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马斯克搞出了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真的要来了么?

马斯克搞出了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真的要来了么?

作者头像
TechFlow-承志
发布2020-09-02 10:22:28
6060
发布2020-09-02 10:22:2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TechFlowTechFlow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并星标,和我一起学技术。

前几天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发表了neuralink最新的成果,他们成功地将芯片植入进了猪脑子(真的是猪脑子)当中,捕捉到了猪脑的电信号。这个消息一出,朋友圈直接沸腾了,很多公众号疯狂转发表示人工智能的时代要来了,还有很多人发出担忧,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真的统治人类,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呢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算是一个科普贴,和大家聊聊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现状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看待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人工智能。今天关于SVM模型的技术文章放在了次条,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次条阅读。

什么是智能

在回答人工智能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究竟什么是智能。关于智能我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有些人觉得某些功能很好用就可以称得上智能了。还有些人觉得智能应该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这一点学界在几十年前就已经下过了定义,大名鼎鼎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曾经就给出过一个关于智能的定义。

这个定义由于是图灵提出来的,因此叫做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的含义很简单,说是我们把测试者(人)和被测试者(电脑)分开。然后测试者通过一些装置比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如果经过多轮测试之后,电脑有30%以上的概率能够骗过测试者,让他分不清楚和自己对话的究竟是电脑还是人类,那么就认为这个电脑拥有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当下仍然在进行,也有很多团队专门做相关的算法改进以及实验。据我所知目前已经有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算法实现了

这里定义的智能只是提问和聊天相关,如果我们把这个定义外拓一下。可以大致认为,如果在某一个领域当中,电脑的表现足以和人类相当能够让人类分不清楚究竟是电脑还是人类,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电脑是有智能的。比如前几年大名鼎鼎的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的案例,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说在围棋这件事情上,阿尔法狗是有智能的。

中文房间悖论

上面的表述我想应该没有什么歧义,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琢磨好像哪里不太对劲,和我们理解的智能似乎不太一样。比如在我看来,一个智能体应该对自己有所感知,有自己的“三观”。就好像一些动物能够意识到镜子里的是自己,能够意识到人类是他们的主人,能够根据反馈学会一些新的技能。比如狗熊能够学会骑自行车,海豚能够表演等等。

但不管图灵测试也好,阿尔法狗也罢它们似乎只能做程序限定好的一件事情,它没有自发的延展性,如果程序不进行拓展,它们永远也不会有新的功能。关于自我的认知就更扯淡了,计算机只是程序,它不可能有自我的意识。甚至我们人类自己都没搞清楚自我意识是什么,怎么可能将它赋予给程序呢?

这些我们能够想到的问题,其实很早也有计算科学家进行思考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反驳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叫做中文房间悖论

中文房间悖论是说有一个封闭的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只会说英语的人。但是他手边有大量的资料可以查阅,房间有一个小孔,外面的人可以把写着中文纸片的字条送入其中,这里面的人呢就会利用手边的资料和词典对这个句子进行翻译,最后返回出对应的英文翻译句子。

我们假设房间里的人手上的资料足够多,可以让他做出非常准确的翻译。那么对于房间外的人来说,这足以让他们觉得房间里的人是一个精通中文的高手,但实际上房间里的人对中文一窍不通,他只是利用了资料进行机械地翻译而已。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案例有什么感觉?由于我也算是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我只能说是非常贴切了。我们日常当中用的各种算法、模型,其实就可以类比于这个对外不可见的房间。我们都知道训练模型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数据、特征,其实就类似于这个不懂中文的人在房间当中查阅各种资料,别的我不说,就拿翻译软件来说,难道翻译软件真的通晓各国语言吗?其实只是用找到了语言之间的规律以及固定的模式进行翻译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是否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房间里的人很有可能并不真的通晓中文,同样模型的内部其实也并不知道这些数据代表着什么呢

脑机接口

说完了人工智能,我们再回到这次的主角——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是什么呢?它又是怎么和人工智能扯上关系的?

关于这个问题,新闻当中已经回答了,脑机接口实际上是一个植入大脑的芯片。这个芯片可以搜集脑电波,我们分析脑电波就可以知道大脑的活动,了解了大脑活动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规律得到结论。我查了下相关的资料,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了,我们关于脑电波的研究已经很多年了。别的我不聊,就说在淘宝里你就可以买到用脑电波控制小球的游戏。

所以马斯克这次搞的脑机接口,实际上也是脑电波的一种应用。只是可能之前的科学家更多的是用传感器来接收脑电波,马斯克改成芯片植入,并且做得比较成功。

我们都知道脑电波是一种电波,可以理解成电信号,既然是信号,就可以分析它的含义。我们进行数据搜集和观测之后可以得出一些结论,比如某个频率某个振幅的信号出现的时候,代表了某一种大脑活动。实际上上面提到的脑电波游戏也是这么做的。

如果你们读过机器学习专栏当中之前的文章,不难想明白,这类似于一个时间序列的分类问题。我们通过分析时间序列的脑电波,用模型来进行分类,从而得知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大脑活动。其实马斯克展示的植入之后搜集到的数据,我们忽略其他技术细节,单纯就框架来看的话,基本上也是这种形式。

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这一次马斯克是把之前戴在大脑外的传感器组件替换成了硬币大小的芯片,并且成功植入了猪脑完成了数据搜集。这个实验验证了芯片搜集脑电波信号,并且对信号进行分析的可能性。虽然好像不是什么划时代的进步,但无论是科学上还是商业性,就和马斯克著名的移民火星理论一样,可能性本身就代表了价值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通过芯片搜集到了脑电波信号可以有什么用呢?我能想到的第一个比较伟大的用途就是机械臂,我们可以接受脑信号得知人脑的意图,然后做出可以根据人脑意图进行行动的机械装置。比如代替残障人士躯干的机械臂,真正做到如臂使指。

但是也不要兴奋的太早,距离这一点我们还有很远。目前的机械装置还不能做到像人类肢体一样灵活,并且人体对于肢体控制的信号可能也未必完全来自于大脑,也会有一些信号来源中枢神经或者是其他的神经系统。另外一个难点是人类大脑的电信号其实是分布在各个区域的,我们只在特定的区域植入芯片是否可以完整地搜集到所有的电信号?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然马斯克的这次发布会成果并不像各个自媒体公众号吹得那样天花乱坠好像人工智能近在眼前,但我个人认为它还是很有价值的。科技的进步本来就是曲折以及缓慢的,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也是通过一点点探索实现的。虽然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宣传得火热,但我们距离它可能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近了,我们能做的以及需要做的仍然还有很多。如果把人工智能视作下一个时代的话,我们当下充其量只能算是时代的开端,真正令人欣喜的未来还没有到来,但我相信它总是会来的,让我们一起满怀敬意和憧憬地期待吧。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喜欢本文的话,不要忘了三连哦(关注、在看、点赞)。

- END -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9-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Coder梁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什么是智能
  • 中文房间悖论
  • 脑机接口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