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进程(Daemon)一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程序/服务的正常运行,当程序被关闭、异常退出等时再次启动程序/恢复服务。 例如 http 服务的守护进程叫 httpd,mysql 服务的守护进程叫 mysqld。
或者有时候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程序/服务能不中断地运行,在关闭终端后也能在后台默默运行,除了可以这样:
nohup ./xxx &
,也可以写成 Daemon 程序,例如一个服务器。
许多服务器进程就是写成了 Daemon 程序,例如 Nginx、Redis、Apache 等。
Linux 中一般把守护进程放在/etc/init.d/
中,启动服务时的命令一般是 /etc/init.d/* {start|stop|status|restart}
。
守护进程脱离终端而存在。当你执行命令ps -ef
时,守护进程的 PPID (父进程 ID)都是 1,TTY (终端)则是???
。
Linix 中可以调用 int daemon(int nochdir, int noclose);
函数来使程序成为一个守护进程。具体用法可以用“男人”命令(手册命令)查询:man daemon
。
通过原理我们也可以手动创建一个守护进程。
相关概念:
守护进程的父进程是 init 进程,在创建时先从父进程 fork 出来一个子进程,退出父进程,这时子进程变成孤儿,就成了 init 的子进程。
子进程会继承父进程的会话,进程组,控制终端,文件描述符等。
通过setid()
来创建新会话,同时也脱离了原来的进程组,会话以及控制终端,成为新的会话的组长。此时它可能会再申请一个控制终端,所以我们再 fork 一下,并只保留新的子进程,这样就不是会话组长了,就不能申请控制终端了。
之后再关闭从父进程继承的文件描述符。至少要关闭 0,1,2 这三个文件描述符,分别对应了 stdin, stdout, 和 stderr。不过通常用 sysconf(_SC_OPEN_MAX)
获取系统允许的最大文件描述符个数,然后全部 close 掉。
关闭之后我们要将文件描述符 0,1,2 重新定向到 "/dev/null",防止新打开的文件的文件描述符为 0,1,2。
设置文件掩码是为了不受父进程的 umask 的影响,能自由创建读写文件和目录。
守护进程一般是一直执行到系统关机,在它运行过程中,它所在的目录就不能卸载(unmounted)。通过将它的工作目录转移到根目录,用来的目录就允许卸载了。也不一定要根目录(这种情况,运行需要超级权限),可以选择一个不需要卸载的路径。
void daemon() {
// fork 出一个子进程。
pid_t pid = fork();
// fork 失败。
if( pid == -1) {
perror("fork");
exit(1);
}
// 退出父进程。
if(pid) {
exit(0);
}
// 创建新会话。
// 该子进程会成为新的会话和进程组的组长。
if(setsid() == -1) {
perror("setsid");
exit(1);
}
// 再 fork 一次,新的子进程不再是会话组长。
pid = fork();
if( pid == -1) {
perror("fork");
exit(1);
}
if(pid) {
exit(0);
}
// 关掉从父进程继承的文件描述符。
int max_fd = sysconf(_SC_OPEN_MAX);
for(int i = 0; i < max_fd; ++i) {
close(i);
}
// 重定向文件描述符 0, 1, 2 到 /dev/null
open("/dev/null", O_RDWR);
dup(0);
dup(0);
// 设置文件创建权限掩码,不希望被父进程的掩码限制。
umask(0);
// 将当前工作目录设置为系统根目录。
chdi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