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看待IHC实验的抗原修复环节?

如何看待IHC实验的抗原修复环节?

作者头像
Mark Chen
发布2020-07-20 16:00:34
2.3K0
发布2020-07-20 16:00:3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聊点学术聊点学术

抗原修复是IHC的成败关键。”

在以前的推文中,小编已经把免疫组化(IHC)的实验步骤、细节、常见问题以及IHC图像分析都介绍了(详见往期内容)。IHC实验的大致框架基本完成。

今天,小编想就IHC实验中抗原修复环节聊聊,因为这个环节太重要了,不得不详细说明。此外,小编还想给大家推荐一个专业的网站,供大家日常学习和参考。

This is the dividing line.


01

抗原修复的重要性

抗原修复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首先,由于甲醛固定导致组织上很多抗原的免疫活性丢失,无法直接标记染色。为了更好地恢复这些抗原的活性,我们必须要进行抗原修复这一步。

其次,在IHC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抗体是要与组织上的抗原直接结合的。如果抗原修复在这一步出了问题,实验下游所有操作基本等于白做,结果的假阴性率极高。

第三,目前抗原修复所使用的试剂、步骤存在一定的混乱。如何才能更好地修复抗原,成为一个必须解释的问题。

02

抗原修复的技术

抗原修复的技术过程,归结起来就一句话。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抗原,在水溶性介质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变化。

一定时间的加热处理是抗原修复的根本因素。效率最高的是高压抗原修复。

步骤:

(1)切片常规脱蜡入水

(2)去离子水漂洗3min*3次

(3)切片置于科研用高压锅中高温高压处理约10分钟。具体就是切片置于切片架子上,切片应该被淹没在高压锅内液面以下,待高压锅喷气后(约6分钟),再维持4分钟,具体需根据自己的实验进行适当摸索。

(4)连同热的修复液一起取出切片,自然恢复至室温后,去离子水漂洗3min*3次。

(5)PBS漂洗,平衡切片上组织的PH值,继续进行后续试验即可。

为什么小编推荐采用高压锅修复呢?因为高压锅修复的条件稳定,修复温度高(蒸汽比水的温度高)、容易控制、修复时间较短,这是其他修复方法达不到的。唯一能媲美的就是微波修复法,但微波修复温度不易控制,很容易修复不完全导致假阴性。

03

抗原修复的原理

甲醛固定后,组织抗原到底发生了什么?

研究显示,10%多聚甲醛固定后,可导致持续的氨基交联和蛋白三级结构变化,尤其是蛋白分子苯环结构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均会导致抗原决定簇位点发生改变。长时间的固定对于抗原是有害的。这些抗原在高温加热时能一定程度地恢复其抗原活性。

加热对于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的组织具有重要的修复作用。但是无论如何,由甲醛固定所造成的分子交联肯定不能100%被修复。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更好地修复这些抗原,并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维持其活性。

尽管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抗原修复液可供使用,例如PH为2、4、6、8、10等等不同PH的试剂。目前常用的是PH6.0的枸橼酸钠、PH8.0的EDTA。

PH6.0的枸橼酸钠修复液可以扩张细胞膜及核膜的膜孔,增大膜的通透性,细胞核或者一部分的细胞质抗原使用PH6.0的枸橼酸钠是比较合适的。

PH8.0的EDTA本身是一种螯合剂,可以较好地消除甲醛固定后的不利因素,比较适合胞膜和大部分的细胞质抗原。这一点可以从侧面反映。大家都知道,骨组织在固定后需要脱钙处理才能制作切片。进行科研实验时,脱钙液常选用高PH的EDTA,因为它是一种螯合剂,可以比较温和地将组织中的钙置换出来,从而达到脱钙目的,对组织损伤较小。

综合来看,对于较难处理的抗原,如细胞核抗原,我们要选择更激烈的PH6.0枸橼酸钠+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而比较容易修复的胞质抗原则可考虑使用温和的微波+EDTA法修复。

有些朋友可能会提到“消化酶处理法”。诚然,消化酶确实对一部分抗原有修复效果,但是注意了,消化酶对相当一部分的抗原修复效果较差甚至没有修复作用,例如消化酶可对S-100蛋白、波纹蛋白等就没有修复作用。因此,就适用范围来讲,它不是最好的选择。

就修复液的组成来说,PH的高低甚至比修复液所包含的化学成分还要重要。而就整个抗原修复条件来看,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决定性因素。没有任何一种修复液和修复条件是普适性的,至少目前没有。否则就不叫科研了。你才是最懂自己实验的专家。

04

病理实验网站

long long ago,小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病理实验网站。

网址如下:

http://www.ihcworld.com/protocol_database.htm

网站界面如下:

这个网站虽然名叫“IHC world”,但是其中可不止IHC实验呢?还有其它的病理实验,并且几乎都有protocol。大家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去上面找找灵感,指不定问题就解决了。

完结,撒花!

This is the dividing line.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9-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聊点学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