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硅光芯片的光源

硅光芯片的光源

作者头像
光学小豆芽
发布2020-08-13 23:51:49
3.1K0
发布2020-08-13 23:51:4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硅光技术分享硅光技术分享

这一篇笔记聊一聊硅光芯片的光源问题。公众号里写了很多硅光相关的专题,但是一直没有提及光源问题。在硅光芯片上可以单片集成调制器、探测器等,并且性能优良,但是不能发光是硅材料的短板,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由于硅材料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它的发光效率非常低,天生的缺陷。下图是Si和InP的能带图比较,

(图片来自文献1)

在硅中,由于波矢不匹配,电子需借助于声子的作用,才能与空穴复合,产生光子,其复合几率非常低。而对于InP这类III-V族材料,则不存在这一问题,不需要借助于声子,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非常大。

既然硅材料发光效率低,而III-V族材料可以自发光,很自然的想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这也是目前主流的方案,也就是所谓的硅基混合集成激光器。具体来说,可以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flip-chip方案,直接将封装好的III-V激光器贴到硅光芯片上;第二种是wafer/die bonding方案,将III-V的裸die贴合到硅光芯片上,后续再对裸die进行加工,形成激光器;第三种是硅材料上直接外延生长III-V材料。以下分别对这三种方案做详细介绍。

1. Flip-chip方案

该方案将激光器LD直接倒装焊到硅光芯片上,思路比较简单,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是该方案对贴装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时间成本较大,并且集成度不够高。Luxtera公司采用的正是该方案(左图),后续又改进为micro package方案(右图),将LD、透镜、隔离器等元件都放置在一个硅盒子中,器件的位置相对固定,节省了对光调节的时间,并且提高了可靠性,利于大规模生产。

(图片来自文献2)

爱尔兰的Tyndall国家研究院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方案——micro optical bench, 也是将LD和透镜、棱镜等放置在一个硅板上,主要区别是没有将这些器件封装在一个盒子里,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3)

Macom公司也是采用flip-chip的方案,由于他们可以自己生产LD, 他们利用微加工的方法对激光器的端面进行刻蚀,而不是传统的裂片方法。该方案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无源对准的方法放置激光器,节省了对准所需的时间。Macom的资料比较少,细节不是特别清楚,下图是官网上给出的硅光芯片示意图,

(图片来自https://www.macom.com/products/photonic-solutions/l-pic)

2. Wafer/Die bonding方案

该方案将没有结构的III-V族材料键合到SOI基片上,进一步再对III-V族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激光器,示意图如下。根据bonding材料的不同,还可以进一步细分,这里就不赘述了。

(图片来自文献6)

该方案不需要对准调节,其位置准确性由光刻精度保证,省去了对准调节的时间。此外,如果是将一整个InP晶圆贴合到SOI晶片上,可以同时加工多个激光器,利于大规模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典型的器件结构如下图所示,分别为FP型激光器和微盘型激光器。微盘型激光器的体积小,阈值电流小。

(图片来自文献4)

该方案的另一个优势,可以通过设计波导结构,采用消逝波耦合的方式,使得InP产生的激光以非常高的效率耦合到硅波导中去,回避了flip-chip方案中耦合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另外,可以通过设计光栅结构,形成DFB、DBR等不同种类的激光器。

Intel采用的是该方案,他们与加州圣巴巴拉分校合作多年。因此该方案需要多年的投入与技术积累,困难系数比flip-chip方案大得多。

3. 外延生长III-V族材料

该方案的想法比较直接,在Si材料上外延生长III-V族材料,进而再对材料结构进行加工,形成激光器。但是Si材料和III-V族材料晶格常数不匹配(InP: 8.1%, GaAs: 4.1%),好比一个胖宝宝和一个瘦宝宝,彼此看不顺眼,不能做好朋友。为了让这一对宝宝和谐相处,研究人员在工艺上做了很多努力。下图是一个该方案的一个示意图,

(图片来自文献5)

目前该方案不够成熟,还限于研究阶段,没有公司采用此方案。该方案是真正意义上的单片集成方案,潜力巨大。

以上是对硅基混合集成激光器的总结,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案,例如在硅中掺杂稀土元素,锗硅激光器等,这些方案大多不太成熟,处于研究阶段。从产品的可靠性和投入成本上看,flip-chip方案是首选。由于其他器件(调制器、探测器等)已经相对成熟,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差别不大,而光源作为硅光芯片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方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

文章中如果有任何错误和不严谨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最后,提前预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

参考文献:

  1. D. Liang, J.E. Bowers, "Recent progress in lasers on silicon", Nature Photonics 4, 511(2010)
  2. Light source approach for silicon photonics transceivers
  3. L. Carroll, et.al., "Photonic Packaging: Transforming Silicon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into Photonic Devices", Applied Sciences 6, 426(2016)
  4. G. Roelkens, et.al., "Hybrid Silicon Lasers"
  5. Z. Zhou, et.al., "On-chip light source for silicon photonic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4, 358(2015)
  6. G. Duan, et.al., "Hybrid III-V on Silicon lasers for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on Silicon", IEEE J. Sel. Topics Quantum Electron. 20, 158(2014)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2-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学小豆芽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