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FPGA verilog HDL实现中值滤波

FPGA verilog HDL实现中值滤波

作者头像
FPGA技术江湖
发布2020-12-29 15:46:50
1.1K0
发布2020-12-29 15:46: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FPGA技术江湖FPGA技术江湖

大侠好,欢迎来到FPGA技术江湖,江湖偌大,相见即是缘分。大侠可以关注FPGA技术江湖,在“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栏里获取其他感兴趣的资源,或者一起煮酒言欢。

今天给大侠简单带来FPGA verilog HDL实现中值滤波,话不多说,上货。

一、实现步骤:

1、查看了中值滤波实现相关的网站和paper;

2、按照某篇paper的设计思想进行编程实现;

3、对各个模块进行语法检查、波形仿真、时序设计、调试验证;

4、与matlab的中值滤波结果进行比较。

二、实现过程:

1、查看了中值滤波实现相关的网站和paper;

在网上看了很多中值滤波的设计,也有一些代码可以下载,也有一片讲解的,只是感觉讲解的比较模糊而且不完整,最后看了几篇硕士论文,论文竟然主要做了中值滤波的工作,发现了一些设计思路,然后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

2、按照某篇paper的设计思想进行编程实现;

整个中值滤波模块分为几个小的模块:3*3窗口生成模块、计数器控制模块、3*3中值滤波模块、顶层模块以及最后的测试模块testbench的编写。

整个框架的设计如下图所示(使用visio画的框架图):

各个模块的设计:

1)ROM IP核的生成,用于存储原始灰度图像的数据。 使用matlab生成.coe图像数据文件,然后使用Xilinx ISE工具将.coe文件添加到ROM核进行数据初始化,按步骤得到ROM模块,参考生成的.v文件在顶层模块直接调用即可。 rom_512by512 rom_512by512_inst ( .clka(CLK), //input clka; .addra(rom_addr), //input-from .douta(rom_data) //output-to );

注意ROM的存储空间的大小;

2)3*3窗口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滤波的滑动窗口,得到窗口内的所有元素数据。

功能:

(1)根据中心像素点得到所在其所在的行、列位置;

(2)根据该模块的开始信号设计得到获取数据的有效时间序列;

(3)在读取数据的有效时序内,得到窗口内的所有元素数据;

(4)窗口数据的获取按照一定的时序顺序来获得,类似于黑金推荐的“仿顺序操作”,这个比较适合my style;不过后来发现调试的过程中被项目组的硬件人员改动了一些,甚至说不好,感觉可能是本人还没有理解掌握吃透“仿顺序操作”的精髓吧。

(5)根据中心像素点的行、列位置信息得到每个窗口元素的ROM地址,根据某一时刻ROM地址,下一时刻调用ROM模块得到对应的元素数据,下一时刻将数据锁存,然后再读取该地址的数据;所以要注意地址和数据的获取不是在同一时刻,而是需要延迟两个时刻;

(6)还需要注意的是图像的边界问题的特殊化处理;一般图像处理都会遇到边界问题,这个需要谨慎;

(7)对matlab的中值滤波函数medfilt2原理的深入掌握对我们编写这一模块非常重要。matlab并没有主要过程的代码,看注释默认情况下边界元素设置为0,这也可以通过结果反推回去发现的。

3)计数器控制模块,主要用于获得中心像素点的地址信息。

(1)系统模块开始信号之后开始获取第一个中心像素点,注意初始化信号值和系统开始的信号值的区别;

(2)该时刻得到的的数据将在下一个时刻产生结果,该时刻的数据并没有改变;

(3)注意中心像素点的行、列位置信息的计算;

4) 3*3中值滤波模块

功能:得到某一中心像素点的3*3滑窗区域的灰度值的中值,作为中心像素点的值;

中值滤波原理,网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查看一下。

本项目采用的是快速中值滤波的方法。

(1)若是3*3窗口生成模块完成之后就计算下一个中心像素点,需要将该中心像素点的窗口元素锁存起来,以防计算过程中将这些元素掩盖,不能正确进行中值滤波的计算;

(2)需要在时序的有效区域内进行计算,怎么设计信号的有效性;

(3)仿顺序操作可以分开进行;每一个时刻只进行一个操作,这样可能更明了(代码中没有这样做);

(4)verilog编程调用函数的方法,指出输入信号,函数内可以使用其他定义声明的信号,最后的输出信号作为调用函数的结果(突然想起来,如果输出信号有多个元素呢,又该怎么办呢?大家可以想想);

该模块的代码:

5)顶层模块

用于将低层的各个功能/控制模块衔接起来,得到结果;注意输入输出信号,以及不同模块之间是如何进行连线的。信号的名称尽量有其特别的意义,不要重复使用同一个信号名称,容易造成混乱;

区别wire和reg类型数据的使用情况;

6)测试模块

如何将数据写入文件,需要定义文件的名称和类型;

integer fouti;

需要在初始化部分打开文件:

fouti = $fopen("medfilter2_re.txt");

代码如下:

整体的代码就是这样的。

3、对各个模块进行语法检查、波形仿真、时序设计、调试验证;

本人觉得原理清楚之后按部就班的编写代码还好,只是刚接触波形仿真和调试的时候是真心不顺心,还好有其他人帮忙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其实会学习到很多东西,很多经验,以及很简单的但你之前就是不知道的知识,这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错误在哪里,这怎么会是错误的呢,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写,我觉得这样写才是正确的,这些就是在调试过程中本人的真实心情写照呀。可是,没有那么多为什么,verilog就是这样编程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这才是最伤人的,因为你不知道!

仿真调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有空专门写一篇,调试的过程中最好是一个一个模块的测试,特别是关键信号的数值,最好搞懂整体模块和各个模块的时序设计过程,推荐使用TimeDesigner进行波形的设计;另外还需要有关联的两个甚至多个不同模块信号的交叉仿真验证。

4、与matlab的中值滤波结果进行比较

使用matlab编程基于自带的中值滤波函数得到处理之后的图像与数据,并将verilog得到的滤波数据转换为图像,将二者进行比较

使用matlab自带的中值滤波函数medfilt2生成原图像的灰度图像的滤波数据; % mcode to median filter for one jpg image, and create a image data file src = imread('lena.jpg'); gray = rgb2gray(src); medfilt2im = medfilt2( gray ); [m, n] = size( medfilt2im ); % m行 n列 N = m*n; %%数据的长度,即存储器深度。 word_len = 8; %%每个单元的占据的位数,需自己设定 lena_gray = reshape(gray', 1, N);% 1行N列 lena_medfilt = reshape(medfilt2im', 1, N);% 1行N列 fid_gray=fopen('lena_gray.txt', 'wt'); %打开文件 fid_medfilt=fopen('lena_medfilt.txt', 'wt'); %打开文件 % fprintf(fid, 'MEMORY_INITIALIZATION_RADIX=16;\n'); % fprintf(fid, 'MEMORY_INITIALIZATION_VECTOR=\n'); for i = 1 : N-1 fprintf(fid_gray, '%d,\n', lena_gray(i));%使用%x表示十六进制数 end fprintf(fid_gray, '%d;\n', data(N)); %%输出结尾,每个数据后面用逗号或者空格或者换行符隔开,最后一个数据后面加分号 fclose(fid_gray); %%关闭文件 for i = 1 : N-1 fprintf(fid_medfilt, '%d,\n', lena_medfilt(i));%使用%x表示十六进制数 end fprintf(fid_medfilt, '%d;\n', lena_medfilt(N)); %%输出结尾,每个数据后面用逗号或者空格或者换行符隔开,最后一个数据后面加分号 fclose(fid_medfilt); %%关闭文件

将medfilt2函数和verilog产生的滤波数据转换为图像,并与matlab直接产生的滤波图像进行对比,代码如下: % code to create image data from txt file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I_rgb = imread('lena.jpg'); subplot(2, 3, 1), imshow(I_rgb), title('lena-rgb') I_gray = rgb2gray(I_rgb); subplot(2, 3, 2), imshow(I_gray), title('lena-gray') medfilt_m_load = load('.\lena_medfilt.txt'); %medfilt_m_load = load('.\lena.coe'); medfilt_v_load = load('.\medfilter2_reV1.txt'); % verilog 产生的中值滤波之后数据 medfilt2im = medfilt2( I_gray ); subplot(2, 3, 3), imshow(medfilt2im), title('lena-medfilt2') m = 512; n = 512; medfilt_m = reshape(medfilt_m_load, m, n); medfilt_v = reshape(medfilt_v_load, m, n); medfilt_m = uint8(medfilt_m'); medfilt_v = uint8(medfilt_v'); aa = medfilt2im - medfilt_m; bb = medfilt2im - medfilt_v; cc = medfilt_m - medfilt_v; subplot(2, 3, 5), imshow(medfilt_m), title('medfilt-matlab'); subplot(2, 3, 6), imshow(medfilt_v), title('medfilt-verilog');

显示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两种滤波产生的图像数据完全一致,不过感觉函数直接产生的图像颜色更深一些,不知道为什么。

这里需要了解一下medfilt2这个函数的原理。结果数据表明,默认情况下该函数对图像边界采用的是补0的方法进行处理的。

结论

中值滤波终于告一段落了!简单的问题还是需要深入进去研究的,实践的过程中你才会发现自己之前了解的东西是多么的浅薄,对已知的知识掌握的是多么的流于表面!最后结果的数据还是很让人开心的!

后续会持续更新,带来Vivado、 ISE、Quartus II 、candence等安装相关设计教程,学习资源、项目资源、好文推荐等,希望大侠持续关注。

大侠们,江湖偌大,继续闯荡,愿一切安好,有缘再见!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2-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FPGA技术江湖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