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Acid: 单网页检查页面,浏览器兼容性测试,浏览器好坏的标志

Acid: 单网页检查页面,浏览器兼容性测试,浏览器好坏的标志

作者头像
用户7657330
发布2020-08-14 10:16:16
8760
发布2020-08-14 10:16:1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程序生涯程序生涯

某网页在Firefox中很正常、很漂亮,但是在IE中就变得乱七八糟,这究竟是谁的问题呢?这个问题答案就是Acid

Acid是什么?

互联网中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网页服务器、网页浏览器,他们往往是在不同平台、采用不同的技术开发。由于大家采用的标准不同,导致早期互联网存在大量的不兼容问题。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浏览器中正常的网页,在另外一个浏览器中就变得不正常。

为此,1994年10月,互联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互联网的发明者Tim John Berners Lee。W3C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督促Web开发者和内容提供者遵循这些标准。标准的内容包括使用语言的规范,开发中使用的导则和解释引擎的行为等等。W3C也制定了包括XML和CSS等的众多影响深远的标准规范。

兼容性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浏览器如何对于网页进行排版,即如何渲染(Render)。但是,各个浏览器的开发者都更加愿意自己设定标准,这样浏览器一旦占领市场,就可以新来的竞争者设置障碍。微软的IE尤其喜欢这样,通过捆绑占领市场,通过奇怪的网页标准让对手浏览器无所适从。所以W3C标准制定的初期,基本上无人理睬。

为了确立标准制定者的权威,W3C在不断游说各大浏览器开发者的同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1998年W3C建立了一个网页标准项目,Web Standards Project,招募专业网页程序员开发了一个测试网站,用来测试浏览器对于W3C标准的遵循程度,这个测试网站,就是Acid

在这个网站面前,哪些浏览器和蔼可亲,哪些浏览器头上有角就变得一清二楚。这让用户选择有了一个直观的比较,让浏览器开发员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采用相同的标准,能够让网站开发者节省大量的时间,让浏览器的用户看到更多的内容,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Acid测试也逐渐成为评价浏览器好坏的标志。

目前Acid测试分Acid1Acid2Acid3三级,Acid4测试正在开发中。

如果浏览器能够通过Acid1测试,会在页面上看到一堆红色、黄色和黑色的盒子。Acid1主要测试的是对CSS 1.0的兼容程度,目前所有主流浏览器都能够完美通过测试,包括IE6、IE7、IE8、Firefox 2、Firefox 3、Safari 3、Safari 4、Chrome 1、Chrome 2、Opera 9。

Acid1测试页面: http://acid1.acidtests.org/

如果浏览器能够通过Acid2测试,会在页面上看到一个笑脸。Acid2主要测试的对象是HTMLCSS 2.0PNG图像标准。该测试网页编码十分严谨,稍有不符合,就排不出笑脸或者画面出现异常。测试刚推出时,没有一个浏览器能通过测试。2005年Safari和Konqueror通过、2006年Opera和Firefox通过,IE直到2009年的IE 8.0方才通过。

Acid2测试页面: http://acid2.acidtests.org/

用浏览器打开Acid3的测试页面,页面会不断加载功能,直接给出测试满足程度的分数,完美结果为100分。Acid3主要测试的对象是ECMAScriptDOM Level 3Media Queriesdata: URL。测试刚推出的时候,没有一个浏览器可以通过测试。下表是到目前(2009-06)为止的各主要浏览器测试成绩。

浏览器

版本

测试成绩

Firefox

3.0.11

72/100

Konqueror

4.2.4

87/100

Opera

9.64

85/100

IE

8.0

20/100

Safari

4.0

100/100

Chrome

2.0.172.31

100/100

Acid3测试页面: http://acid3.acidtests.org/

后话

回到文章开头时候提的那个问题,某网页在Firefox中很正常、很漂亮,但是在IE中就变得乱七八糟,这究竟是谁的问题呢?从目前Acid的表现看,基本上是IE的问题吧,呵呵。另外,在中国,目前使用最广的浏览器还是老旧的IE6,这是个连Acid2都没有通过的浏览器啊,无话可说。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9-02-09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Acid是什么?
  • 后话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