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从“三明治”到“三叉戟”:智能手表的七年质变

从“三明治”到“三叉戟”:智能手表的七年质变

原创
作者头像
脑极体
修改2020-03-12 10:14:08
4150
修改2020-03-12 10:14:0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脑极体脑极体

经历了2月的“至暗时刻”,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样期待有新事物的出现,为生活增光添彩。

所以在这个风和景明的初春时节,我选择了一个新伙伴——OPPO Watch智能手表。

其实早在上一波智能手表热,我就使用过许多主流品牌的产品,但没有一块表能让我坚持佩戴超过三个月。

功能比不上手机、续航比不上手环、颜值比不上饰品,已成大众眼中的智能手表“三宗罪”,也让其成为了在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夹缝中求生存的卑微“三明治”。

不过从2018年开始,苹果、谷歌等大厂都在重新拥抱智能手表,如今,国产品牌如OPPO也加入了混战。

智能手表的归来背后,有着哪些深层次的产业原因?新晋可穿戴厂商,又需要完成哪些越级挑战?

或许,是时候与智能手表重新认识一下了。

逃离“三明治”命运:智能手表的“七年之痒”

既然要重新认识智能手表,那么我们不妨先把时间倒回去一些,感受下一代目究竟有多扑街。

七年前,用众星云集来形容早期的智能手表市场并不为过。索尼、三星、谷歌、苹果……一个个响亮的电子品牌从2012年开始,都相继投入了智能手表的舞台。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销量同比增长200%!

但高潮很快落幕,2016年前后,Apple Watch出货量开始下滑,Moto也宣布了暂停新款智能手表的研发。媒体口诛笔伐,投资人开始怀疑其市场空间,一波波调查报告相继唱衰。智能手表开局狂欢,结局惨烈,由此开始了顺应天时的转变。

那么,两年蛰伏后,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智能手表开始重新收获“付费前景”了:

首先,智能手表开始蚕食原本属于智能手环的市场份额。2014年,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调查显示,以智能手环为代表的健康追踪器的销量,是智能手表出货量的4倍。

但到了2018年,一季度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超过2千万部,其中智能手表的占比已经上升到了43%,销售额更是占到了可穿戴设备总销售额的80%以上。

IDC还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将会达到9430万块的新高度。

与此同时,智能手表也开始以重要战略角色,重回科技巨头的规划蓝图。

比如在2019年,谷歌相继以5000万美元收购了智能手表厂商Fossil的部分技术授权,以及21亿美元高价收购了运动手环头部品牌Fitbit。

而在苹果2019年开发者大会上,Apple Watch已经摆脱iPhone附属配件的身份,拥有了自己独立的Watch OS系统和应用商店。这意味着,依靠智能手表讲出全新的增长故事,正在成为这家巨头的不二选择。

总结下智能手表的“归来”,有三个关键要素的改变是不可忽略的:

1.产业上下游的技术衍变。

沉淀期间,智能手表不断推动着上游产业链迭代技术。比如市面上开始出现转为智能手表打造的电池;硬件方案的迭代,让智能手表变得更加轻薄;手表收集的数据也开始出现更精准的传感器。

此外,伴随着智能手机厂商的技术积累,一些手机专有技术和能力,如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数据安全防护、语音交互等等,都开始向智能手表下沉。

2.剥离手机的独立定位。

经过两年的市场培育,智能手表不再与智能手机强行捆绑,具备了许多超出预期的应用。

比如厂商喜欢强调的健康功能,想要监测心率、检测血压,智能手表的场景贴合度和精准度就比手机更高;再比如添加了独立的GPS及网络系统,具备通讯、支付等能力之后,可以让被手机统治的现代人暂时逃离方寸屏幕,又不用担心漏掉重要信息和来电,与世界失联。

3.全天在线的可用性增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智能手表里集成的功能越多,就被看做是价值越大,短信、电话、天气预报、微博、微信等各种“全家桶”都被塞进手表里。但较小的盘面决定了手机续航能力无法支撑全天候的在线,最后人们还是直接用手机来解决需求。

如何增强智能手表的可用性,更简洁的UI、更强的续航、更智慧的操作系统、更实用的技术升级,同时兼顾可穿戴设备必须考量的审美设计,就成为智能手表重新赢得用户欢心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验各个厂商们的“实力擂台”。

在2020年的赛道上,率先登场的OPPO Watch,表现到底如何呢?

技术“三叉戟”:OPPO入局智能手表的长梦方始

熟悉近现代工业革命历史的读者应该不会否认一个观点:关键技术的一点突破,有时就能带动一个行业。比如蒸汽机之于铁路,燃油机之于汽车。

智能手表的二度求生,自然也离不开技术的交锋与支撑。而这,也是OPPO Watch一步步治好我“智能手表PTSD”(应激障碍)的关键。

首先,自然是数码电子常见的“续航焦虑”。

既往智能手表每天一充是标配,一旦晚上忘记充电,第二天基本就等于凉凉了,这也是劝退大众的核心原因之一。使用OPPO Watch之前,我也有此担心。

不过业内率先使用的快充技术确实给力。晚上特意没充电,趁着早上洗漱的功夫(15分钟左右),借助Watch VOOC闪充技术,能充到46%的电量,化妆充电两不误,使用一天是妥妥的。

续航友好度还体现在低功耗上。为了充分发挥智能手表的功效,我全天都开启了智能模式,并且频繁地与其交互。即使如此,到晚上11点还有20%的电量。

续航表现主要来自于OPPO自主研发的双擎动力续航架构,借助高通骁龙和Apollo双芯片,使得OPPO Watch能够为不同的使用场景合理分配算力,办公人群日常保证一天以上的使用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开启长续航模式,官方数据是可以使用长达21天。

这也打破了我对“智能手表=麻烦精”的刻板印象,能够彻底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

第二个疑虑,则是智能手表的功能“鸡肋”。

功能不如手机、专业型不及手环,是智能手表沦为“三明治”的主要原因。不过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OPPO Watch在健康管理层面,正在赶超大几千价位的专业运动手表。

举个例子,OPPO Watch将运动能力整合到了四个指标之中,以步数、消耗、锻炼时长、活跃次数构成了“X”计划,来整体监测每日活动量。

比如我工作久坐了一小时之后,OPPO Watch就会自动提醒我该起身休息一下,并提供一些放松锻炼,这可是无屏幕的手环或运动手表实现不了的。“X”设计可以说是将健康管理以可视化的直观效果渗透进日常生活之中。

而在性能层面,得益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地磁、气压传感器、光学心率传感器五大专业运动传感器,加上GPS+北斗定位,赋予了OPPO Watch与专业运动手表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性能。

据说,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独家合作的GoMore,为OPPO Watch系列提供专业AI运动算法技术支持。从实际体验效果来看,智能算法对跑步、健身、等常规运动都能很好地支持,并且在对心率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都达到了专业级别,有图有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单纯的数字统计之外,借助手机App,OPPO Watch还提供了数个专业的健身计划,借助GoMore提供AI运动科学算法,会比对着电视或手机屏幕运动获得更科学、更安全的健身指导。

我的直观感受是,通过智能手表的形式来介入日常生活,相比手机和手环,显然更加细腻且有效。加上专业级的效果,真的有点上头。

第三个考量点,则是智能手表的“独立性”。

以前智能手表必须与手机捆绑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些复杂操作。一方面让它的存在变得可有可无,也限制了便携性的充分体现。

OPPO Watch的改变是,通过eSIM+ColorOS Watch,让用户得以服下一粒“快乐”的药丸。

比如当我前往小区门口取快递时,不便掏出手机,OPPO Watch与OPPO Enco Free无线耳机就能完美配合,完成接打电话一系列风骚操作,大大提升自由度和幸福感啊~

通过搭载eSIM独立通信,在不想、不方便携带手机的时候,OPPO Watch也能及时完成来电、推送等能力,既避免无用消息打扰,也能让你在远离屏幕时不错过任何一个来自老板或客户的重要电话……

此外,OPPO Watch还基于安卓8.1深度定制了ColorOS Watch系统,提供内置APP和自主软件下载,也就是可以将各种自己常用的App都搬到手机上,听歌、付款、Breeno查资料……都给我转移到手腕上,不需要再掏出手机划来划去,也不怕每次忘带手机就像跟整个世界失联了。这满满的安全感你品,你细品!

总结一下我的实际体会,OPPO对智能手表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一款智能手机延伸产品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多种独家技术、独特场景的深度适配,去改变那些曾被看做是体验死角的细节。技术的“三叉戟”,或许是这位新玩家敢于入局的底气吧。

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论赛博青年的自我修养

当然,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奥义,就是必须颜值出众,才有资格作为装饰品之一出现在用户身上。

OPPO Watch也试图打破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极客的传统联系,种植出更鲜妍多彩的美学世界。

除了手表本身的双曲面高颜值以外,分享两个我最喜欢的功能。

一个是OPPO独创的AI穿搭表盘,还可以通过算法来为日常造型生成最搭配的表盘。让表面也不用再受传统硬件的约束

特地换件衣服试了试,大家认为AI推荐的表盘如何呢?感觉比我这个“搭配死亡型”选手的审美好多了。

除了硬件,审美同样还体现在OPPO Watch的交互语言上。

表盘设计都很简洁,还有多功能表盘可选,最多可以放5个常用功能,这样不需要反复查找等繁琐的动作,抬手就能启动应用。同时也摆脱了传统手表在功能上崇尚繁多的弊病。毕竟智能设备不应该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人们让生活更舒适和简单,可穿戴硬件的生命才能更长久。

从这一点上,OPPO Watch之所以让我愿意继续佩戴下去,主要在于为智能手表这一品类提供了多元化价值的可能性。

在定位上,它成为手机智能终端的能力延伸;在功能上,它可以媲美迎合健身手环;而在审美上,也开始拥有时装手表所不可比拟的智能度和参与感。

对这三种产品功能删繁就简的适度融合,成为OPPO Watch让人重新思考智能手表创新的关键所在。

当然,还有一些体验盲区等待时间的验证,比如受限于减少出行的号召,我还没有机会体验OPPO Watch在游泳、健走、骑行等户外模式下的运动识别能力;

此外,标配表带伴随着天气回暖,舒适性也或多或少会下降,这也意味着用户需要根据气候、环境去购买新的配件,也会增加部分使用成本。

而且,健康数据作为个人重要隐私,如何实现系统级安全防护,让大众可以更放心地交付,也考验着OPPO在“安全牌”上的持续努力与品牌建设。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经由OPPO Watch,我们相信人对移动智能终端的需求还远远没有被满足和开发殆尽。

新的舞台依然存在,只看谁能让追光灯照耀在自己身上。

智能穿戴变革序曲,与OPPO 的IoT未来大考

如今,智能手表的故事,正在被OPPO Watch重新讲述。而OPPO的IoT生态,也正在被智能手表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AI正在为智能手表交付新的交互逻辑,也为智能终端市场交付新的价值。

耳机、手表,都在一一被智能语音助手所搭载的语音识别、多轮对话等技术所改变,通过新的交互逻辑,传统以手指触控操作的交互方式正在被弱化,语音入口的改变,正在让智能穿戴产品从手机的强势捆绑中松动,从附庸变为新的体验潜力股。

就拿OPPO Watch来说,产品力和价格优势的叠加,一出世就直接登顶细分品类第三名的位置,打开市场局面后,也将成为除手机外新的销量增长点。

另外,5G的出现让智能穿戴的生态价值有了更大的应用可能。

在智能物联的全场景联接环境下,智能穿戴设备也拥有了新的应用价值,比如通过智能手表连接车载智能、操纵智能家居,都正在变为可能,并大大降低了人的操作负担,智能手表作为除手机之外的可视化载体,其价值不言而喻。

比如这次与OPPO Watch同时发布的,就包括了OPPO的首款高端5G旗舰Find X2,还有OPPO 5G CPE Omni等一系列终端。伴随着多终端的互联互通,OPPO生态下的5G体验会更加流畅完善,卡位关键赛点。

最后,庞大的健康数据积累,将撬动智能穿戴的新产业价值。

随着智能手表等传感器的数据临床价值上升,人体体征、睡眠数据、行动数据等,都可能帮助厂商建立强大的健康应用生态群,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开始发力,比如苹果发布了Health kit,微软也有健康健身追踪服务Microsoft Health。

对于OPPO来说,未来无论是硬件上提供更多服务,还是在应用内容上进行商业化布局,智能IoT的产业价值正在蓬勃生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OPPO Watch虽然刚刚入场,但来的刚刚好。

智能手表的前路,风景山高水远,正需要OPPO这样有耐心蓄能的存在,领我们一步步前往。

选择与时代和用户站在一起的人,时代和用户也会选择站在它的身后。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短信
腾讯云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SMS)可为广大企业级用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合规的短信触达服务。用户可快速接入,调用 API / SDK 或者通过控制台即可发送,支持发送验证码、通知类短信和营销短信。国内验证短信秒级触达,99%到达率;国际/港澳台短信覆盖全球200+国家/地区,全球多服务站点,稳定可靠。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