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深度工作》读书笔记

《深度工作》读书笔记

作者头像
用户1278550
发布2021-01-13 10:18:28
4110
发布2021-01-13 10:18:2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idbaidba

from weibo 写书哥

  1. 大多数人认为放松令人愉悦。我们想要少工作,在吊床上悠闲地过上更多的时间。但是契克森米哈赖的研究揭示,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尤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里。
  2. 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更具体地说: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说,需要排队等5分钟或者是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用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
  3. “你的为人、你的思考、你的感受和所做之事,以及你的喜好,恰是你所关注事物的概括。”弗雷德里克森是一名专攻情绪认知的研究人员,她的研究显示,在一段痛苦不安的人生经历之后,你选择关注的事物将极大地影响你对未来生活的态度。
  4. 静静等待并忍受无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新奇体验,从集中注意力训练的角度出发,这具有不可思议的重要价值。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清楚令人分心的活动,而仅仅需要清楚这些活动劫持你注意力的可能就够了。
  5. 如果你想要赢得注意力的战争,不要对那些从信息大杂烩中找到的琐碎分心之事说“不”;而是对那些激发出你无尽渴望的事情说“是”,让这些能激发无尽渴望的事情挤掉所有其他的事情。
  6. 当下的经济思维认为,史无前例的科技发展和影响力为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重组。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下,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具有创造性的,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还有那些拥有资本的。
  7. 深度工作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浮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容易复制。
  8. 赢者通吃理论核心:将才能定义为一种“不完全替代品” 。比如,连续听一系列中等水平的歌唱,并不能累加出一场无与伦比的演出。也就是说,才能并非一种商品,不可以通过大批购买,然后累积起来达到一定水平。只有称为最优秀的才会有额外奖励。
  9. 所有的活动无论重要与否,都会消耗你相同的时间和注意力。致力于低影响力的活动,就等同于挪用了本可用在高影响力活动上的时间。
  10. 有种错误思维定式很流行:只要获得足够动力,就可以瞬间转变自己散乱的工作生活——错误在于,忽略了 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
  11. 在网上不断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负面影响——他们无法维持工作记忆,注意力长期分散,导致他们基本上是心智残疾状态。
  12. “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契克森米哈赖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作“心流”。当时,这种发现与传统智慧是相矛盾的。
  13. 深度工作并非是我们的经济中唯一有价值的技能,不培养这种能力也有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不需要深度工作的职业会越来越少。
  14. 专注于某一项特定技能,就会迫使某一特定大脑回路在隔离的区域不断地燃烧。反复利用同一大脑回路,就能促使处突细胞在这个回路的神经元周围包裹髓磷脂,从而有效地固化这种技能。
  15. 有种普遍认识,认为艺术家的工作靠的是灵感——不知从何而来的创意魔法 让你灵机一动,灵光一闪,才思泉涌。我的研究表明:等待灵感来袭的想法, 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计划, 事实上,任何做创造性工作的人, 都应该忽略灵感!
  16. 最小阻力原则: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17. 更糟糕的是,看到一些当前无法解决的信息(几乎总是这样),你就被迫回到最初的任务上,但是又有第二项任务留在脑后没有完成。这种未完成任务之间的转换带来的注意力残留对你的表现十分有害。
  18. 项目上频繁召开的例会,这些会议往往使你无法持续专注,导致日程无法及时完成,为什么还要坚持?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例会是一种简单的人员管理形式。他们不愿自己去管理时间和工作任务,而是让每周例会迫使他们在项目上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提供一种取得进展的幻象。
  19.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20. 深度学习有其价值的第二种原因是数字网络革命的影响力是双向的。如果你能创造出有用的东西,它的受众就可能是无限的,从而极大提升你所获的奖励。另一方面,如果产出的东西中规中矩,你就会陷入困难,因为你的受众很容易在网上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21. 我之所以能将工作压缩到如此短的时间内,是因为我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竭力精简生活中浮浅的内容,同时确保充分利用由此节省的时间。我每天的工作都围绕着精心挑选的深度工作展开,确实无法避免的浮浅活动则拆分成小块,在日程的间隙完成。
  22. 当然,深度的生活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你需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你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快速地收发电子邮件和在社交媒体上发消息所带来的繁忙假象会给他们带来慰藉,深度的生活却是要你摆脱这些东西。
  23. 使你的表现最优化的做法是深度工作。如果你无法做到长时间深度工作,就很难使你的表现达到质量和数量的巅峰,而这种巅峰状态对于你的职业成功越来越重要。除非你的才能和技能全面压制对手,否则对手中的深度工作者定将超越你的表现。
  24. 我认为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可视的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证明自身价值。我们来给这种倾向性起一个名字。知识工作并非生产线,从信息中提取价值的行为往往并不忙碌,也并非靠忙碌支撑。
  25. 你的意志力并非性格的展现,可以无限制地使用;相反,它恰如肌肉一般,会疲劳。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26. 在深度工作时,恰当的时机可以采用协作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推动你的成果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与此同时,也不要过分追求交流和积极的偶遇,以免破坏了专注的状态,因为我们最终还是靠专注从包围在我们周围的各种想法的漩涡中提取有用之物。
  27. 使用令人分心的网络工具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减损你大脑专注的能力。实际上减损这种能力的行为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这使得你的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
  28. 在没有分心的心智状态下,你遇到一个难题,并且也有时间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却并不会自动显现。按照我的经验,深度思考是需要有一定架构的。如果你是在试图解决一个数学证明,相关的变量就可能真的是数学中的变量、假设或前提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1-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yangyidba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