希望外语电影成为外语学习的工具。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