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Google 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 软件测试之道

作者头像
sylan215
发布2020-03-03 12:48:29
6020
发布2020-03-03 12:48:29
举报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4.1 分钟。

《Google 软件测试之道》这本书我已经读完好几天了,并且是读的第三遍了,本来一直想写下读后感,但是一直迟迟不敢下笔。

一个原因是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太多,可以说 Google 这个测试模式已经是超越了国内大多数公司好几个层级,很多公司完全可以把这个模式作为模版来学习。

另一个原因是,国内环境的现状,决定了我们肯定不会很快达到这个高度,看见摸不见,那感觉真是贼难受。

今天下笔,也仅仅是从自己角度出发,进行浅层次的解读,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加入探讨。

本书在一开篇的定位,就打破了「测试」的局限,Google 最开始的测试团队叫「测试服务」,之后演进为「工程生产力」团队,别看仅仅是名称的变化,不同的名称所代表的职责范围和目标却是完全的不同。

国内公司目前大部分团队的称呼还是「测试」,和 Google 的「测试服务」有些类似,工作重点都是表示层的验证,并且随时响应不同项目的测试(验证)需求。

还有一部分团队的称呼是「QA」,相对与「测试」,「QA」的职责会更宽泛一些,可以涵盖流程质量、测试质量和发布质量,以及各环节中所有可以更好保证质量的事,都可以由「QA」来推进。

「工程生产力」是相对「QA」更进一步的职责扩展了,就是除了测试和质量之外,还会跟进生产力提升,比如帮助开发更好的完成测试和质量保证工作,就是把测试和质量保证前置,转移给开发,测试人员给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持。

听起来是不是很给力?但是要达到这个程度,测试人员就需要兼具开发的技能和测试的思维,需要会编程、能实现工具、平台和测试自动化。

每个新的机遇总是伴随着更大的挑战。

针对本书的阅读人群,我的建议是:

1.开发人员:质量不是某一个角色的事,是整个团队的事,可以了解作为开发角色应该如何更好的为保证质量做贡献。

2.有一定经验的测试开发人员:通过第二章关于 SET 工作的说明,可以对比下自己目前的工作内容,更好的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好的为保证质量做贡献。

3.有一定经验的测试人员:通过第三章关于 TE 工作的说明,可以对比下自己目前的工作内容,更好的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好的为保证质量做贡献。

不太建议初学者关注,原因最开始我已经讲了,对目前国内环境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更多的只是作为我们的愿景和目标,初学者往往会把这个作为现实去比照,然后就会大失所望。

另外,针对各章节的阅读方法,我的建议是:

1.精读:第 1、2、3、5 章,这几个章节分别介绍了 Google 测试的现在和未来,个人觉得非常有借鉴意义,可以尝试把部分内容逐步在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团队中进行推进。

2.粗读:第 4 章以及附录 C,第四章是访谈,更真实的反映了 Google 真实的项目情况,所以看的时候需要做个提取,吸取自己关注的内容即可,附录 C 里面提供了几个工具,个人觉得挺有用,可以看看目前团队里面是否可借鉴。

3.略读:附录 A、B、D,略读是指不适合大部分人去读,同时这部分内容也不是本书的重点,如果有对这部分特别感兴趣的,可以按需调整即可。

最后,我再叨叨一句,看书最重要的是效果。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3-1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sylan215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测试服务
测试服务 WeTest 包括标准兼容测试、专家兼容测试、手游安全测试、远程调试等多款产品,服务于海量腾讯精品游戏,涵盖兼容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远程调试等多个方向,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保卫您的信息安全。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